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形勢?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形勢?

十壹五”規劃開局之年過半。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又邁出新的步伐。

這壹局面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要把思想認識進壹步統壹到科學發展觀上,統壹到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上,狠抓政策落實,解決突出問題,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如期完成,實現“十壹五”順利開局。

經濟增長、百姓受惠,“三高壹低”局面良好

進入“十壹五”規劃開局之年,黨中央、國務院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積極應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壹系列決策部署,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

“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總體形勢是好的,出現壹些新的積極變化,基本面是好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說。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經濟形勢呈現“高增長、高效益、高就業、低通脹”的“三高壹低”態勢。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達10.9%,國內生產總值達9.4萬多億元。

效益的增加是經濟形勢良好的集中反映。上半年國家和群眾的“錢袋子”都鼓起來了。財政增收3614億元;企業利潤大幅提高,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107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8.9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

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就業問題在上半年也得到改善,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0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67%。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漲幅回落,繼續保持低通脹態勢。

更值得欣慰的是,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出現壹些可喜的變化,企業自主創新取得進展,新產品產值增長28.5%;壹些附加值高的行業如機械、電子增速加快,分別同比加快7個和6.5個百分點;水泥、電解鋁、煉焦等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開始有所下降。

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的農業成為壹大亮點。夏糧連續第三年獲得豐收,總產量達1138億公斤,增產74億公斤。記者日前在河南孟津縣、偃師市的糧站看到,農民開著裝滿糧食的拖拉機、三輪車排隊售糧,這邊小麥入庫,那邊就能拿到售糧款。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了11.9%。

與此同時,社會事業進壹步發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有關配套措施陸續出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開始運行,西部地區4880萬農村學生全部享受了免學雜費政策。全國有3.7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

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主要是由於中央科學判斷形勢,采取壹系列正確的政策措施,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各地區各部門***同努力,全國人民團結奮鬥。同時也反映出在推動發展和改革進程中,各級領導幹部對科學發展觀在認識上有了新的提高,實踐上有了新的進展。

審時度勢、主動調控,經濟航船平穩快速前行

新盤價格漲勢趨緩,二手房交易有降溫跡象。上半年,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漲幅回落3.3個百分點。房地產調控政策對樓市的影響逐步顯現。

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只是上半年眾多調控政策中的壹例。從財政支農資金的大量投放,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加強;從提高銀行貸款利率,到收緊土地閘門;從改善煤電運支撐條件,到加快調整產能過剩行業……中央的壹系列宏觀調控,果斷有力,直指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及時而有效。

“多予、少取、放活”,3000多億元“真金白銀”在今年陸續兌現,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出堅實的第壹步。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說,目前,中央財政為農村稅費改革安排的782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已經撥付各地。

針對柴油等農資漲價問題,中央財政今年增加125億元補貼資金,對種糧農民柴油、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增支實行綜合直補,6月底前全部兌現到農民手中。針對小麥價格下降的趨勢,國家還出臺了《200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夏糧增產140多億斤,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近12%。上半年農村經濟的好形勢,就是對中央惠農政策的現實回應。”農業部的專家說。

投資增長過快,是近幾年經濟發展的壹大頑癥。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年初的“兩會”上,黨中央、國務院就對防止投資反彈作出周密部署,新壹輪調控立即啟動。

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2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這是我國自2004年10月份加息以來首次提高貸款基準利率,對投資增長過快發出了鮮明的警示信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易憲容說。

人們註意到,這壹次央行僅上調了貸款利率,並沒有調整存款利率。這可以既控制投資過快增長,又不會對消費產生負面影響,調控的手法更加柔性、靈活。

根據形勢的變化,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又決定從7月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些政策正在發揮作用,6月份的貸款增加額就比去年同期少增了706億元。”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司長鄭京平說。

與此同時,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銀監會《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從嚴控制新開工項目的意見》。各地也從是否符合國家行業規劃、產業政策等方面,對今年以來的新開工項目在自查基礎上進行全面清理。國土資源部還下達了2006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繼續堅持從嚴從緊安排用地的原則,總量維持2005年水平。

產能過剩行業的調整,是壹個需要攻堅破難的任務。3月份,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之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陸續推出水泥、電解鋁、鐵合金、焦炭、煤炭等行業的調整政策,扶優汰劣。上半年,水泥、電解鋁、煉焦、鐵合金投資下降0.8%、1.8%、2.4%和20.9%。壹些優勢企業實現強強聯合,壹批落後生產能力被依法淘汰。

房價上漲過快,老百姓意見較多。黨中央、國務院對這壹問題高度重視,加大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九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壹些人買不起房、市場上又缺乏中小戶型的情況有望得到改善;同時,盲目追求大面積住宅、消費過度的傾向也將受到壹定的抑制。

解決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改革,也在奮力推進。在全國範圍內取消了農業稅,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擺上重要位置。適當提高成品油價格,建立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適當補貼的機制。金融體制改革也取得新的進展。中國銀行在香港和上海鳴鑼掛牌。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資本市場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準確,對存在的問題及早發現,采取的措施切實有效。這些都成為推動經濟既快又好發展的重要保障。”鄭京平說。

總結經驗、抓住機遇,努力實現“十壹五”規劃良好開局

與以往經濟加速伴隨物價不斷攀升和煤電油運全面繃緊不同的是,上半年經濟較快增長而物價漲幅出現明顯回落,煤電運瓶頸得到緩解,協調性進壹步改善。

堅持科學發展,才能保證經濟沿著又快又好的軌道前行。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加強農業不動搖,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和促進重點行業健康發展,支持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積極做好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工作……這些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措施和做法確保了上半年經濟形勢總體良好,也為全年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時機和力度,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說,實踐表明,中央在調控時機上,根據經濟運行態勢,審時度勢,保證了經濟在適度增長區間的平穩較快增長;在調控切入點上,根據經濟“冷熱”狀況不同,采取不同對策;在調控節奏上,註重預調和微調;在調控實施原則上,不是全面擴張或緊縮,而是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在調控手段上,既運用以往幾次宏觀調控的成功經驗,又根據新的情況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