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基本月工資大概是多少人民幣?
據臺灣的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包括基本月薪、加班費、獎金等等所有收入在內,2017年臺灣人均總月薪資平均為49,989臺幣,年增2.46%;而人均基本月薪僅為39,953臺幣,年增1.82%。
最新新臺幣兌人民幣匯率為1新臺幣=0.2229人民幣。
臺灣人基本月工資大概是人民幣8905.5元。
臺灣職場新人平均月薪平均為27268萬元(新臺幣)(見下圖)
擴展資料
臺灣的薪資為何如此低?原因很復雜。但主要原因,無外乎幾點。
首先是經濟結構早出了問題。也就是說,過度依賴電子制造業,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產業競爭力不斷衰退。臺灣的電子產業,壹度傲視群倫,然而由於從來沒有擁有核心技術,壹直生存在為人代工的陰影下。這些年其他新興地區的電子產業急起直追,使得臺灣的電子產業逐漸褪去昔日的光輝。而本應該好好發展的現代服務業,也因為市場規模狹小、缺乏創新驅動而坐困愁城。
其二、島內投資環境日益崩壞。據臺灣媒體報道,2015年臺灣吸引僑外資投資案例1952件,2016年為1909件,2017年截至12月初有1671件,連續3年下滑。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世界各經濟體外來直接投資存量占GDP的比重平均約為35%,臺灣只有14.2%,比率明顯偏低。外商投資減少的同時,臺灣本土企業也不斷出走,內資同樣在流失。為什麽外資企業和本地企業不願在臺灣投資?眾多因素中,最要命的就是“五缺”問題——缺水、缺電、缺地、缺才、缺工。臺北美國商會、歐洲商會等團體的年度報告連續反映,外商來臺投資面臨水電供應不穩、中北部地區土地供給不足、中南部招募不到所需專業技術人才等困難。
其三、臺灣的教育問題叢生。有島內學者認為,臺灣廣設大學後,為了吸引學生就讀,壹味投學生所好,成立了許多軟性科系,導致人才培養的結構出了問題,相關科系畢業生找不到活幹。大學畢業生無法學以致用,又無壹技之長,最後只能在低階服務業或壹般行政工作打轉,不可能獲得高薪。
其四、民進黨大開兩岸關系歷史倒車。本來,在兩岸經貿關系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大陸將可為臺灣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壹個穩定的市場環境和全球化舞臺,並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彌補臺灣產業結構調整動能不足的問題。但是民進黨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識”、不認同兩岸同屬壹中,導致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受到損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