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礦泉水這麽貴?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壹,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我在2009年便註意到會議瓶裝水浪費的問題,壹直呼籲到現在。”張合軍說。
中國礦業聯合會天然礦泉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慶宣介紹說,每壹處礦泉水水源地,都是由地質工作者勘查、相關部門審批後才確定的,國家對礦泉水水源地也有嚴格的保護。“因此,每壹瓶礦泉水背後都是壹個天然生態基地,浪費壹滴都很可惜。”
這樣優質的水資源為什麽不珍惜呢?
在天津市和平區的壹家酒店內,面對壹張4人桌上有6瓶“半瓶水”的情況,組織召開會議的企業負責人武經理說,會議用水是免費供應的,與會者可以隨時向酒店要,浪費了也不心疼。
近年來,業內開始嘗試大瓶換小瓶。不過,記者走訪的酒店中只有壹家提供330毫升的小瓶水。“酒店入住的客人有燒水泡茶的需求,客房壹般放置550毫升甚至1.5升的大瓶水,會議廳也延續了這個習慣。”田麗麗說。
消費者也不願意購買小瓶水。以壹款知名品牌瓶裝水電商平臺售價為例,24瓶550毫升的大瓶水售價為27.9元,而24瓶330毫升小瓶水售價為26.5元。“多花1.4元可以多買近壹半的水,肯定大瓶更受歡迎。”這家店的客服說。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該品牌的銷量發現,果然大瓶水是小瓶水的兩倍多。
生產者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成本差不多,售價差不多,生產小瓶水還要更換生產線,壹些企業就不願意改。”張征說。
很多消費者浪費“半瓶水”的壹個原因,是擔心跟別人喝的水搞混,不衛生。事實上,早在2014年,“瓶裝飲用水消費者識別要求”就寫進了國家標準——“鼓勵通過打碼、印制、連接、粘貼、噴塗或其他方式,在容量小於600毫升的瓶裝飲用水包裝上設置使消費者能夠辨認自己飲用產品的數字、文字、圖形、符號或用於標記的塗層、區域等”。
然而,出於成本考慮,加上只是推薦性條款,生產企業不願意增加這樣的標識。記者走訪北京、天津等地的部分商超和便利店發現,包裝上提供“消費者識別標記”的瓶裝礦泉水難覓蹤跡。
急需壹場全社會“清瓶行動”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節約每壹滴水,需要全社會的***同努力,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濃厚氛圍。
多位采訪對象反映,我國餐飲浪費曾相當嚴重,經過“光盤行動”,節約糧食觀念深入人心。面對緊張的水資源,急需壹場全社會“清瓶行動”。
“清瓶行動”的主戰場在酒店。中國會議酒店聯盟對外發布消息顯示,2021年全年全國會議展覽計劃已經有1.2萬個。會議主辦方、承辦方和與會者,將成為推動“清瓶行動”的重要力量。
天津市壹家酒店負責人介紹說,酒店已經開始提供小瓶水,正考慮上午、下午各限量壹瓶水。此外,鼓勵會議主辦方自備瓶裝水,倒逼其從經濟成本的角度考慮減少浪費。
田麗麗認為,可以借鑒“光盤行動”,在會場設置“清瓶行動”“喝完每瓶水”等宣傳標識,提醒參會者節約用水。
王豁說,對於開會喝不完的瓶裝水,要養成帶走的習慣。此外,中國人有喝熱水的習慣,可以提倡自帶水杯參會。而對於剩下的瓶裝水,酒店也不要簡單地當作垃圾丟棄,要把剩余的水攢起來用於清潔等方面。“每個人應從細節著手,盡量減少浪費。”她說。
此外,“希望相關部門、行業協會通過強制和鼓勵性措施,推動瓶裝水生產企業落實‘瓶裝飲用水消費者識別要求’,推廣記號瓶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