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鞋病有什麽特性?
現代女性們穿的鞋有多種多樣:酒盅跟鞋、尖頭皮鞋、運動鞋、松糕鞋……多姿多彩,婀娜多姿。但殊不知,在足下生輝的同時,足患已開始侵襲著女性。
人的每只腳由7塊跗骨、5塊跖骨、14塊趾骨構成,骨與骨之間有強健的韌帶聯系。但第壹楔骨和跖骨與其他足骨的聯系比較脆弱,長期穿高跟或尖頭皮鞋走路,使足前部過度負重,第壹楔骨和跖骨因非生理壓力的影響而向內移位,就會導致足縱弓和橫弓的塌陷。足拇指因受收肌和拇長伸肌的牽拉而向外移位;第二趾受足拇指的擠壓形成錘狀趾。橫弓塌陷後,足部負重向外轉移,第二三跖骨頭下(前腳掌下)容易產生胼胝(俗稱老繭),會引起疼痛。緊狹堅硬的皮鞋讓足部受到過度摩擦和反復壓迫,促使局部角化層逐步增厚並隆起,日積月累形成“雞眼”,“雞眼”深層的硬錐(角化塞子),堅硬而深深“紮根”於足掌部,走路時壓迫足部的神經末梢會使人疼痛難忍。
高筒皮靴把足、踝部、小腿全部包裹起來,腳踝部活動受到極大限制,長時間行走後會使踝部勞損;足部皮膚在皮靴中散發濕氣,而高筒皮靴又不易散發濕氣,故靴內溫而濕的小環境易使細菌生長繁殖,引起嚴重的足部毛病。
為運動或旅遊特點而設計的運動鞋或旅遊鞋,鞋內悶熱、溫濕的內環境不僅讓人易染足癬,而且會使穿鞋者足底韌帶變松拉長,腳掌逐漸變寬,如任其長期發展,則容易演變成平足。更需註意的是,由於運動鞋或旅遊鞋多為平底,讓人在行走活動時,身體負荷在腳部分布不均,影響人體重心在腳掌上的平均分布,使人體的內臟以及肌肉、韌帶、脊柱保持正常位置和工作狀態受到影響,長期如此,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平跟鞋雖然輕便舒服,但對負重和行走非常不利,特別不利於抗震蕩。同時,無跟的鞋子定向轉動性最大,容易引起足、踝等部位的損傷和慢性勞損。而有跟的鞋子,恰恰有利於修復足弓功能的退化。因此,老年女性不宜常穿平跟鞋,最宜穿松軟帶後跟的鞋,鞋跟的高度以1.5~2厘米為妥。
患者的足拇指跖趾關節凸出部位可出現滑囊或拇囊炎;由於足弓變淺或消失可並發足拇指外翻,因前足過度變寬,容易產生壓迫性拇囊炎和足前部疼痛。“雞眼成型”會引起足掌疼痛,令人步履艱辛;足癬形成讓人瘙癢難忍,坐立不安。穿高筒皮靴者易出現足踝部酸痛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