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什麽意思
意思是:秋天的風吹過來,發出輕柔細微的聲音。形容環境比較冷清、淒涼。
秋風:秋天的風,秋季時自然形成的風,區別於春風,夏風,冬風。秋風引申義含有淒涼無依之意,常見於詩歌中。漢武帝劉徹《秋風辭》:“秋分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譯文:秋風刮起,白雲飛。草木枯黃,大雁向南歸去。
唐·杜甫《奉和嚴鄭公軍城早秋》:“秋風嫋嫋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譯文:秋風吹動著營帳外高高的軍旗左右搖擺,秋風裊裊動大旗,大將軍在營帳內拉開弓箭指向敵人的營地。
瑟瑟:形容風聲或其他輕微的聲音。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譯文: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壹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風瑟瑟。近現代·魯迅 《仿徨·祝福》:“雪花落在積得厚厚的雪褥上面,聽去似乎瑟瑟有聲。”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五:“倒黏子花中有細核,並嚼之瑟瑟有聲。”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夜叉國》:“母子方徊徨間,忽見布帆南動,其聲瑟瑟。”
擴展資料:
與“秋風瑟瑟”相近的詞語有:秋風蕭瑟、秋風颯颯。
1、秋風蕭瑟[qiū fēng xiāo sè]
出處:三國魏·曹操《觀滄海》
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譯文: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裏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湧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解釋:本意是形容風吹拂樹木發出的聲音,引申義含有冷落、淒涼、悲涼的氣氛。
2、秋風颯颯[qiū fēng sà sà]
出處:戰國時期·屈原《楚·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譯文:風吹颼颼落葉蕭蕭墜落,思念女神徒然煩惱橫生。 現代·楊朔?《黃河之水天上來》:“涼秋九月,康藏高原上西風颯颯,寒意十足。”
解釋:形容風吹動樹木枝葉發出的聲音。
百度百科-秋風瑟瑟
百度百科-秋風(漢語詞匯)
百度百科-瑟瑟(漢語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