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小黑藥的功效

小黑藥的功效

小黑藥的功效:具有補肺止咳,滋腎養心之功效,用於勞嗽,虛咳,乏力,腎虛腰痛,頭昏,心悸。小黑藥,又名葉三七,是紅河州地道養生膳食。小黑藥燉雞、燉肉、蒸雞蛋在雲南紅河民間沿襲數百年,與食材融合後香味獨特,是紅河人款待上賓的原生鄉土美食和大病體虛的滋補良藥。

主治:

用於勞嗽,虛咳,乏力,腎虛腰痛,頭昏,心悸。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3000m的河邊雜木林下、山坡草地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相關配伍:

1、治體虛心悸:小黑藥30g,蟲草9g。蒸肉餅服。

2、治產後虛弱:小黑藥30g,白牛膝15g,當歸9g,熟地9g。燉豬腳吃。

3、治小兒疳積:小黑藥15g。蒸羊肝或雞肝服。(1-3方出自《曲靖專區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使用註意:

感冒及內有實熱者忌用。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幹。

擴展資料:

《中藥大辭典》:小黑藥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HēiYào

別名銅腳威靈仙、葉三七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川滇變豆菜的根。夏、秋采挖。

原形態川滇變豆菜,又名:昆明變豆菜。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無毛。根敷條,細長,稍彎曲,黑褐色。莖直立,圓柱形,有縱棱,稍有分枝。基生葉心臟三角形,掌狀3深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長2.5~5厘米,寬1.5~3厘米,有時3淺裂,先端銳尖,基部心形。

邊緣有尖鋸齒,中間裂片菱狀橢圓形,側裂片平展,斜卵形;葉柄長6~16厘米。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數個,條形;小總苞片約10個,條形;花梗多數;花小,白色。雙懸果倒卵形,長2毫米,具先端彎曲的皮刺。

本植物的全草(草本三角楓)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溪邊、陰濕的地方。分布雲南、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苦,溫。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小黑藥

百度百科——顯脈旋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