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杭州人過年吃什麽呢?

杭州人過年吃什麽呢?

按杭州人習俗來說,過年吃什麽呢?下面讓我們壹起來認識下杭州人過年吃什麽好吃的哦。 杭州人過年——醬魚醬鴨曬豬頭 過了臘月初八,年的味道就濃了。家家戶戶也忙開了。 那年頭,什麽東西都要憑票,平時省吃儉用的,再窮的人家也得過個富裕年,畢竟孩子們都盼了壹年了。把積蓄了壹年的錢和票數了又數,在核算壹下,也要用的差不多了。 那時候沒冰箱,貨又少。只能醬點,閹點,可以放的長點。肉票是很緊張的,只能醬壹塊,祝香的時候要用的。另外只能是下腳貨了,所謂下腳貨,就是豬頭,豬腳之類上不了臺面的東西。 買豬頭,得起大早,這事有我們小孩子擔任,淩晨三四點鐘,大家就呼朋喚友的出發了。每個人都著個菜籃子,到了菜場,讓菜籃子去排隊,我們在旁邊玩開了。天很冷,地面都結著冰。那時候的孩子不怕凍,不小心摔交了,摸摸屁股也沒事了。 天亮了,大人來接我們班了,大人高興的話,會給我們買油條,妳壹口,我壹口的吃的可歡了。 然後是醬或者閹了。醬肉的話,要在醬油裏浸兩三天,豬頭時間更長壹點,閹的話,要在肉上搽上花椒鹽,考究的放點桂皮茴香。然後再撈起,在屋檐下曬。那時侯,家家戶戶都掛滿了醬豁,看的人口水直流。 醬肉和冬閹菜壹樣,除了過年吃外,還為了,在大雪封門的時候,有份好小菜。壹缸閹菜,幾株大白菜,壹個豬頭,可以過壹個豐盛的冬天了 那時候,老是盼過年,盼不來過年,就盼下雪。 老底子杭州人過年吃“十碗頭” 杭州人老底子過年時,很講究吃的菜,其中“十碗頭”要從年三十吃到元宵節,包括元寶魚、元寶肉、白斬雞、彩蛋、暖鍋兒、八寶菜、如意菜、長生果、藕富、豆沙春卷等。 元寶魚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年三十上桌的元寶魚只能看不能吃,壹定要放到元宵節才能吃,所以,精明的主婦通常會買小壹點的魚,萬壹壞了,丟掉也不會太心疼。 元寶肉就是鹵蛋和紅燒肉燒在壹起,貌似元寶。 白斬雞就是壹整只雞上桌的,象征壹戶人家的富裕。 彩蛋,其實就是皮蛋,叫彩蛋麽,只不過是想討個好彩頭。 暖鍋兒相當於現在的火鍋,只不過下面燒的是炭。暖鍋兒的意思主要就是吃起來溫暖,有團圓的味道。據說,放在裏面的東西也很有講究:肉圓是代表團圓,蛋餃麽代表元寶,年糕就寓意著年年高。 八寶菜的寓意很明顯。就是表示富裕,菜裏的主要材料有黃豆芽,因為是發芽的黃豆,象征著“發”。如意菜裏也有豆板,也是代表“發”的意思,此外裏頭還有冬筍丁和冬腌菜。此菜因為清口而備受歡迎,因此有如意菜的美稱。 藕富這道菜,象征富貴,藕裏有洞,這叫做“路路通”,裏頭的配料也比較好,有寓意早生貴子的紅棗,表示樣樣都齊的帶芽的荸薺,還有壹種兩個角的老菱,象征元寶的,其他就是白果、栗子、黃豆。這道菜是甜的,味道很好。 另外“兩碗頭”是長生果和豆沙春卷,現在很多人都會做。 過年應該多吃的健康食品 過年,吃大魚大肉之時,也壹定要多吃以下幾種健康食品。 第壹是番茄,番茄能夠大幅減少患攝護腺癌等癌癥的機率,它還是最佳的維他命C來源。 第二是菠菜,富含鐵及維他命B,能有效防治血管方面疾病,並能預防盲眼癥。 第三是堅果,它不僅可以提高好的膽固醇,並能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是預防心臟病的最佳配方,不論是花生或杏仁果等,都是好的選擇。 第四椰菜花,它富含胡蘿蔔素及維他命C,長期食用可以減少患乳癌、直腸癌及胃癌的機率,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簡易烹調後使勁地咀嚼,白菜、豆芽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五是燕麥,每天食用燕麥麥片可以降低膽固醇,它所含的豐富纖維會使人很快就有飽腹的感覺,如此壹來可以減少攝取其它油膩的食品,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第六是鮭魚,經常食用可以防止血管阻塞,預防老人癡呆等疾病。 第七是大蒜,它有極佳的防治心臟疾病的功能,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並有清血的效用,殺菌功能也備受科學家強力推薦。第八是草莓,在所有蔬果中擁有極高的抗氧化劑,除了可以預防心臟病和癌癥,並能增進腦力。 第九是綠茶,經常飲用綠茶患胃癌、食道癌及肝癌的機率較低,日本的研究也發現,每天喝10杯綠茶,可以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 杭州舊時過年吃的和送的食物 說起先前過年的盛況,老杭州有句話叫做:“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壹的穿”。年夜飯是最豐盛的,辛苦幹活壹年,年底買來的雞鴨魚肉自然要先敬祖宗。好在祖宗善解人意,只願意享受菜肴的熱氣,不來爭食晚輩難得的葷腥,最後雞鴨魚肉全都滿足了全家人的口腹之欲。 大年初壹,全家老小在老棉襖外邊套上壹件新藍布罩衫,穿上新布鞋,穿戴整齊後,照例要去靈隱寺、天竺寺“燒頭香”。“燒頭香”回來要吃湯圓,這象征全家團團圓圓。然後各家各戶外出拜年。 舊時大戶人家禮包貴重,紅紅綠綠、大包小盒自然不用說。壹般人家也都要拎著粗草紙包的三角包相互拜年。用稻草做的土草紙相當粗糙,摸上去硬邦邦的。但是在南貨店夥計手裏,壹張草紙卷成圓錐形後,卻什麽東西都能包。包紅棗、花生、醬菜、橘子自然不在話下,再襯上壹張細紙則可以包白糖、藕粉、粽子糖等細巧食品,保證點滴不漏。 拜年禮包在南貨店賣,禮包分大小兩檔,大包是壹斤裝,小包是12兩裝(老秤),通常價格在幾角錢左右,最高級的包價格碰頂是壹元。 家裏的大人在街頭巷尾的小南貨店裏買壹點紅棗、福橘、白糖、藕粉等吃食,過秤後小夥計用粗草紙將三角禮包包得有棱有角,再蓋上壹張巴掌大小的“紅票”(類似今天的宣傳單和質量保證書),禮包的樣子就漂亮多了,然後紮上壹根細麻繩,讓妳放心提著走路——按照規矩,給長輩的拜年禮包是規格最高的桂圓包,其次是藕粉包、白糖包,送平輩人的則多是糕幹包、紅棗包等。上門拜年鞠個躬,送壹個簡陋的草紙禮包,響亮地叫壹聲“恭喜發財”。 收下禮包以後事情還沒有完,年還得過。那時,老百姓家家手頭都不寬裕,人們壹旦收到親戚朋友的拜年禮包,自己是肯定不舍得打開吃的,總要“統籌兼顧”拜年大局,禮包要四處轉送還人情“物盡其用”,來個親戚朋友之間心照不宣的“禮包大展覽”。不鬧個包破繩子斷,這些拜年禮包的“旅行”就要持續到整個正月。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記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