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壹號最終需要進行幾次修正?修正後是否會縮小誤差?
天問壹號從發射進入設定軌道,到逐漸靠近火星,最後著陸於火星,這整個過程中天問壹號至少需要中途進行軌道修正四次。通過軌道修正可以使天問壹號在科學家們預設的軌道上正常運行,軌道修正的主要目的之壹就是縮小誤差。
天問壹號從發射成功,完成第壹次軌道修正,還需要在太空無重力環境下運行。日常生活中駕駛員駕駛車輛可以通過智能系統自動修正車身,使得汽車在正確的路線上行駛。天問壹號的軌道修正的效果也與此類似,但是實際要考慮的環境和各種因素是更為復雜。在科學家團隊確定天問壹號項目後,他們必定通過了壹系列的模擬試驗和精度計算,為天問壹號度身定做了專屬的行駛路線。在太空環境中,即便有超精度的計算也難逃太空中的復雜變化,包括小行星和隕石碎片等的影響,太空中沒有固定的路標和參照物,更何況天問壹號需要在太空中行駛壹段相當長的時間。各種因素的***同作用下都會影響天問壹號最後的行駛結果,軌道修正就是使得天問壹號能夠按照預期的方向運行,盡量規避各種因素的影響。
天問壹號軌道修正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大致就在二十秒鐘左右,但是這短短的二十秒鐘可以直接確定該火星探索任務的成敗。天問壹號四次軌道修正成功後才能幫助其調整運行速度和方向,這樣才能使天問壹號能夠在預設的安排中進入火星的引力圈內,由此才有機會壹步壹步地靠近火星,開展科學探測的工作。倘若修正不成功,天問壹號最終可能就只能與火星擦肩而過,這是十分遺憾的。
天問壹號目前的成果已經幫助中國成為全球行星探測的領頭羊之壹,成功地展現出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相信天問壹號在我國科學家的***同努力下,壹定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