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佛像有哪些
藏傳佛教代表性佛像分類
廣義的佛像包括所有佛、菩薩、羅漢以及護法和各派祖師、高僧、活佛等以不同形式呈現出來的造型。有塑像、畫像、雕刻、唐卡等多種形式。佛像是佛身代表,在通常意義上,代表佛菩薩的智慧。這和外人所理解的膜拜對象不同。
佛教自釋迦牟尼創教發展至今,在我國分為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大流派。南傳佛教也叫上部佛教,屬於小乘佛教,以自身解脫為終極目標。佛像只有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這壹種。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均為大乘佛教,以普度眾生為己任。大乘佛教佛像種類眾多,如漢傳佛教寺院五百羅漢,每壹尊造型都不相同,堪稱佛像造型藝術集大成者。藏傳佛教佛像造型又不同於漢傳佛教,依據佛教經典劃分,主要有般若部和秘密部。
01般若部
般若部是大乘教五大部之壹。是《大般若經》和衍生而出的其他經典,以及其他支派般若經典的總稱。般若部的佛像,即出自般若部經典的佛像。主要有三世佛、七佛、十方佛、藥師佛、獅吼佛、金剛不動佛等。
三世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世是時間,界是空間。佛教中所稱的“世界”即時空的總和。過去佛是燃燈古佛,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壹,是現在佛(指佛法續存的整個時期)之前的佛。燃燈古佛在過去時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金剛經》中記載:“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現在佛釋迦牟尼佛。
未來佛是彌勒佛,藏語稱為強巴佛。按照佛經記載,彌勒佛現居住於兜率天,將在現在佛法無法教化眾生時出世。
七佛:在現在佛之前成佛的過去六佛,即拘樓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婆佛,加上釋迦牟尼佛的總稱。
十方佛:十方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有包含無數世界的含義,所以寺院又稱“十方常住”。十方有無數世界及凈土,稱為十方世界。十方佛指相對應十個方位的佛:東方善德佛、南方栴檀德佛、西方無量明佛、北方相德佛、東南方無憂德佛、西南方寶施佛、西北方華德佛、東北方三乘行佛、上方廣眾德佛、下方明德佛。
藥師佛:分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如來佛和藥師七佛兩種造型。
0
秘密部佛像指出自密宗(密教)經典的佛像,大多出自瑜伽怛特羅、無上怛特羅等經典,在藏傳佛教中,秘密部的佛像占佛像中的大部分,造型各異,種類繁多。
本初佛:即本初之佛,系諸法之本源、萬物之創造者,是五尊佛之祖。也稱為勝初佛。法身在火焰裏顯現,有全知全能的智慧,雙尊各有四臂。
五尊佛:也叫五方佛。代表中、東、南、西、北五方的佛。即大日如來佛、阿亥佛、寶生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佛。五尊佛的造型分如來、菩薩、明王(忿怒相)三種。
五本尊佛:即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密集金剛、時輪金剛、喜金剛這五尊密宗奉分本尊的五尊佛。
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的忿怒法身。又稱牛頭明王,有9頭34臂16足。
勝樂金剛:是三世諸佛功德的總集代表。4面、3目、12臂。
密集金剛:是三世諸佛身的總集代表和體現。3面、3目、6臂。
時輪金剛:時輪是時間之輪,時輪金剛作為本尊,代表時輪理法,象征慈悲。4面、24臂。
喜金剛:是悲智合壹的象征。8面、16臂。
五本尊佛在造型上都為雙尊擁妃,各自的的明妃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