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殖人參
1、習性
喜寒冷、濕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幹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2、播種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裏米,寬126-133厘米,畦間作業道為2-2.66厘米。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後,覆土3-4厘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秋播在11月播種。
3、催芽
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隨即裝入催芽箱中,置於室內或室外適當場所催芽,註意經常檢查翻倒,控制好溫度和溫度播種,吉林撫松常於6月下旬播幹籽(上年采收幹藏種子)。
4、移栽
春栽4月中、下旬、宜於越冬芽萌發前栽完。秋栽10月中、下旬,宜於土壤封凍前栽完。
5、氣候間距
出苗前,應搭前檐高100-133厘米、後檐高66-100厘米棚遮蔭。隨起,隨栽,壹般按行株距(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搭棚分全蔭棚、又透棚、單透棚或雙透大棚等蔭棚種類,可根據氣候、土質及地勢條件選擇。
6、田間管理
畦面覆蓋,出苗後,蓋碎稻草或半腐熟落葉。松土除草,壹般每年進行3-5次,防止土壤板結,消除雜草病株,培土扶苗。追肥,開溝根側施有機肥。疏花摘蕾,留種田,開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產田,開花前全部摘蕾。
越冬防寒,封凍前畦面培土或覆蓋落葉,厚5-15厘米。參畦四財或風口處搭設防風障,以防凍害。?
擴展資料
人參、三七和西洋參中的主要有效化學成分是達馬烷型(dammarane type)四環三萜皂苷,另壹類如假人參、竹節參及其變種、姜狀三七和屏邊三七等主含齊墩果烷型(oleanane type)五環三萜皂苷,與葫蘆科、唇形科、木犀科等數十個科的成分相似。
人參原生長在針葉和闊葉林中,喜傾斜的山坡地,耐陰濕,喜有機質豐富而松軟、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斜射光照下生長特好,過於陰暗或光照強烈則生長不良。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pH4.95~5.95)為宜,人參在中國、朝鮮以及蘇聯遠東地區均有栽培。三七在中國雲南、廣西廣泛栽培。
人參屬植物是起源於地史第三紀古熱帶山區的“東亞-北美”分布的植物區系成分,屬的現代分布中心在中國西南部,計5種,而著名中藥人參則分布於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和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北美洲的人參屬植物由於第四紀冰川的覆蓋,而僅有西洋參和三葉參以北美東海岸山區作為避難所而殘存,與人參同樣已成為洲際間斷分布的古老的孑遺植物。
百度百科-人參屬
百度百科-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