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高手介紹下佳能A2000的使用方法·
對相機有了壹些初步了解,接下來就要大膽地實踐。先用全自動模式,體會壹下擺弄相機的樂趣,然後再學習用P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和全手動模式。
很多照片拍不好都是因為晃動相機喔!
拍照時可用右手拿穩相機,左手輕扶相機底部(我們要恭喜那些比較勇健,手的穩定度較高的人)。不過現在的相機越做越輕巧,而且有合 乎人體工學的設計,握好相機不算吃力,所以壹定要拿穩啦!還有拍照 時,不要讓配件或手指遮住鏡頭及閃光燈喔!另外,按快門時不用使盡吃奶的 力,以免功虧壹簣。
小心對焦!
選定主體後,將對焦窗口對準拍攝物,調整焦距。註意雙眼相機預視窗 (也是對焦窗)和鏡頭不在同壹個地方,對象較近時應該先做適當的位 移。如果不要將拍攝物置於照片的中央,可先把鏡頭對準拍攝物,輕按 快門鈕至壹半深度並將手指固定在那個位置,再將鏡頭移至預訂的中央位 置,然後再把快門鈕按到底。
註意正確的曝光!
註意光線是否充足。若非要達成特殊效果,盡可能避免逆光拍照,亦即 應讓光線照在拍攝物上,拍攝者要站在光線來的方向。人像攝影應使用 柔和光源,例如陰天或陰影處。選擇適當的光圈及快門速度,光圈的大 小是以數字表示,數字越大光圈越小,數字越小光圈越大,光圈越大進 入鏡頭的光線越多。光線不足處就要使用閃光燈,但應註意所使用閃光 燈的有效距離,壹般閃光燈有效範圍只有三、四公尺。所以如果不得已 非在背光的情形下拍攝,則請利用閃光燈或反光器把主體人物打亮壹 點。
到底什麽是減低紅眼?
只要妳曾用閃光燈拍照,毫無疑問的壹定碰過紅眼,也就是人的瞳孔變 成亮紅色,這是因為瞳孔的擴張所致。在微弱的光線中,瞳孔會放大, 讓光線折射進入網膜而反射回相機鏡頭。預防紅眼的方法就是打開相機 的防紅眼閃光燈。它所提供的預閃,讓瞳孔縮小,所以第二次的閃光就 不會折射進入眼球。另外,當有些光線時,瞳孔會自然縮小而降低拍到 紅眼的機率。
請註意景深!
所謂景深,就是當焦距對準某壹點時,其前後都仍可清晰的範圍。 光圈、鏡頭、及拍攝物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光圈越大景深越 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主體 越近,景深越小,主體越遠,景深越大。很多人為了要凸顯被拍物,多 半選擇小的景深。當然如果妳要拍風景,我們就會建議選擇大的景深。
光線的追尋
許多拍照的人並不知道光線擁有各種不同的氣氛。光線隨著壹天的時 間變動,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甚至地區環境而充滿了變化。依賴這 些變化即可拍出各種不同的照片。拍照時,只要妳多觀察被攝體是如何 受光線影響,便能將光線描繪出來拍出好照片。
掌握色彩的魅力
色彩影響整張照片的氣氛。在幽暗的環境中,色彩的出現帶來了朝 氣,讓照片有了受人矚目的焦點。不過,如果色彩運用不當,可能會造 成反效果。例如壹張照片中,強烈的對比色彩所占面積太大的話,將會分散或奪走觀看者對主題的 註意力。
主題輪廓的塑造
有時候,只取主題的輪廓,影像會更具沖擊力。輪廓是我們辨認被攝 體的關鍵之壹,當壹個人或物的外表細部被移走或減到最低時,輪廓將 會更清楚。選擇壹個平坦的背景諸如天空,取被攝體的輪廓可以讓主題 在沒有幹擾的狀況下呈現出來。另外,當相機靠近被攝體,可以簡化復 雜的輪廓。
創造立體感
在觀看某些照片時,妳是否曾經有壹股沖動想要去觸摸照片中的人或 物?為何會造成這種反應?常常是因為拍照時,采用了傾斜的惻光,這 種光線加強了物體三度空間的效果,讓原本平面的影像有了立體感。雖 然,這種效果聽起來好像充滿許多技術性,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光線如 何應用的技巧罷了。
主題質感的強調
要透過相機將壹個物體外表的質感,成功的呈現在照片上,關鍵在於 是否能把碰觸到物體的真正感覺傳達出來。想要將物體的質感傳達出 來,通常是將相機靠近物體拍攝或者采用具有近拍功能的變焦鏡頭,不過如此壹來,鏡頭只能容納物體的局部。因此以物體局部質感作為拍攝主題的照片經常可見,除此 之外可加入壹些與主題質感有關的趣味和資訊。
主題的發現與運用
圖案的表現不但能賦予照片壹種力量,同時可以表現妳想傳達的感 覺。只要仔細觀察,妳會發現許多景物都存在著圖案的造形。這些圖案 可能是物體外形或色彩重復組成的,也可能是陽光穿透物體之後的光影 變化。有時候,壹個平常的景物經過局部的取景,依然會產生引人註目 的圖案。
記住空間感的營造
為了讓照片上原本以平面呈現的影像,出現空間立體感,可以利用視 覺效果的技法達成。「直線透視法」是其中的壹個方法原理為兩條平行 線經過無限延伸匯聚在壹個點而消失;另壹種方法是「尺寸遞減 法」,物體離我們越遠看起來越小。此外,「大氣層透視法」也是非常 普遍的方法,物體距我們越遠顏色越偏藍。透過這些方法的利用,物體 的遠近感產生連帶將影像的空間呈現出來了。
相機的轉動
所有的相機,不論取直的或橫的畫面都可以。水平橫向的畫面有 時稱為風景視野,垂直方向有人稱之為肖像視野。不過,這並不代表它 們分別只適用於風景或肖像的取景,選擇何種方向的畫面,端賴攝主題 的需要而定,城市景觀以高樓著稱可取垂直畫面,強調建 結構的高 聳,而視野寬廣的自然風景宜采橫的畫面。如果猶豫的話,可在按下快 門前,透過觀景窗觀察,決定究竟是取何者。
變換觀景的位置與角度
鏡頭的位置與角度的選擇,對壹張簡單的照片會產生戲劇化的影響。 在按下快門之前,嘗試繞著拍攝對象移動,然後,不斷的透過觀景窗察 看相機向左向右或者前進後退時,景物的變化。而鏡頭向上或向下傾斜 也會讓平常看來平凡無期的景物有了更有趣或不尋常的面貌。
繞著主題拍!
當碰到壹個前所見的景觀時,不要只在妳初次認為不錯的方位上拍攝,應該多花點時間,在它的四周走走看看是否能找到更令人興奮或註目的 角度。有時候,只要將鏡頭向左或向右輕輕壹移,原本阻礙視線的前景 便不見了,可能出現令人眼睛壹亮的畫面。切記,經常透過觀景窗,檢 查每壹個角度的構圖,必然會有收獲。
隨時帶著備用電池
建議妳壹定要準備壹個全新的電池預。因每壹臺相機在全新電池 下可拍張數都不同。還有妳的拍照環境,讓閃光燈閃的次數及頻率都不 同,所以最好隨時準備新電持以供備用。
盡量保持畫面簡潔
有時候,當妳打算要省略照片中的某些東西時,也就意味著妳決定要將 什麽東西納入畫面。雖然這不是黃金定律,但如果壹張照片包含了太多 搶眼的東西,整個畫面看起來會非常奇怪。所以,在按下快門之前,要 小心確定觀景窗內所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合乎畫面構圖的要求,如果沒 有,就重新取景,讓整個畫面單純化。
了解何謂視覺的引導
壹張構圖良好的照片,時常不費力氣的就能引導觀者的視線,從畫面 的壹部份,最後落在主題的所在。所以,在拍照時,要善於利用場景中 物體的特性與關聯,安排視覺導引,以吸引觀者的註意力。而場景中連 接不同物體間的通道,或者不同物體間的位置變化所創造的形狀,甚至 是物體間重復的色彩與色調等等的特性,都是制造視覺引導的好材料。
景框的運用使妳變得專業
利用照片中的景物,在邊框中再制造壹個景框,是專業攝影家提高照片 沖擊力的技巧之壹。如此景框的取材,有人利用現成的門廊或是窗戶 等,也有人藉著模特兒的頭發或手臂的擺放,使人將註意力投放在模特 兒的臉上,達成景框的效果。不管如何設計,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能強 調出影像中的特別部分。
巧妙安排主體的位置
確定主體所擺放的位置是壹件相當困難的壹件事。特別是,畫面中還 包括其它的景物時,那時還得考慮景物與主體的關系。因此,按下快門 前,妳得花時間從觀景窗中,註意主體的背後,還有哪些景物。然後, 經由相機位置的改變,選擇所欲呈現的效果。每當相機的位置壹調整, 景物與相機的距離會隨之改變,每次距離改變,出現在觀景窗的前後各 個景物,其影像的清晰度也會有所改變,就是妳選擇的依據。
挑戰人像
大家都知道拍攝肖像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保持人物的完整,千萬不要把 人物的頭切掉壹部分,或者拍全身照實,把腳部的足踝切掉了。然而, 除此之外,很少有人會思考壹些其它的問題,諸如人物和環境的關系, 或者人物神態看起來是否自然或舒適等等。當妳指揮被攝者如何站,如 何坐,或者應該與背景保持何種關系時,心中應該非常清楚自己所要表 達的是何種類型的照片。這是每個被攝者須有的認知,也是最難做到的 壹件事。只要攝影者對狀況的掌握有些窘況或無知,馬上就會反應到被 攝者的身上最後得到的是壹張呆板無趣的照片。當妳進行人物特寫的拍 攝時,不管是只有臉部特寫或者是胸以上的頭部鏡頭,都需要特別註意 人物的姿態。諸如頭部的傾斜,眼睛註視的方向,還有整個臉部的構圖 是穩穩正視前方或是呈動態的對角線等等。這些情況在拍半身或全身照 時,或許會受到忽略,但在拍特寫時,可是輕忽不得。通常可壹次拍數張不同姿態的照片,再從中選擇最佳者。
動感的構成
所有的攝影者如果想要將快速移動的動作凍結成畫面,不是利用閃光燈 瞬間爆出的閃光,就是利用高速度的快門效果。這些影像並 不是完全清晰,但這些由相機移動或者被攝體移動所造成的模糊感,正 是創造影像動感的來源。
善用相機的閃光燈
如果妳拍照的地點空曠而陰暗,如教堂、博物館或演講廳等,千萬不要 期待隱藏式的閃光燈或外加於相機上的閃光燈,能解決所有遭遇到的光 線問題,它們所發出的光線太弱了。因此,妳應該將拍攝的主題設定在 空間內的小細部,如單獨的展覽品或建 細部。它們才是妳的閃光燈所 能照顧的範圍。現在,這裏所呈現的照片,說明如果充分了解閃光燈, 閃光燈同樣是壹個能夠應用自如的光源。
雖然數碼相機總是標榜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但這並不表示它隨隨便便就 能拍出好照片。其實不管是傻瓜相機、手動相機或是任何壹種扛出來就 會嚇死人的超級相機,乃至於今天的數碼相機,都還是需要拍攝者動動 腦來思考的。因為,好的影像不會憑空而降,所以多增加壹些專業概念 可以幫妳真正發揮先進設備的功能,拍出不傻瓜的照片。 以下是我們為數位武林人士所列出的武林秘籍,以助妳見招拆招!
> 第壹招 註意壹下分辨率跟畫素
> 第二招 沒有記憶卡就沒戲唱喔!
> 第三招 鏡頭影響照片品質
> 第四招 小心電源不足
> 第五招 取景時要想壹想!
> 第六招 檢查壹下相關配件
> 第七招 傳輸界面
> 第八招 別忘了驅動程序
> 第十招 要有以備不時之需的觀念
> 第十壹招 想清楚,再刪除照片
> 第十二招 壹勞永逸的備份設備
> 第十三招 近攝時使用LCD
第壹招 註意壹下分辨率跟畫素
這是選購數碼相機時最重要的規格,也是必定會標示的規格之壹。通常 最佳的影像分辨率相乘的結果會略等於CCD的畫素數目。分辨率越 高,畫素當然也就越高,越是容易捕捉漂亮的畫面。壹般來說,如果您 純粹只是想要欣賞照片,其實分辨率640 ×480 (35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就已足夠。 但您若是想要把拍到的影像打印在5×7的相紙上,不妨考慮用1280 ×1024 (130萬像素以上) 的分辨率。至於要打印在8 ×10上的相片最好用2048X1536(310萬像素以上)分辨率。
第二招 沒有記憶卡就沒戲唱喔!
數碼相機使用記憶卡來儲存相片,較常見的規格為 SD、MMC、xD 、MS及內建記憶體,每種記憶卡都各有優缺點,且容量大小也有不同的限制。而可擴充記憶卡的機型當然會是最佳選擇!
第三招 鏡頭影響照片品質
在選購數碼相機時,宜選擇具有變焦〈特別是光學變焦〉鏡頭功能的相 機,在拍攝時才具有更大的彈性。運用變焦鏡頭將被拍攝物體放大或調 整畫面構圖,將會更加方便。而且,大部分的數位相機擁有普通與近距 離兩種拍攝模式,其拍攝範圍都不壹定,您若常須拍攝近物,應將拍攝 範圍列入考慮的項目。
第四招 小心電源不足
數碼相機是非常耗電的產品,在選購時可以參考相機所附的使用手冊, 其中通常會描述可以使用何種電池及可使用多久。您應多比較幾種相 機,選擇較不耗電的機種。另外,若選購使用三號AA電池的相機時, 建議采用可重復充電的鎳鎘電池或鎳氫電池,較符合經濟效益。若是選 購使用特殊充電電池的相機,也應考慮充電壹次可用的時間長短,決定 是否應多準備壹個電池備用。
第五招 取景時要想壹想!
壹般而言,數碼相機的取景有兩種方式,利用傳統的觀景窗與液晶螢幕 LCD,觀景窗的優點為省電,而LCD則可同步看到欲拍攝的影像效 果。最好選擇同時包含兩者的機型,使用上較有彈性。
第六招 檢查壹下相關配件
所附的配件是否齊全,例如傳輸用的 USB接線、電源供應器〈AC Adapter〉、 AA電池或專用充電電池等,也是選購數碼相機時應列入考 慮的因素。特別是購自日本或美國的機種,常不包含電源供應器與相機 皮套,而須另行購置,應特別註意。
第七招 傳輸界面
USB的傳輸速度最快可達12 M bps.,因此可減少數位相機影像下載的時間;此外,USB的隨插即用(Plug and Play)。
當您想要從電視或其它視聽設備上展示妳拍的照片時,壹臺具備視訊輸 出功能的數碼相機可以滿足您的需要。因為影像透過視訊傳輸的連接 線,輸出至電視螢幕後,您可由電視上來看照片,當然此時如果妳擁有 的是寬螢幕或高畫質的電視,那就更好了!而當視訊輸出訊號為標準規 格時,還可以由此拷貝到錄影帶上。數碼相機的視訊輸出規格大略可分 為美規的NTSC、歐規的PAL或法國和俄國通用的SECAM。臺灣所使用的 視訊輸出規格為美規的NTSC。另外,妳也可配合每款相機所使用的記憶 卡,搭配轉接的配備,來進行傳輸。
第八招 別忘了驅動程序
我們的數碼相機都會內附驅動程序與應用軟體,有些機型可同時用在PC 與Mac,但請註意它不壹定可完全適用於所有的電腦。
第十招 要有以備不時之需的觀念
建議您為闖湯武林,要隨時帶著備用的記憶卡跟電池(至少有壹組額外的 可充電電池吧!)。而多的記憶卡當然壹樣是以備不時之需,因為我們常 常無法當下就將相片下載至電腦,所以別忘了多買壹個SD卡。要不然精 彩的畫面出現時,妳會含恨而歸啊!
第十壹招 想清楚,再刪除照片
如果妳沒有想清楚,就千萬別刪除妳相機上的相片,也就是說拷貝到電 腦的硬盤前,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妳就破功了。當妳從SD卡中刪除壹張 照片時,請記住它是永遠消失,船過水無痕的!
第十二招 壹勞永逸的備份設備
數碼攝影的壹大優點就是取妳所需,那些妳不想要的照片,就壹不做二 不休地把它刪除!不過,現在看起來不怎麽樣的相片,搞不好二十年以 後成了珍貴的影像(世事難料喔!)。所以,買個備份的設備,這樣妳就可 將妳的相片好好保存。建議擁有壹臺CD燒錄機,它們可以儲存1000張或 更多的相片。最棒的是,他們通常比任何其它的磁性媒體要能夠保存更 久,而且不怕水啦!
第十三招 近攝時使用LCD
數碼相機的近拍模式可幫助攝影者在不失焦的狀況下,拍攝近距的細微物體。然而平價的的數碼相機很少會提供單眼反射觀景窗,讓妳跟妳的相機透過同樣的鏡頭看到物體。比較常見的是連動觀景窗設計,妳從壹個鏡頭(光學觀景窗)看到景物,而相機從另壹個鏡頭,也就是原始的鏡頭組件看到景物。雖然這些鏡頭是設計來涵蓋相同的點,但它們在妳拉近或拉遠焦距時,難免會產生壹些差異。這些差異在近攝時會更明顯,這是因為壹種視差的現象所致。所以,大部分的光學觀景窗並不值得信賴。
所以嚴格說來,精確的構圖設備應該是LCD螢幕,打開它妳就可以得到壹個來自CCD的即時影像轉播。但妳要小心,LCD需要大量的電源,會迅速的消耗電池,並且不易觀看快速移動的物體或是直射的陽光。壹套標準的可充電AA電池在LCD打開時可以持續拍攝50到80張相片。相較之下,LCD關閉時可以拍攝四倍之多。所以如果在近攝時使用LCD,建議要隨身攜帶備用電池或多帶壹套充飽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