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軍事備戰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戰備的基本原則有:
壹、重戰思想。戰爭是關系到國家民眾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對待。
二、慎戰思想。即慎重對待戰爭,不輕易言戰。
三、備戰思想。未雨綢繆,必須重視備戰的思想,思想上時刻不要忘記戰備。
四、善戰思想。就是要會用兵打仗。
1、註重以“道”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勝論。“道”就是政治,是“令民與上同意也。”當然,在註重道的同時,其他四個“天、地、將、法”因素也不可忽視。
2、廟算制勝論。廟算,是古代開戰前在廟堂舉行軍事會議,商討與謀劃戰爭的壹種方式。
3、“詭道”制勝論。《孫子兵法》裏講道:“兵者,詭道也”。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戰備的全勝戰略:
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謀攻篇》中指出:“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
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百度百科-中國古代軍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