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是什麽字體
楷書是正楷字體。
正楷體就是楷體。也叫正楷、楷書、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
如今壹般所說的楷書,是從漢隸逐漸演變而來的,按照時期劃分,可分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體,它可以說是壹種從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書體,鐘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承漢隸之余韻,啟唐楷之先聲。”
魏碑經常帶有隸書的寫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書性質還不成熟,但正因為這種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齊放的場面,意態奇異,形成了壹種獨特的美,康有為評價有“魏碑十美”。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相關信息:
晉王羲之說:“夫欲書者,先幹研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然後作字。若平直狀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化耳。”
此論闡明了字與書的關系,盡管兩者卻都依托中國漢字為基礎而書寫和創造,但兩者是不能混的。兩者的用途不同。正楷字是為了交際,而楷書是為了欣賞。兩者的特點不同。前者註意求同性,其點畫結構要求穩定、規範。
而後者則註重求異性,其點畫結構講究變化,講究方法技巧、藝術現象、美學原理和文化淵源等。如楷書中的“顏體、歐體、柳體、瘦金體”等。各自體現的美感不同。正楷字是朝著使用美的趨勢而發展,楷書則是朝著藝術美的趨勢而表達。
並經過感情之動態而弛思造化,沖破“法”而獲得“意”,以抒發自己的感情,使字的氣勢風神表現出藝術的美和魅力,給人以熏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