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器中哪些部位需要密封?如何保證密封?
1.齒輪布置應考慮有利於軸和軸承受力
2.人字齒輪的兩方向齒結合點(A)應先進入嚙合
3.齒輪直徑較小時應作成齒輪軸
4.齒輪根圓直徑可以小於軸直徑
5.小齒輪寬度要大於大齒輪寬度
6.齒輪塊要考慮加工齒輪時刀具切出的距離
7.齒輪與軸的聯接要減少裝配時的加工
8.註意保證沿齒寬齒輪剛度壹致
9.利用齒輪的不均勻變形補償軸的變形
10.剖分式大齒輪應在無輪輻處分開
11.輪齒表面硬化層不應間斷
12.錐齒輪軸必須雙向固定
13.大小錐齒輪軸都應能作軸向調整
14.組合錐齒輪結構中螺栓要不受拉力
蝸桿傳動結構設計
1.蝸桿自鎖不可靠
2.冷卻用風扇宜裝在蝸桿上
3.蝸桿減速器外面散熱片的方向與冷卻方法有關
4.蝸桿受發熱影響比蝸輪嚴重
5.蝸桿位置與轉速有關
6.蝸桿剛度不僅決定於工作時受力
7.蝸桿傳動受力復雜影響精密機械精度
8.蝸桿傳動的作用力影響轉動靈活性
減速器和變速器結構設計
1.傳動裝置應力求組成壹個組件
2.壹級傳動的傳動比不可太大或太小
3.傳遞大功率宜采用分流傳動
4.盡量避免采用立式減速器
5.註意減速箱內外壓力平衡
6.箱面不宜用墊片
7.立式箱體應防止剖分面漏油
8.箱中應有足夠的油並及時更換
9.行星齒輪減速箱應有均載裝置
10.變速箱移動齒輪要有空檔位置
11.變速箱齒輪要圓齒
12.摩擦輪和摩擦無級變速器應避免幾何滑動
13.主動摩擦輪用軟材料
14.圓錐摩擦輪傳動,壓緊彈簧應裝在小圓錐摩擦輪上
15.設計應設法增加傳力途徑,並把壓緊力化作內力
16.無級變速器的機械特性應與工作機和原動機相匹配
17.帶無級變速器的帶輪工作錐面的母線不是直線
傳動系統結構設計
1.避免鉸鏈四桿機構的運動不確定現象
2.註意機構的死點
3.避免導軌受側推力
4.限位開關應設置在連桿機構中行程較大的構件上
5.註意傳動角不得過小
6.擺動從動件圓柱凸輪的擺桿不宜太短
7.正確安排偏置從動件盤形凸輪移動從動件的導軌位置
8.平面連桿機構的平衡
9.設計間歇運動機構應考慮運動系數
10.利用瞬停節分析鎖緊裝置的可靠性
11.選擇齒輪傳動類型,首先考慮用圓柱齒輪
12.機械要求反轉時,壹般可考慮電動機反轉
13.必須考慮原動機的起動性能
14.起重機的起重機構中不得采用摩擦傳動
15.對於要求慢速移動的機構,螺旋優於齒條
16.采用大傳動比的標準減速箱代替散裝的傳動裝置
17.用減速電動機代替原動機和傳動裝置
18.采用軸裝式減速器
聯軸器離合器結構設計
1.合理選擇聯軸器類型
2.聯軸器的平衡
3.有滑動摩擦的聯軸器要註意保持良好的潤滑條件
4.高速旋轉的聯軸器不能有突出在外的突起物
5.使用有凸肩和凹槽對中的聯軸器,要考慮軸的拆裝
6.軸的兩端傳動件要求同步轉動時,不宜使用有彈性元件的撓性聯軸器
7.中間軸無軸承支承時,兩端不要采用十字滑塊聯軸器
8.單萬向聯軸器不能實現兩軸間的同步轉動
9.不要利用齒輪聯軸器的外套做制動輪
10.註意齒輪聯軸器的潤滑
11.關於尼龍繩聯軸器的註意事項
12.關於剪切銷式安全離合器的註意事項
13.分離迅速的場合不要采用油潤滑的摩擦盤式離合器
14.在高溫工作的情況下不宜采用多盤式摩擦離合器
15.離合器操縱環應安裝在與從動軸相聯的半離合器上
軸結構設計
1.盡量減小軸的截面突變處的應力集中
2.要減小軸在過盈配合處的應力集中
3.要註意軸上鍵槽引起的應力集中的影響
4.要減小過盈配合零件裝拆的困難
5.裝配起點不要成尖角,兩配合表面起點不要同時裝配
6.軸上零件的定位要采用軸肩或軸環
7.盲孔中裝入過盈配合軸應考慮排出空氣
8.合理布置軸上零件和改進結構以減小軸的受力
9.采用載荷分流以提高軸的強度和剛度
10.采用中央等距離驅動防止兩端扭轉變形差
11.改善軸的表面品質,提高軸的疲勞強度
12.軸上多鍵槽位置的設置要合理
13.空心軸的鍵槽下部壁厚不要太薄
14.軸上鍵槽要加工方便
15.在軸上鉆細長孔很困難
16.在旋轉軸上切制螺紋要有利於緊固螺母的防松
17.確保止動墊圈在軸上的正確安裝
18.保證軸與安裝零件的壓緊或預留間隙的尺寸差
19.要避免彈性卡圈承受軸向力
20.空心軸節省材料
21.不要使軸的工作頻率與其固有頻率相壹致或接近
22.高速軸的撓性聯軸器要盡量靠近軸承
23.避免軸的支承反力為零
24.不宜在大軸的軸端直接聯接小軸
25.軸頸表面要求有足夠硬度
滑動軸承結構設計
1.要使潤滑油能順利地進入摩擦表面
2.潤滑油應從非承載區引入軸承
3.不要使全環油槽開在軸承中部
4.剖分軸瓦的接縫處宜開油溝
5.要使油環給油充分可靠
6.加油孔不要被堵塞
7.不要形成潤滑油的不流動區
8.防止出現切斷油膜的銳邊或棱角
9.發生階梯磨損
10.不要使軸瓦的止推端面為線接觸
11.止推軸承與軸頸不宜全部接觸
12.重載大型機械的高速旋轉軸的起動需要高壓頂軸系統的軸承
13.承受重載荷或溫升較高的軸承不要把軸承座和軸瓦接觸表面中間挖空
14.不要發生軸瓦或襯套等不能裝拆的情況
15.要減少中間輪和懸臂軸的支承軸承產生的邊緣壓力
16.在軸承座孔不同心或在受載後軸線發生撓曲變形條件下要選擇自動調心滑動軸承
17.軸瓦和軸承座不允許有相對移動
18.要使雙金屬軸承中兩種金屬貼附牢靠
19.確保合理的運轉間隙
20.保證軸工作時熱膨脹所需要的間隙
21.考慮磨損後的間隙調整
22.在高速輕載條件下使用的圓柱形軸瓦要防止失穩
23.高速輕載條件下的軸承要選用抗振性好的軸承
24.含油軸承不宜用於高速或連續旋轉的用途
25.滑動軸承不宜和密封圈組合
26.在軸承蓋或上半箱體提升過程中不要使軸瓦脫落
滾動軸承軸系結構設計
1.考慮軸承拆卸的設計
2.軸承內圈圓角半徑和軸肩圓角半徑
3.壹對角接觸軸承的組合
4.角接觸軸承同向串聯組合
5.角接觸軸承不應與非調整間隙軸承成對組合
6.軸承組合要有利於載荷均勻分擔
7.保證由於溫度變化時軸的膨脹或收縮的需要
8.考慮內外圈的溫度變化和熱膨脹時圓錐滾子軸承的組合
9.要求軸向定位精度高的軸宜使用可調軸向間隙的軸承
10.遊輪、中間輪不宜用壹個滾動軸承支承
11.在兩機座孔不同心或在受載後軸線發生撓曲變形條件下使用的軸上要選擇具有調心性能的軸承
12.設計等徑軸的多支點軸承時要考慮中間軸承安裝的困難
13.不適用於高速旋轉的滾動軸承
14.要求支承剛性高的軸宜使用剛性高的軸承
15.滾動軸承不宜和滑動軸承聯合使用
16.用脂潤滑的滾子軸承和防塵、密封軸承容易發熱
17.避免填入過量的潤滑脂,不要形成潤滑脂流動盡頭
18.用脂潤滑的角接觸軸承安裝在立軸上時,要防止發生脂從下部脫離軸承
19.用脂潤滑時要避免油、脂混合
20.油潤滑時應註意的問題
21.軸承箱體形狀和剛性的影響
22.軸承座受力方向宜指向支承底面
23.機座上安裝軸承的各孔應力求簡化膛孔
24.對於內外圈不可分離的軸承在機座孔中的裝拆應方便
25.不宜采用軸向緊固的方法來防止軸承配合表面的蠕動
密封裝置結構設計
1.靜密封墊片之間不能裝導線
2.靜聯接表面應該有壹定的粗糙度
3.高壓容器密封的接觸面寬度應該小
4.用刃口密封時應加墊片
5.O形密封圈用於高壓密封時,要有保護圈
6.避免O形密封圈邊緣凸出被剪斷
7.當與密封接觸的軸中心位置經常變化時,不宜采用接觸式密封
8.正確使用皮圈密封
9.不宜靠螺紋旋轉壓蓋來壓緊密封的填料
10.填料較多時,填料孔深處壓緊不夠
11.要防止填料發
12.密封件的不同部位應分別供油
13.用油潤滑密封裝置時,要保持油面有壹定高度
14.當密封圈有缺口時,多層密封圈的缺口應錯開
油壓系統和管道結構設計
1.管道排列要便於拆裝和檢查
2.大直徑管的Y形接頭強度很差
3.要避免油壓管道中混入空氣
4.管道低處應註意排水
5.排出管道應避免因合流而互相幹擾
6.管道要通暢,合流時要避免擾動
7.避免因管道伸縮引起的應力
8.管道系統中要求經常操作、觀察的部位,應容易操作
9.管道的接頭不宜用左右螺紋
10.註意管道支承設計
11.拆裝管道時不宜移動設備
12.註意油壓、氣動設備的滯後現象
13.避免軟管受附加應力
14.軟管內介質壓力為脈沖變化時,軟管應固定
15.要考慮起動和停車時的供油
16.油泵的內裝溢流閥不應常用
17.冷卻水汙染會使冷卻能力降低
18.防止冷卻水管表面結露
在自學的同學可以加下老師的微信:HTJYCreo;免費獲取軟件,鈑金,曲面視頻各壹套。
(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分享,如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