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劉永行的人物成就

劉永行的人物成就

劉永行

山東非常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有著良好的投資環境,市場廣闊,資源豐富,山東人親切實在,這成了劉永行在山東不斷加大投資的重要原因。

1994年,劉永行同其他9位民營企業家壹起,發起了旨在扶貧項目開發的“光彩事業”倡議。進入山東12年來,劉永行的光彩事業項目照亮了山東9個地市。

12年間,劉永行在山東***投資了10個飼料廠和壹個電解鋁廠,還有壹個正在建設的碳素項目,為山東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永行在山東12年不間斷的投資與山東省工商聯原會長劉誌民有著很深的淵源。

劉永行進入山東擴張他的飼料版圖時,老會長劉誌民陪他跑遍了整個山東。甚至,很多項目都是由劉誌民考察後告訴劉永行,劉永行說“就這麽定了”。

兩人如此深的淵源,還要追溯到12年前。

劉誌民回憶說:1995年,全國工商聯在山東省煙臺市養馬島開會,他結識了同來參會的劉永行的弟弟劉永好。他邀請劉永好到山東各地走走看看,劉永好回去後將此情況告訴了劉永行。後來,希望集團產權明晰,壹分為四。山東這部分區域劃歸劉永行。

不久,對山東有著良好印象的劉永行就派了投資部兩個同誌赴山東考察項目,由時任山東省工商聯會長的劉誌民親自陪同。接到工作人員的電話匯報後,劉永行深受感動,他告訴工作人員“確定不下項目不要回來”。

由此,東方希望集團在山東的兩個項目同時簽約,即位於青島平度的青島希望飼料有限公司和位於濟南章丘的濟南希望飼料有限公司。

項目正式啟動後,兩個項目僅用100天就建成了。這也讓劉誌民感觸頗深:盡管當時的東方希望集團已經頗具實力,但他們還是如此艱苦創業。工作人員住的是臨時工棚,並且還透著風,但他們的工期依然很短,從這裏看到了壹個知名民營企業集團的管理及開拓能力。

由於正值飼料市場向好,加之東方希望集團產品競爭力強,其全部投資基本上在第二年就全部收回,當時利潤1000多萬元。

這裏還有壹個笑話。劉永行後來回憶說,有壹次,劉誌民陪同他跑完項目後到了曲阜,兩人壹起到孔廟去看了看,當時有壹只蜜蜂叮了他壹口。劉誌民和劉永行開玩笑說:“孔聖人在點化妳什麽?”劉永行後來壹直就說,當時孔聖人在點化他在山東多投資,會有很好的回報。

在山東兩個飼料項目成功後,劉誌民向劉永行建議說,妳應該到山東的貧困地區建廠,是不是可以到臨沂去?劉永行欣然應允。

在劉永行的委托下,劉誌民親自赴臨沂考察建飼料項目。不久,山東沂蒙希望飼料有限公司誕生。

其後,劉永行壹口氣在聊城冠縣、菏澤定陶、德州市德城區和慶雲縣等地建廠,這些地方均位於山東省的西、南部,經濟水平相對較差,而且投資地多在壹些欠發達縣的鄉鎮裏。

劉誌民回憶,由於當時去聊城冠縣的路不好,濟南到冠縣需要走壹個上午。但即使如此,這個項目依然克服重重困難在短期裏建成了。

在冠縣項目的成功投產,影響非常大,成了當地發展的重大推動力,支持並帶動了壹些企業前往當地投資。

中***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第壹副主席胡德平說:“劉永行是個發酵劑,對當地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

“山東省聊城市經濟發展這麽快,劉永行起了很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劉誌民說。

劉誌民補充說,後來的年產16萬噸的電解鋁項目投資達15億元,如此重大的光彩事業項目當時在全國是第壹個。

聊城的電解鋁項目即為山東信發希望鋁業有限公司,是東方希望集團與山東聊城茌平信發熱電集團***同投資建設的集熱電、電解鋁為壹體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公司位於山東茌平信發希望工業園區,工程總投資15億元,年產電解鋁16萬噸。同時配套310MW熱電機組。該項目是東方希望集團開拓第二主業的第壹步。

目前,劉永行在山東已經建成10個飼料廠和壹個電解鋁廠。在東方希望集團的飼料第壹主業裏,山東的飼料廠是最多的。截至目前,劉永行已經在山東投資幾十億元,項目分布在濟南、青島、德州、臨沂、聊城、菏澤、東營、煙臺等地投資,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劉永行有個經營理念是“三讓”:讓農民富裕、讓市民滿意、讓政府放心。這“三讓”在其投資的項目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劉誌民說,讓農民富裕是因為他生產的飼料質量好、成本低,為當地農民提供了畜牧生產的良好原料。並且,農民的玉米、麩皮、豆粕等農副產品還是飼料生產的主要原料,飼料廠向農民敞開收購,為農民創造了效益;讓市民滿意是因為他嚴格要求生產質量,市民可以放心吃上沒有飼料汙染的肉及肉制品;讓政府放心是因為他從不偷壹分錢的稅。僅在山東,劉永行壹年納稅就超過5億元,讓政府放心由此可見壹斑。

“在山東賺的錢,我壹分也不拿走,就地發展。”劉永行表示,“如果山東有好的適合我做的大項目,我隨時願意繼續投資。” 劉永行

飼料業壹直是劉永行的立家之本,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在這個產業上的規模擴張。

兩年前,東方希望和新希望的十年之約到期,雙方開始進入對方領地。劉永行投資1億元在四川成都新都建設的飼料廠正式開業。這個工廠的產能幾近全川飼料總產量的15%。未來東方希望的飼料廠建設將以長江以南為主,計劃投資發展50家飼料廠,其中四川建廠為5到8家。

與其四弟劉永好壹樣,東方希望的海外投資也從2001年開始起步。劉永行很快就在海外擁有了6家飼料公司:越南5家,每家投資均為300萬美元左右;新加坡1家,投資總額980萬美元。目前海外總投資2500萬美元左右。東方希望下壹步將繼續擴大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計劃在東南亞地區投資50家飼料廠。

劉氏兄弟的海外擴張跟國內飼料業逐漸衰落的背景有關。自1990年代以來,整個中國飼料行業面臨過度競爭的局面,上萬家飼料企業的利潤率逐年下降。國內飼料廠的平均利潤率在1%到3%。東方希望的利潤率也不例外,十幾年來呈邊際遞減:起初高達30%,1995年為20%,1998年跌至8%,最低點的時候跌落至5%。

劉永行的解釋是,整個行業的門檻過低,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但是劉永行對2007年的東方希望飼料銷售依舊滿意:“預計全年銷售增長率達到40%左右。”通過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東方希望的利潤率也可提高到5%~8%。

自2001年以來,整個希望集團就將研發重點轉向高端飼料——由各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按不同配方組成的預混合飼料,和國內三百多家外資飼料企業爭奪飼料市場1%的高端市場。同時,東方希望集團在1996年就開始研發飼料中技術含量很高的賴氨酸,並掌握了生產技術,在包頭建立了工業化生產的大型工廠。

其實劉永行早自1996年就看到了飼料業的不利前景。他壹直在尋找與其相關的第二主業。這其中也不乏多元化的投資,民生銀行、光大銀行、上海光明乳業等處皆有股份,但是壹概籠而統之地歸在東方新希望的“投資板塊”中。在劉永行的產業劃分中,東方新希望的產業為三塊:飼料行業、第二產業、投資板塊。

劉永行認為,第二產業必須與第壹產業飼料業相互呼應,形成產業集群。在這壹點上,臺灣商人王永慶是最好的榜樣。

他在去山西壹家鋁廠的考察過程中獲得了靈感。起初,他是聽說用便宜的晉煤發電搞電解鋁,成本很低。但當他看到那火力發電的白色蒸汽後,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利用投資地的能源發電生產電解鋁,而發電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可以生產飼料中重要的添加劑賴氨酸,而賴氨酸生產的廢料又可以生產飼料和復合肥料,從而形成“鋁電復合—電熱聯產—賴氨酸—飼料”產業鏈,而這樣的生產方式恰好就是當今提倡的循環經濟。

2002年,劉永行開始進入鋁電業,現在擁有3家鋁電企業,包括壹家氧化鋁企業。其中作為標桿工程的東方希望包頭稀土鋁業有限公司,總投資將達百億,2003年壹期工程投產。 與其四弟劉永好相比,劉永行的投資領域要小得多。前者在金融、房地產、飼料業的上下遊都頗有建樹。他甚至進入飼料行業的下遊養豬產業。2008年北京奧運會冷鮮豬肉及豬肉制品獨家供應商北京千喜鶴食品有限公司,新希望就占有其60%的股權。

事實上,多元化還是專業化的問題壹直困擾著國內眾多的企業。企業家們壹方面對國際競爭力之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專業化”的勸告頻頻點頭,但另壹方面又不由自主地實施非相關多元化戰略,失敗案例不勝枚舉。

但劉永行卻始終信奉穩健的投資策略。在房地產火爆的時候,有人建議他投資房地產,但他拒絕這樣做。他的解釋是:房地產掙錢太容易,不具有挑戰性。在壹本介紹劉氏兄弟發家史的《希望之路》的書中說,在1995年,東方希望也曾有過房地產投資,但是卻陷入了壹個投資陷阱。由此劉永行意識到自己的弱項是不擅長與官場打交道,在當時土地信息不透明的背景下,做房地產很多交易不透明,太危險,不適合自己做。

而在資本市場上,1999年股市紅火的時候,東方希望也曾用閑置資金進入壹級市場打新股,但是劉永行壹直不同意進入二級市場。他曾對媒體說:“如果我從二級市場上得到幾十個億,我會很害怕。”

他甚至拒絕上市。東方希望為什麽不上市,基本上每個采訪過劉永行的記者都會提出這個問題。劉永行解釋說,之前做飼料業的時候,因為不缺錢,所以無需融資。“過於寬松的資金容易讓人的頭腦膨脹,我們希望用錢最好緊壹點。”他說。

現在進入重工業,鋁電行業是壹個高投入的行業,毫無疑問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劉永行的解釋是:“因為重工業投入大,跨度大,風險大,盡管做了很充分的準備,我們不想用股民的錢去冒風險,甚至不想用銀行的錢去冒險。”

事實上的確如此,從1996年開始,劉永行就開始為當時還不明確的第二主業積累資金。到開始投資鋁電行業的時候,6年時間,他積累了幾十億的資金,在前期的鋁電行業投資中,東方希望用的基本都是自有資金。

劉永行還將自己推崇的豐田管理經驗運用到企業管理中,飼料行業建設壹個新工廠的標準時間是壹年左右,而東方希望的標準時間是3個月。“節下了九個月的時間,這九個月的折舊費、財務費、工資等都省了下來。這樣我們就縮短了虧損的時間,加速了現金流的速度,”他說,“實際上也是變相融資。”投資節省壹半,也相當於融資50%。

在包頭鋁電項目第壹期工程建設的時候,東方希望用了壹年時間,投入25億,建成25萬噸原鋁生產規模並投產,投資和建設周期都是國際通行標準的三分之壹。

但是恰恰是穩健的投資策略在關鍵時刻救了東方希望。在2004年東方希望鋁電產業剛投產之日,恰好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出臺之時,正因為投資用的全是自己的資金,東方希望才避免了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我們看似很‘保守’,但這種‘保守’幫助了我們。”劉永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但在壹些觀察者看來,劉永行大舉進入重工業其實異常激進。因為進入壹個既需要高投入又受政策制約和存在壟斷者的行業,意味著未來有不可預知的風險。

但劉永行認為,現在做企業不僅僅是財富的積累。“通過大產業,才能把我們的潛能極大地發揮出來。”他說,“幫助團隊成長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壹。”

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企業為中心,壹直處於拼命狀態。在創業初期,為了賣掉雞苗,劉永行曾經沿街叫賣,使得整個家族渡過難關,但是自己幼時受傷的右腿因為使用過度失去根治的可能,甚至有壹段時間出現了幻聽,耳朵裏總是壹片嘰嘰喳喳的小雞叫聲。

這位億萬富翁對企業的迷戀曾經壹度讓妻子十分不滿,在《我與永行》日記集中,這位妻子抱怨說,“我聽到工廠產品供不應求就異常難受,巴不得產品賣不出去,我不希望丈夫這樣拼命幹事業。”但是後來她的思想又有了轉變,在另壹篇文中,她說:“真正追求事業的丈夫是值得妻子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