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毛澤東的“三驍將”之壹,33歲在江西戰死,彭德懷:接妻女入京

毛澤東的“三驍將”之壹,33歲在江西戰死,彭德懷:接妻女入京

當聽到解放軍即將進軍湖南的時候,彭德懷那張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泛起了漣漪。 他想起了昔日好友、那個時常與他把酒言歡的好兄弟——黃公略。

黃公略與林彪、伍中豪並稱為井岡山時期,毛澤東的“三驍將”。

每每想起黃公略遺孀及女兒至今下落不明時,彭老總心裏就很不是滋味,他害怕國民黨會對革命遺屬殘忍報復,於是打電話讓侄兒彭起超過來,要求他:

“妳馬上簡裝乘車去武漢,找到黃克誠或者王首道,跟他們進長沙後,去湘鄉壹帶的黃公略老家,尋找他的妻子黃夫人和子女,找到他們後立即送往北京,就算沒找到也壹定要打聽到下落!”

接到命令的湖南地下黨組織幾經周轉與波折後,終於在香爐托找到了劉玉英母女,當聽到彭老總要接她們去北京時,劉玉英立刻說: “走,馬上就走”。

臨行前,劉玉英提出要回老屋壹趟,於是幾個人打著火把翻山來到老屋。 只見劉玉英急急忙忙跑到菜地裏,不壹會兒,她從菜地裏挖出壹個壇子來。

壇子裏面藏著幾封信和黃公略的照片,其中有壹封信是周恩來葉劍英於1939年寫來的,打開信件,“玉英妝次”四個筆挺有力的毛筆字,信中稱: 公略為了革命事業做出了犧牲,問她家裏邊有什麽困難,家裏是否安好等等。

短短的十幾行字,卻承載著黨和國家對烈士遺屬深切的關心與掛念。

1915年,為了實現自己報效國家的宏願,16歲的黃公略棄筆從戎參加了湘軍。在湘軍中他認識了同樣胸懷大誌的彭德懷。

二人壹拍即合,互訴衷腸,紛紛感慨相見恨晚。 從此彭德懷與黃公略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立下 “為萬世開太平” 的宏圖大誌。

黃公略逐漸意識到,如果繼續在湘軍待下去的話,恐怕自己會離心中的夙願越來越遠。於是,他與彭德懷相約,壹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

在為期壹年的學習生活後,黃公略返回湘軍。不久後,因其在與大軍閥趙恒惕的戰鬥中表現突出,被提拔為連長。

1926年7月,北伐軍攻破長沙,黃公略所在的湘軍第二師被國民革命軍收編,番號改為第八軍第壹師。

時任師政治部秘書長的段德昌在見到黃公略後,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於是身為***產黨員的段德昌成為了黃公略馬克思主義的啟蒙人。黃公略的思想覺悟在馬克思主義的熏陶下,有了極大的提高。

在戰鬥中,黃公略奮不顧身的英勇表現受到了嘉獎,不久後便升任少校團副。此時的黃公略覺得自己的軍事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於是在1926年年底他考上了黃埔軍校。

臨行前,彭德懷趕來為他踐行。當離別的船即將發動的時候,二人緊緊握住彼此的手不願松開,心裏有說不盡的話。

經過深思熟慮後,彭德懷將7月22日下午1時定為起義時間,並第壹時間秘密通知身在嘉義的黃公略。

接到通知後的黃公略火速著手起義計劃,期間再次被人發現,於是黃公略決定將起義時間提前至21日下午,擔心起義計劃暴露的黃公略,將所有企圖泄露起義計劃的反動分子殺死。

1930年,紅六軍成立,正式委任黃公略為軍長。隨後在黃公略率領下的紅六軍與紅四軍聯合作戰, 在水南、赤家山壹帶的戰鬥中,取得了驕人的戰果,殲滅金漢鼎部下1600多人,繳獲槍支2000余把。

隨後,黃公略將部隊化整為零,在贛南地區打起了遊擊戰。

值得壹提的是,由於紅六軍大多是由地方武裝組建而來,所以地方觀念非常嚴重。 戰士們大多是農民出身,嚴重缺乏有思想覺悟的指戰幹部,就連軍政委這個位置都空缺了很久。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黃公略也將紅六軍治理得井井有條。紅六軍在黃公略的積極引導下,成為了壹支紀律嚴明、戰鬥力極強的主力部隊。

隨著軍政委陳毅的到來,二人聯手,珠聯璧合。他們要求部隊關愛百姓、不拿群眾壹針壹線,做真正意義上的人民子弟兵。

在黃公略與陳毅的聯合治理下,贛西南紅區日益壯大。 到了1930年秋,受***產黨管轄的縣區達到了34個,縱橫大半個江西,人口更是高達400多萬。

後來毛澤東為黃公略賦詩 “贛水那邊紅壹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不難看出黃公略對建設革命根據地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

要知道,這可是毛主席第壹次在自己的作品中點名贊揚壹個人,由此可見毛主席對這位文韜武略的紅軍將領有多麽器重。

1930年6月,紅壹軍團成立,紅六軍被編入紅壹軍團轄制。 黃公略開始了在毛澤東、朱德的直接領導下工作、戰鬥。

8月,在文家市的戰鬥中,黃公略率主力部隊率先發起攻擊,搶先占領制高點。 隨後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下,將做困獸鬥的敵軍殲滅,取得了紅壹軍團成立以來的第壹場大勝利。

隨後,黃公略親自率領200名戰士,向著張輝瓚的指揮部奔襲而來,此時的敵人早已喪失了鬥誌,還沒反抗便全部繳械投降了。 黃公略將整個指揮所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張輝瓚。

考慮到敵強我弱的兵力對比,此時的張輝瓚壹定不會走太遠,於是黃公略吩咐下去,讓戰士們分散開四處找尋,最後在樹林中發現了躲在草叢裏的張輝瓚,將其俘虜。

面對敵人的全面潰敗,戰鬥欲望正盛的紅軍乘勝追擊,在龍岡、東韶戰鬥中將壹萬五千余敵軍全部殲滅,這壹戰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

此戰是中央紅軍自建立後以來取得最大戰果的壹次戰役。

得知黃公略犧牲的消息後,毛澤東、朱德等紅軍領袖悲痛欲絕。毛澤東甚至在黃公略的追悼會上悲嘆道:

廣東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

革命戰爭有功,遊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