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土燒酒的制作方法
1:浸米:將大米(糯米更好,高粱,玉米都可以,只是發酵略有不同)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左右,直至右手指能夠將米捏碎。
2:蒸飯:將浸好的大米淘洗幹凈,放入蒸鍋蒸熟:
3:冷卻:將米飯攤凉至30——35攝氏度,如果妳等不及,也可以用冷水沖涼,然後將飯打散至不粘連,我是用冷水沖涼的。
4:拌曲,不同的曲用量略有不同,但大致壹樣,我用的是土燒曲,杭州現在的氣溫每10斤米大約25克,天冷適當增加,但不要太多,太多影響口感。將曲與米飯拌勻,裝入容器裏,我壹般用陶瓷缸,老酒壇,塑料的擔心有塑化劑(市場上賣的人家可不管那麽多,我親眼看見有賣土燒的用裝塗料的塑料桶發酵)不銹鋼也不是太好,因為酒發酵時有酸性,會和鐵反應,將米飯表面壓平,中間留壹個動,酒曲發酵時要呼吸,而且也便於觀察發酵.
5:壹次發酵,將裝有拌好曲的米飯的容器蓋好,不要密封,因為糖化階段是需要氧氣的,大約3天後,打開問道酒香,中間洞裏有酒液溢出,嘗嘗有甜味,糖化成功。
6:二次發酵:將水加入糖化好的米飯中,大約是1斤大米1.5斤水,加蓋進行二次發酵,時間這個氣溫大約15天,期間攪拌壹次,開始不要密封,3——5天後可以密封(不密封影響出酒率)加水我用山泉,如果用自來水,先靜置24小時整個過程要保證幹凈,絕對不能由油膩的東西,不然會有雜菌生長,所有容器使用前開水泡過。
7:發酵好以後,就可以蒸餾,蒸餾器就是壹個蒸鍋加壹個冷卻用的天鍋。將發酵好的酒賠過濾壹下,使酒糟和酒液分開,上面放酒糟,下面放酒液,這樣不容易糊鍋,不要放太滿,影響酒液清澈度,蒸餾時,先用大火燒開,然後用中火,開始出來的酒液度數高,但是甲醇等太多,我壹般接1分鐘後倒到下次蒸餾的酒液中不直接喝,酒的前期酒度較高,可以達到60多度,然後會逐漸降低,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控制度數,最後的尾酒可以加入下壹次蒸餾。
擴展資料
燒酒是壹個漢語詞匯,拼音為shāo jiǔ,基本解釋是唐時酒名;用蒸餾法制成的酒等意思。出自《荔枝樓對酒》、《本草綱目·谷四·燒酒》等文獻。
1. 唐時酒名。 唐 白居易 《荔枝樓對酒》詩:“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
2.用蒸餾法制成的酒,透明無色,酒精含量較高,引火能燃燒。也稱白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谷四·燒酒》:“燒酒非古法也。自 元 時始創其法……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麯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紅樓夢》第三八回:“我吃了壹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吃口燒酒。” 曹禺 《雷雨》第壹幕:“我就喝了兩口燒酒,壯壯膽子,穿過荷花池,偷偷地鉆到這門外的走廊旁邊。”
3.釀酒。《新華月報》1952年第2期:“有些地區應特別提倡土特產與農產品的加工,如造紙漿、繅絲、燒酒、打蛋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