西安地圖西安地圖各區分布圖
西安市位於中國大陸腹地黃河流域中部的關中盆地,
東經107°40′~109°49′和北緯33°39′~34°45′之間。
東以零河和灞源山地為界,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
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黃土臺塬為界,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至北秦嶺主脊,
與佛坪縣、寧陜縣、柞水縣分界;北至渭河,東北跨渭河,與鹹陽市市區和楊淩區、
三原、涇陽、興平、武功等縣和扶風縣、富平縣相鄰。轄境東西204公裏,南北116公裏;
面積9983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裏。面積9983平方公裏。
西安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偏南地區,北部為沖積平原,南部為剝蝕山地。
大體地勢是東南高,西北與西南低,呈壹簸箕狀。秦嶺山脈橫旦於西安以南,
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國地理上北方與南方的重要分界。
中國的大地原點和國家授時中心就在西安。ahref="baidu:map:maplinkiknow/page.html?iknowflg=1newmap=1l=4t=B_NORMAL_MAPc=11590057.96,4489812.75s=cur%26wd%3D%25E5%2585%25A8%25E5%259B%25BDt=1334413142671"rel="baidu:map:maplink"_懼害_板_/a
西安在中國地圖上是什麽位置
西安位於中國地圖的中部。是陜西省省會。
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與華縣、渭南市、商州市、洛南縣相接;西與眉縣、太白縣接壤;南與佛坪縣、寧陜縣、柞水縣分界;北與鹹陽市區、楊淩區和三原、涇陽、興平、武功、扶風、富平等縣(市相鄰;屬溫帶季風氣候。
西安,古稱“長安”或“常安”,是陜西省省會。與羅馬、開羅、雅典(或伊斯坦布爾並稱為世界四大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建都最早、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也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曾於2011年成功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西安各個區分布地圖
截至2018年,西安市***分12個市轄區。西安市轄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未央區、灞橋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_邑區11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2個縣。
西安市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轄境東西長約204公裏,南北寬約116公裏。截至2016年,西安面積9983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1066平方公裏。
擴展資料:
區劃沿革
解放初期,設12個區,其中城區8個,郊區4個,城區未設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區下設有19個鄉。
1954年調整行政區劃,將12個區和部分新劃入的鄉鎮合並調整為9個區,定名為: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長樂區、雁塔區、阿房區、未央區、草灘區、灞橋區。
1957年4月撤銷長樂、未央兩區建制,市轄區減為7個。
1958年11月將長安、藍田、臨潼、_縣劃歸西安市。
1960年撤銷蓮湖、碑林、新城區建制。
1961年8月將藍田、臨潼、_縣劃出。
1962年恢復新城、碑林、蓮湖區建制。
1965年撤銷灞橋、雁塔、阿房、未央區建制,轄地合並為壹個郊區,市轄區減為4個。
1966年6月,將臨潼縣所屬閻良鎮劃歸西安市組建為閻良區,將鹹陽市(縣級市劃歸西安市。
1966年11月,新城、碑林、蓮湖、閻良區更名為東風、向陽、紅衛、東紅區,1972年恢復原名。
1971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又將鹹陽市劃出。
1980年3月,撤銷西安市郊區,恢復灞橋、未央、雁塔區建制。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將渭南地區所屬藍田、臨潼縣和鹹陽地區所屬戶縣、周至縣(1964年9月將_縣改為戶縣,__改為周至、高陵縣劃歸西安市,西安市***轄新城、碑林、蓮湖、灞橋、未央、雁塔、閻良7區,長安、藍田、臨潼、周至、戶縣、高陵6縣。
1997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臨潼縣,設立臨潼區。2002年6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長安縣、設立長安區。
至2012年底,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有街道、鄉、鎮176個,其中街道辦事處89個、鎮40個、鄉47個。
2014年1月,國務院批復設立西鹹新區。在西鹹新區地域中,西安所占面積224.84平方公裏。
2014年1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高陵縣,設立西安市高陵區。
2016年,國務院批復戶縣撤縣設區,設_邑區。
2017年1月,西鹹新區由西安市代管。4月,西鹹新區正式托管鹹陽市15個鄉鎮街道,總面積644.56平方公裏,人口約67萬。
2018年11月,雁塔區、長安區、_邑區10個鎮(街移交西安高新區托管。
百度百科-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