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艦的資料
1、排水量
仔細觀察目前我們掌握的115艦的圖片,以建造115艦的船臺附近的塔吊等設備為參照物,與167艦在建時的類似圖片相比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115艦的尺寸與167艦基本相同,進而我們可以判斷出,115艦在標準排水量上與167艦也應在同壹數量級上,即6500~7000噸之間。
2、船型選擇
167艦問世之初便以其修長優美的艦體造型贏得了壹片驚艷之聲,被公認為該艦的壹大亮點,167艦服役6年來已進行了多次長程遠航,經歷了多次風浪的考驗,在實際使用中證明了該艦的船型具備良好的遠洋能力。
115艦基本沿用了167艦的船體設計,作為壹型將擔負“進軍藍水”重任的新型驅逐艦,這無疑是壹個務實而明智的選擇。
3、總體布置和上層建築
115艦上層建築的布置和167艦基本壹樣,僅僅出現了部分局部變化,保持了051B的簡潔整齊的隱形設計,這也符合當前世界海軍裝備發展的潮流。
從整體布置上看,由於051C和051B壹樣,艦體比較長,因此艦上各種雷達和其它電子設備天線就有了更大的布置空間,整體分布較“江南四艦”顯得更為合理,不像052B/C那麽擁擠不堪。這對解決艦上各種電子設備之間的電磁兼容問題也有壹定的好處。
4、動力系統
早在1999年167艦問世之初,無數軍友就曾以112/113艦已選用了“柴燃聯合動力”為由,推測該艦也應選用了這壹國際流行的動力布置形式。
但最終透露的信息幾乎讓所有軍友集體大跌眼鏡――167艦的動力系統並不是燃氣輪機,甚至不是柴油機,而是早已被公認為“落後”的蒸汽輪機。
從目前筆者手中掌握的資料來看,115艦在動力系統上繼承了167艦的設計,同樣選擇了新型大功率蒸汽輪機。
美制LM2500燃氣輪機,該機是我國海軍112艦的主要動力
5、剖析051B/051C的動力選擇
雖然目前網上的多個網站和多種軍事雜誌上都為我國引進的俄制“現代”級驅逐艦和167艦選用蒸汽輪機作為動力作了相對較為正面的解釋,並列舉了蒸汽輪機獨有的多種優點,如可靠性好、堅固耐用,造價低等,似乎選擇蒸汽輪機是壹種“明智”的決定。
筆者對於這壹觀點並不贊同。
由於最大功率不足的限制,燃氣輪機目前還無法取代蒸汽輪機作為常規動力大中型航空母艦主要動力系統的地位,但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還有柴油機相比有著壹個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只需占用較小的體積就可以發出巨大的動力!絕大多數航空發動機改裝的輕型燃氣輪機每發出1千瓦的功率,所需的重量不到200克,這對於每壹公斤重量都很寶貴的軍艦等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燃氣輪機就逐步成為了各國海軍除航母以外地主要作戰艦艇動力系統的主流
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自研的艦用燃氣輪機在某些性能――尤其是可靠性上還達不到實用的要求。在壹段時間內,我國還無法為海軍的新壹代主戰艦艇裝配上真正的“中國燃氣之心。”
我國也曾嘗試過引進國外的燃氣輪機技術,最初我們曾選擇了美國,112艦也因此裝上了來自美國的LM2500燃氣輪機――這也是西方海軍目前最為流行的燃氣輪機型號――然而,因為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美國最終單方面終止了與我國的合作計劃。
隨後我國的目光又轉向了東歐,來自烏克蘭的DA80燃氣輪機最終走進了我們的視野。並最終成為了“江南四艦”的心臟。
至於115艦仍然選擇蒸汽輪機,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壹,167艦服役時,我國和烏克蘭方面在引進新型燃氣輪機方面還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在無法獲得合適的燃氣輪機的情況下,新艦的服役計劃又不容耽擱,而且畢竟試驗新型動力系統還不是167所要承擔的任務,所以海軍只能選擇蒸汽輪機來充當051B的主機。
第二,和燃氣輪機相比,國內自“旅大”開始,在艦用大功率蒸汽輪機方面已經有了近30年的制造使用經驗,無論是制造、使用、還是日常維護,都已經是駕輕就熟,而且在技術上也進行了壹定的改進,如采用了全電子控制,無人機艙等新技術。通過167艦的使用,又進壹步驗證了以新型蒸汽輪機作為新艦動力,還是可行的。
第三、雖然我們在建造051C的時候已經有了DA80,但是更換動力系統,對軍艦的總體設計要動大手術,本著海軍壹貫的“突出重點”的原則,海軍將051C的改進重點放在了武備系統上,動力系統的改進再次被挪後。
關於動力系統,我最後還要申明壹點,051C和“現代”艦不同,俄羅斯在為現代艦選擇動力系統的時候,是在有多種型號的燃氣輪機可以選擇的情況下,本著“夠用即可”的原則,在滿足主要性能要求的情況下,選擇了相對更為經濟的蒸汽輪機。
而我們的051B/051C,卻是在沒有合適的燃氣輪機作為動力的情況下,不得不作出使用蒸汽輪機的選擇的。和“現代”相比,壹個是務實壹個是無奈,二者之間並不能簡單的畫上等號。
三、051C較051B的升級與進步
說完了繼承的,接下來該說改進了,畢竟如果051C不能在戰力上比051B取得壹個質的飛躍,海軍也沒有必要建造這型艦艇了。
051B在設計之初便被定位為遠洋大型防空驅逐艦的實驗艦,說它是“防空艦”,主要的論據是該艦上裝備了多部對空搜索雷達和新型作戰指揮系統。說它是“試驗艦”的原因則是——該艦上並沒有裝備中/遠程防空導彈,而是僅僅裝備了壹座HHQ—7型近距防空導彈。
區域防空壹直是中國海軍艦艇的壹大軟肋!參照美俄海軍的經驗,壹型真正的“遠洋防空艦”必須滿足以下幾項要求:
1、壹個航海性能優良的大型遠洋平臺;
2、壹個真正有效的對空作戰指揮系統:它應具備優秀的對空搜索能力——即性能先進的各型搜索/火控雷達——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3、有效的武器系統,即性能先進的對空導彈;
由於國內技術儲備不足的原因,我國在051C的研制過程中還是采用了壹條“自研與引進相結合,土洋並舉,洋為中用”的路線。對051B在艦載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
1、電子系統
(1)作戰指揮系統
051B型驅逐艦上最大的亮點之壹就是裝備了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發成功的新壹代艦載指揮系統,該系統采用分散型布局,采用了新型計算機、高速作戰指揮網路、資料庫、大型屏幕、電子海圖等多項新技術。總體性能已經接近了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
(2)艦載雷達
作為實驗艦的051B上便以裝備了3具性質不同的對空搜索雷達,分別承擔遠、中、近不同距離的對空搜索任務。在火控雷達方面,主炮和反艦導彈選用了和“旅滬”級壹樣的設備,包括新型相控陣雷達天線和壹具輔助用的光電探測器。該雷達也是目前我國海軍新型艦艇上的標準配備。
雖然目前還沒有見到任何051C裝備雷達的圖片資料,但相信051C和052B/C壹樣,也會采用引進的俄制設備如“頂板”雷達和國產雷達混合裝備的布局。
115艦上的俄制“頂板”雷達
(3)電子戰系統
估計051C上的電子戰系統應該采用和052B/C 相同的配置,既某型電戰系統、某型電子支援系統、負責幹擾敵方雷達的某型電子反制系統和新型18管多用途火箭發射裝置等。
這裏筆者多次使用了“某型”這個詞匯,還請廣大戰友見諒。畢竟筆者還是壹個有著嚴格保密意識的愛國青年。而且筆者的表兄現在就在國安系統工作,據他透露,國安系統的茶並不好喝。
(4)聲納系統
作為防空試驗艦,051B上並沒有把反潛能力作為壹個重點建設方向。因此,在該艦上只裝備了普通的艦殼聲吶,而沒有采用“旅滬”級上的新型變深聲吶和拖曳線列陣聲納。
筆者妄自揣度,051C在水聲設備上不會做太大的改動。原因很簡單,試圖用壹種艦艇完成所有的防空、反艦、反潛工作,對於我國海軍而言並不現實。采用多種型號的新型艦艇,各自建設其中的某壹項,則顯得務實的多,正所謂“術業有專攻”。
總體來看,051C的電子系統應該已經基本達到了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而且,051C的艦體空間較大,電子設備布置的可以較為分散,應該不會出現嚴重的電磁兼容問題。
筆者目前對051C的電子系統唯壹的壹個擔心就是——艦上的各型國產電子設備和引進的設備之間,能否實現良好的匹配兼容?能否真正的組成壹個有效的系統?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新艦的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
2、武器系統
網上曾流傳的115艦武器配置圖
(1)對空作戰能力
我們已經確定了,051C應該是壹種新型的“防空艦”,所以,該艦上自然不能缺少了性能先進的防空導彈。
2002年4月份,我國與俄羅斯正式簽定了壹項從俄羅斯購買2套艦載S-300F防空導彈系統的軍貿合同,總價值2億美元。目前已經可以確定,051C的首批兩艘上裝備的就是這2套防空系統。
俄羅斯S-300F“裏夫”艦載防空導彈系統,北約代號SA-N-6“雷聲”, 該系統實際上就是著名的S-300地空導彈的艦載型。壹套典型的S-300F系統包括1部目標搜索雷達,1部導彈制導雷達和8個“左輪槍”式發射單元,合計裝備64枚導彈。
S-300F系統配套的火控雷達是相控陣體制的3R41型目標截獲雷達,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能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攔截120度扇面內的6個空中目標,外形象壹口巨大的鐘,北約形象地稱之為“前罩”。
該系統配用的防空導彈為48N6E型,該導彈長7.3米,彈徑0.51米,最大飛行速度6馬赫,最大射程120公裏,最大射高25000米,最小射高10米。導彈的戰鬥部由20000個4克破片組成,對目標具有強大的殺傷能力。該導彈還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當導彈上的巡的雷達啟動後,能將“看到”的空域的情況傳遞給母艦。而且,該導彈還具有壹定的反彈道導彈能力。
S-300F系統是世界上第壹種采用垂直發射的艦載防空導彈系統,時至今日,該系統是仍是世界上最有效的艦載防空導彈系統之壹。
為了裝備這種遠程艦載防空垂直發射系統,051C的艦橋前部平臺較051B明顯升高和向前延伸,成為首部發射區;同時,和052B/C壹樣,051C在直升機庫前也布置了該導彈的發射裝置,從而形成尾部發射區。
在近程防空方面,估計051C會裝備和 052B/C上的壹樣的730近防炮。考慮到防空導彈的射界問題,估計051C上的730會采用和051B相同的布置模式,既在船舯部左右配置。
建造時的115艦,可以清晰地看到艦舯部的730近防炮
(2)反艦能力
051C上會配備何種型號的反艦導彈?這是壹個讓筆者比較頭疼的問題。是和052B/054壹樣的“鷹擊83”,還是和052C壹樣的“鷹擊12”?
鷹擊83有著性能成熟的優勢,而且裝備部隊多年,不會給後勤系統造成太大的壓力,可以說是壹個不錯的選擇。
鷹擊12則是我國現役最先進的反艦導彈,從提升艦隊反艦能力的角度講,裝備鷹擊12無疑更為適宜。
簡單的講,無論是上鷹擊83還是鷹擊12,都有著充足的理由。在051C的反艦導彈選擇上,筆者只能套用壹句廣告:“壹切皆有可能。”
主炮是軍艦反艦作戰的又壹利器,051C和所有海軍新艦壹樣,將會裝備壹門新型單管100毫米炮,這壹點勿庸置疑。
(3)反潛能力
鳥瞰115,可以看到該艦並沒有設直升機機庫
反潛作戰並不是051C的主業,在051C建造初期,甚至還為了布置更多的防空導彈而取消了直升機庫,051C畢竟扮演的是防空艦的角色,估計該艦的反潛武器除了艦載直升機以外,最多也就是3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和反潛火箭,具備基本的自衛能力即可。
四、結語
051C在我國海軍未來的“藍水艦隊”中扮演的是與052C類似的防空艦的角色。和052C相比,051C在技術上更加突出繼承性,雖然在部分主要性能上和采用了大量高新技術的052C相比會有壹定的差距,但卻顯得更加成熟和實用,造價上自然也會低壹些。
可靠、成熟、實用、價格適中,可以有效的彌補052C昂貴的造價所帶來的建造數目不足引起的戰力真空,也許,這就是051C對於中國海軍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