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的有哪幾種?
佛珠的種類 佛珠的種類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來講,通常可分為三種類型:1、持珠--用手掐撚或者持念的佛珠。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而為之。 3、掛珠--掛在頸上的佛珠。掛珠,多采用水晶、瑪瑙、翡翠、珊瑚、密蠟、綠松石等珍貴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澤必須均凈,要求選用彼此間色彩變化不大,溫潤細膩,光潔晶瑩的好材料制做。同時,子珠的直徑亦要求在壹厘米左右,不可有大誤差。 在聯綴時,每二十七顆子珠間嵌入壹顆隔珠,在母珠的下方還會配有壹種編織精美的中國結與美玉、翡翠等掛件組合而成的‘佛頭穗”。在重要的法會上或大和尚禮佛拈香的時候,這種“佛頭穗”能夠起到壹定的平衡作用,從而保證在整個佛事活動中儀態的莊重。 下面介紹壹下佛珠的各部位名稱。壹串標準的佛珠應該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和壹些飾物組成。 母珠,俗稱“三通”或“佛頭”。通常只有壹顆,但亦有兩顆的,用以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壹處,同時還可以起到連接弟子珠、記子留和壹些飾物或流蘇的作用。隔珠,又稱作 “間隔珠”或“數取”。多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壹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壹些,數量可采用壹顆至三顆不等,如壹百零八顆的佛珠和五十四顆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顆子珠用壹隔珠;二十七顆、十八顆的佛珠,則每九顆子珠用壹隔珠。 弟子珠的體積比子珠要小壹些,壹般以十顆或二十顆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壹端,以十顆為壹小串,如同算盤壹樣,采用十進位,用來計算掐撚佛珠的數目。 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壹些的珠粒或者飾物。也可以用線繩結成“中國結”來替代,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