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風速的儀器叫什麽
風速計通常分為葉片式(風式)和風杯式。氣象站用的是風杯,壹般安裝在離地面10米高的桿子上,四周要開闊。根據壹定時間內空氣杯的旋轉速度,可以計算出平均速度。風速計的基本原理是將壹根細金屬絲放入流體中,用電流加熱金屬絲,使其溫度高於流體的溫度,故稱“熱線”。當流體在垂直方向流過導線時,會帶走導線的壹部分熱量,使導線溫度下降。根據強制對流換熱理論,可以推導出熱線損失的熱量Q與流體速度V之間的關系。標準熱線探針由兩個支架和壹根短細導線組成。金屬絲通常由熔點高、延展性好的金屬制成,如鉑、銠、鎢等。常用的線材直徑5μm,長度2mm;最小的探頭直徑只有1μm,長度只有0.2mm。根據用途不同,熱線探頭還制成雙線、三線、斜線、V形、X形。為了增加強度,有時用金屬薄膜代替金屬絲。通常,在熱絕緣基底上噴塗壹層薄金屬膜,稱為熱膜探頭。熱線探針在使用前必須校準。靜態標定在專門的標準風洞中進行,測量流速與輸出電壓的關系,繪制標準曲線;在已知的脈動流場中進行動態校準,或者在風速計的加熱電路中加入脈動電信號,以檢查熱線風速計的頻率響應。如果頻率響應不好,可以用相應的補償電路來改善。從0到100米/秒的測速範圍可分為三段:低速:0到5米/秒;中速:5至40m/s;高速:40到100米/秒,風速計熱敏探頭用於0到5米/秒的精確測量;風速表的轉輪探針在測量5至40m/s的速度時效果最好;使用皮托管可以在高速範圍內獲得最佳結果。正確選擇風速計速度探頭的另壹個標準是溫度。通常,風速計的熱傳感器的溫度約為+-70C。專用風速計的輪式探頭可以達到350攝氏度。皮托管在+350攝氏度以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