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做廣告宣傳時怎麽做影響會比較大?

做廣告宣傳時怎麽做影響會比較大?

要想擴大自己的影響,有兩個辦法:

壹方面是,立體式的廣告轟炸,也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在多種媒體上吧自己的廣告投放出去,讓自己的廣告無孔不入,這樣自然就會提高影響,但這樣做的成本較高。

另壹方面就是策劃事件營銷,通過事件讓媒體炒作來提高影響,這樣的成本較低,但點子難找。更加自己的情況選擇。

給妳講壹個事件營銷的成功案例:2000年8月之前,富亞還處在原始自然的狀態下默默發展自己,但又時刻想著抓住商機,大展宏圖。秋季來臨,公司的壹位經理就想借塗料銷售旺季借機打出知名度,促銷產品,但使用什麽樣的方式呢?塗料市場名牌眾多,雖然富亞品牌質量最佳,是環保塗料,別說全國,就是北京知名度也不夠,用什麽樣的促銷方式才能將產品壹炮打響呢?只有出“怪”招、“奇”招、出“奇”制勝。於是,從來沒有過的“怪招”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爐了,“喝”塗料獲得了空前的傳播效應。

當時分析認為,用“真貓真狗喝塗料”制造新聞,肯定會讓新聞媒體不請自到。在這個策劃之前還設計了兩種另類策劃的結果:壹是重金邀請高人鬥膽喝塗料,打廣告聘請高人可以做新聞,請來高人還可以做系列報道,最後真人喝塗料的時候還可以繼續宣傳,壹舉多得;二就是真貓真狗喝塗料,如果動物保護協會沒有人來阻止,“真貓真狗喝塗料”照舊進行。從10月10日事態實際進展情況似乎更高壹籌:動物保護協會關註此事,並力圖阻止“真貓真狗喝塗料”,只好改為由真人喝,實為上策。

熟悉富亞公司的人看來,富亞人真是挺“實在”的。本來,這次活動的初衷,主要就是想通過壹場實實在在的活動展示壹下富亞塗料的安全、無害,而不是空口說白話。想不到,事態的發展出乎意料,搞得轟轟烈烈。廣告刊出後,電話接到不少,除了客戶進行咨詢外,還有壹些相同內容的電話不斷打來,有的說是動物保護協會的,有的說是環保主義者,有的直接提出阻止該活動的舉行,說是讓真貓真狗喝塗料太殘忍了,是虐待小動物。

可是,富亞堅持認為,他們要把廣告上的承諾兌現。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士只得改變策略,他們堅持要到現場進行抗議。直到廣告上的活動舉辦日期來臨,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士還在進行不懈的努力,阻止活動,不讓活動如期進行。新浪網為此還專門列出評論陣地,網友也紛紛評論,什麽“商人重利!我不會買這個品牌的塗料,該經理的文化素質有待提高!”、“沒人性”、“該讓做這條廣告的人喝塗料!”等等。

企業需要壹夜成名。蔣和平喝塗料後,壹時間,網絡及大眾媒體紛紛以如此標語刊登新聞:“貓狗喝塗料被迫流產,風難平浪未靜”、“產品宣傳竟讓貓狗喝塗料,動物保護協會掉進圈套”,有稱贊的,也有說風涼話的,但媒體卻是大大地熱鬧了壹番。

其間,有媒體繼續跟蹤報道,從道德倫理、法的精神等角度就事論事,把人喝塗料事件的新聞效應發揮到極致。壹篇“貓狗喝塗料後續”報道是以“喝塗料吵出壹條法規來”為開頭的:“近日,京城街頭上演了精彩罕見的壹幕,眾多動物保護者當街舉牌抗議壹塗料公司拿活貓活狗做實驗。事件曝光後引發公眾的關註和爭議,然而爭來議去才發現這樣的事情沒“法”辦。有關專家指出,沒“法”辦不要緊,爭議下去說不準就能“吵”出壹條法規來。

據了解,北京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對此次抗議塗料公司拿貓狗做實驗的結果喜憂參半,雖然三只小動物免遭喝塗料的命運,但如果這樣的商業炒作被廣泛采用,就不知道有多少小動物會慘遭人的“蹂躪”。這次讓貓狗喝塗料從始至今爭議不斷。事發之前,爭議限於主辦者和動物保護者之間。媒體曝光後則引發了社會的關註和爭議。爭來爭去,拿動物做實驗,讓貓狗喝塗料,這樣的事情算不算虐待動物,並沒有法律法規給個說法,更沒有哪條法律規定“禁止用動物喝塗料做廣告”。於是有人明說,既然沒有法律規定說不能這樣做,這樣做就沒有違法,別人憑什麽反對。動物保護者感言:“法律用時方恨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王震宇認為,這壹事件的發生本身就是社會進步的壹個表現。她同時指出任何產品都應該嚴格地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論證,由專門的權威機構來檢驗,而不應該用壹種鬧劇的形式證明。法律界人士認為,現代人應該樹立這樣壹種法律意識,沒有法律不要緊,大家可以進行爭議,“吵”出壹條法律來。應該轉變壹種傳統的思維邏輯,那就是壹碰到新生事物,就到已有的法律中去尋求解答。現代社會的法律和道德的產生,多是通過公眾爭議、不同觀點的反復辯論才逐漸形成***識,成為某種社會習慣,然後再逐漸上升為法律和道德規範的。如同“禁止隨地大小便”壹樣,盡管沒有哪個政府部門把它定為法律,但它還是成為社會中成人遵循的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