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小球藻作為高營養低成本的完美食品,為什麽沒有被大力推廣呢?

小球藻作為高營養低成本的完美食品,為什麽沒有被大力推廣呢?

大力推廣小球藻,還不如推廣土豆主糧化,至少價格便宜,口感更好。某人要躺平沒人說什麽,但至少給大家提供個舒服的躺平姿勢,妳快樂,我也快樂,天天散 播虛假消息沒意思。因為這東西真的難吃,又腥又臭,壹片下去那個味道就像進了長滿了綠藻的臭水溝,令人生厭。 我吃過,難吃,吐了,再也沒吃過我魚吃,啃壹口走了,再也沒吃過我蝸牛吃,第壹次餵啃了小半塊,之後再也沒吃過。 與之相反的是螺旋藻,壹點不臭反而帶壹點藻類的清香,起碼聞起來沒那麽奇怪,我,魚和蝸牛都 愛吃,也許這就是為啥有食用螺旋藻沒有食用小球藻的原因了。

壹、小球藻特別難吃而且吃了就不想再吃,所以不被大力推廣。小球藻的做法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但問題

也很大。難以全部沈澱,收率低;它不幹凈,特別是魚塘池塘這些地方養的,泥土和藻必

定混在壹起。這種東西,要是養豬也倒罷了,給人吃反正我是不敢吃。

自然沈澱法難以把藻液中的全部藻體分離出來,利用魚塘或氧化塘培養的密度較低的藻液中的藻體

更難全部完成沈澱。

這種方法基本上都是應用在實驗室小規模培養,成本太高,有這些電費還不如直接做二氧化碳合成

有機物。說到這裏,我想起壹個笑話。讀大學的時候,有個學姐找我們實驗室借凍幹機做畢業設計

,我老師就問她凍幹什麽,她說凍橘子片。我老師當時那表情,就像便秘壹樣。為什麽呢,因為

橘子附加值太低,而離心機收藻也是這個道理。

二、要吃小球藻必須做足心理準備才吃他,小球藻和破壁小球藻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市面售賣的小球藻營養品都是破過壁的,因為正常人吃核桃是不會帶皮直接吞的。

破壁這個工序,成本之高昂,螺旋藻是相對好破壁的,但售價也挺貴,更不用說破壁難度更高的小

球藻。

給各位說說以前讀書的時候,隔壁小組是怎麽給小球藻破壁的加石英砂研磨。

男生拳頭大的研

缽加幾百毫克小球藻幹粉,幾百毫克石英砂,混在壹起,使盡全身力氣,杵在褲襠位置使勁研磨,

而且壹個樣本至少研磨半個小時。就算是工業化,超聲波破壁,或者壓力破壁,但這其中的成本已

經高於了小球藻本身。

如果不相信,各位可以去淘寶看看,壹袋破壁小球藻多少錢,換成大米又能買多少??

三、小球藻做成食物的阻力也就是成本主要集中在采收和破壁,按照各種文獻,網上資料,以及各位養殖戶的數據,小球藻畝產能到達到壹年壹萬斤幹粉,水稻畝 產差不多壹千斤左右,所以小球藻這個產量是很高的。但問題隨之就來了,怎麽收水稻收割有收 割機,突突突開過去就好,小球藻是生長在水中,總不可能直接儲存藻液吧?還得要幹粉。 要幹粉自然就有更加麻煩的采收方式,現在主流的三種采收方法:自然沈澱,離心,絮凝劑添加助 沈,每壹種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小球藻是單細胞微藻,有堅固的纖維素細胞壁, 甚至連反芻動物都很難消化,人體直接食用會

影響對其的消化率,進而也會影響蛋白質的利用率,所以對其破壁加工是必須的,小球藻在作為食品開發前必須經過熱處理並且要求制成片劑時不能使用乙醇。因為曾有

人吃小球藻得光敏性疾病的報道,後研究表明,這種小球藻是收獲後直接用乙醇和水制成片劑的,

可能是殘留在藻片中的葉綠素酶誘導了光敏性物質如脫鎂葉綠酸的形成。

四、當然妳要是覺得妳想吃也沒關系,都不

是什麽新聞。

當年量產小球藻的資料都還保存的好好的,隨便搜壹下就能找到,手把手教妳用小球藻畝產萬斤。

至於貼吧某人搞出的養幾箱小球藻就餓不死,他那養的不是小球藻,是不死神藥,靠吸收天地

元氣生長的,不需要遵守最基本的生物學和物理學規律。

最完美的營養攝入方法是直接通過微生物發酵和化學合成各種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整體滿足膳食

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這樣既不會浪費,使用成本也會大幅降低,以現有條件,養活2、3個地球的人

類沒有任何問題,甚至人體壽命和生活質量都會相應提高,但是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杠精,只是想發

泄而已,妳和他談營養,他和妳談口味,妳和他談口味,他和妳談習慣,妳和他談習慣,他和妳談

價格,妳和他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