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訣簡介
金橋訣,科儀法事中使用的掐指功訣,或曰「手訣」。其式左手二指中指伸直,無名指曲倒在下,大拇指壓定無名指,掐住小指二、三節之間,功能大致為象征「架橋渡人」。法師在煉度、破幽科儀中引導亡靈超出幽冥、登往仙界時多使用此訣,也可用來驅逐瘟疫,如《道法會元》卷二百三十二〈治殟疫法〉即有關於「金橋訣」的使用說明。「手訣」也稱法訣、鬥訣、神訣、掐訣、握訣、撚訣、捏訣,簡稱為訣,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在舉行醮儀時,有很多醮儀如拜表、拜鬥、大敕水、酌餞、宿啟、濟煉、小賑濟等,按正壹派的傳統規定必須使用手訣。會不會使用手訣,是鑒別正壹派道士功底深淺的主要標誌。手訣的基本成份是訣文,即在掌指上的某壹固定部位象征北鬥星、十二辰文、九宮八卦、二十八宿等,每掐該文,即象征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鬥、二十八宿等象征宇宙中天象的運行、造化的奧秘、空間的位置和時間的變換,故通過訣文,在手上形成了壹個濃縮的宇宙圖景,由訣文加上其余指掌聯結方式構成訣目,通常說的掐某訣即指某訣目。簡單的訣目只掐壹個訣文,復雜的訣目則要同時或依次掐多個訣文,有時還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間的交結,甚至雙手並用。
參考文獻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道法會元》,卷二百三十二,〈治殟疫法〉,見《道藏》,第28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