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除掉了中國留學生,為什麽美國教授充滿“怨氣”
作者:唐納德川普
這幾天網上壹封所謂哲學教授袁勁梅寫給中國學生的信突然席卷網絡,然而內容壹看就是濃濃的讀者風,讓我不禁警覺起來。經過仔細研究這個人的背景,信件來源以及文章內容,發現這完全就是為了炒作發的壹封信。
人物介紹 袁勁梅是壹位來自美國的哲學教授。她現在是美國克瑞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的終身教授,曾任美國哲學協會“亞洲哲學和亞洲哲學家委員會”委員。近年來,她在海內外發表大量散文、詩歌、小說及哲學論文,作品曾獲“聯合文學獎新人獎”等多種獎項。
先說壹下這個所謂的克瑞盾大學。這個學校在芝加哥附近不遠,巴菲特老家NEBRASKA。學校具體怎麽樣,據說PREMED不錯,其他的很壹般,但是具體什麽情況沒上過我也不多說。不過有趣的是此學校的中文翻譯與圍城裏的克萊登大學有幾分相似。曾任美國哲學協會“亞洲哲學和亞洲哲學家委員會”委員,聽起來名頭非常響亮,Committe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Philosophers & Philosophies,其實就是個哲學研究者互幫互助組織,袁在2007-2008當了壹年的委員會委員,但是在美國呆過壹段時間的人就明白所謂委員會Committee基本在美國是爛大街的,到處都是,包括這個所謂的委員會在內。袁主要負責EASTERN DIVISION MEETINGS,即為東部見面會,有且只有壹次兩次,她本人沒有參加。此信息公開在/sites/www.apaonline.org/resource/resmgr/Asian_Reports/2008_Asians.pdf
克瑞頓大學近日開除了壹位來自中國的研究生,而袁勁梅教授本人正是這位研究生的導師。她觀察到中美大學教育的差別,同時鄭重地給這位被開除的留學生寫了壹封信,坦誠地表達了她本人的觀點。
這點就非常有問題了。這個文章首先發表在雨花雜誌社2017年第七期上面。這不很搞笑嗎?自稱是給學生寫了壹封信,私人信件,結果發表到壹個雜誌社上,雜誌社編輯發出來的時候特意說了為保護學生隱私把姓名抹去,這句話換句話說就是袁勁梅投稿的時候壓根就是指名道姓說這個學生了。寫公開信這種程度,誰先說誰先占便宜,事情到底怎麽樣,師生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妳捅到中國的雜誌社上發公開信,朋友圈網絡上壹發酵,學生辯解的機會都沒有,而自己瞬間占領輿論。
“在美國,或在C 大,遍地都是西方文化,加開壹點中國文化研究項目,很不容易,全是教授自願作出的無償貢獻。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我用同壹個標準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我希望每壹個作品都是傑出作品。妳被取消學籍,第十壹個作品報廢。妳沒達到標準,是我和妳的***同失敗。”
這不搞笑來的嗎,學生是老師的作品嗎?妳自己說的話自己打自己臉?按妳自己的標準看不是壹起尋找真理的同路人嗎?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跟妳繞過彎子,也沒有改變過對妳的要求。妳失敗的原因,有些是妳自己的責任,有些是那些把妳教成這種樣子的教育模式和社會環境的責任,有些是我的責任。”
好了,馬上要開始噴中國了。
“妳想要的是到美國來見識壹圈,和教授搞好關系,使壹些點子,讓教授按著妳的設計,給妳壹些作業,妳輕輕松松得到壹個學位;再靠這個學位,說自己成為學者了,然後在中國或美國找個掙錢多又體面的工作。妳說妳將來想在大學當教授,妳還對我說過不止壹次,妳必須得到這個學位。我懂這個學位對妳的重要性。”
這想法有什麽毛病?
“在學術領域,妳必須不為任何利益撒謊,只說真話,且對自己說的每壹句話負責任;妳必須腳踏實地,壹步壹步去尋找未知,沒有捷徑可走;妳還必須知道自己的局限和無知,把妳個人的角度和判斷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這樣,妳才能開始做學問。”
袁勁梅開始裝逼了學術逼,搞得好像除了讀書做學問,別的都是垃圾,典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PHD和學術只是世界上眾多行業中的壹個,別的行業哪壹個優秀佼佼者不要腳踏實地?
"講妳的責任,其實是我對妳的最後評價。或,是我給妳的解釋——為什麽妳不適合做學問。妳可以成為壹個很好的商人、公司老板或其他什麽職業人士。搞學術,和經商或當清潔工,沒有職業高下的不同,但明顯有職業要求的不同。做學問,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我前面說的誤區,與其說是學術上的,不如說是如何做人上的。"
同上,做生意就不要做人?運動員就不要做人?牛頓人品可是壹般,學問罕有敵手,妳怎麽說?
“做學問的人,要對自己說的每壹句話負責任。如果妳不能,或不想負這個責任,妳別走這條路。我不培養產品推銷商(不會),也不培養嘩眾取寵的網絡編輯(沒能力)。”
姐們問題是妳已經在網絡推銷了。
“妳自己要承擔的責任,還包括妳的人格分裂。這壹點,不能全怪妳,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結果,這也是我最後要講的妳的社會背景的責任。妳是我見過的最自相矛盾的學生。當我想到妳的社會背景,我對妳的人格分裂抱有同情。但是,我還得指出,這是病態。妳應該盡快找心理學家幫助,治好這個毛病。做學問的人,必須裏外壹致,言行壹致。”
到底是誰人格分裂要看醫生?妳說的畸形教育和社會背景是什麽意思?妳是說中國畸形教育社會背景有問題妳們美國就沒有這種學生嗎?不見得吧,我在美國十年見得美國人抄襲作弊多了去了,心理脆弱的比中國多得多,哪裏畸形?把人打上人格分裂的標簽,意欲何為?
多說壹點。原文中說的抄襲的確是不對。耍小聰明也在哪個領域都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沒什麽可說的。
但是師徒關系到這樣,說是學生人格分裂,難道不考慮壹下自己方法也有問題嗎?那C和I之前或者之後,也不考慮下是不是學生後來發現對這個不感興趣了?克萊登大學研究生基本上是全獎,涉及到錢的問題誰對誰錯多不好說。
而且這個袁勁梅實在是太裝逼了,要真想幫助學生,妳把信發出來給媒體,還要靠媒體把名字隱去,妳這是想透過自己的話語權坑人吧?公開泄憤就公開泄憤,高舉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旗幟毀對方,主觀不論,客觀上就是無恥。
先起個唬人的標題,又是美國教授又是留學生,騙到吃瓜群眾的信任,然後開頭扯壹下水分十足的名銜介紹,讓人覺得非常權威,中間強調做人如何如何之類的怎麽說都對的道理,最後溫婉攻擊中國的教育模式和社會環境,朋友圈煽動轉載網絡上傳播,跟以前的*河蟹*套路文章沒啥區別,都屬於攻擊別人為手段擡升自己。
作者:尚書右丞
鏈接:/question/62925367/answer/2191260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徐白 學好火球術,成為優秀的魔法師
寫出這種文章的人,要不就是聖人,要不就是大奸大惡。
如果真有教授像信中所說這般如此認真的對待學術,我相信她會是壹個品德非常高尚的人。而如此認真之人,在學術上的成就也定然不會太低。所以這份信真假,只要看看這個導師為人的品行如何,以及她的學術成就如何,就能下個判斷。
當然有人會說不能因人廢言,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本身這就是說理弘揚道德品德的文章,非常依賴於講理者個人的言行和經歷。妳踐行過了,證明了妳宣傳的道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拿出來要求指責別人,大家都會服氣。否則就是空口說白話,純粹的瞎逼逼而已。
大奸大惡我見得多了,聖人還真沒見過。我還是挺期待後面的發展的。能爆出作者是壹個大奸大惡之徒固然解氣,不過能出壹個聖人也是很好的事情。
作者:徐白
鏈接:/question/62925367/answer/2191260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信讀完,我沒有體會到上面各位答主所提到的反思、羞愧、自省。可能是大家的思想境界太高,我還無法企及。
我看到的是壹個趾高氣昂地站在大眾認為正義的制高點上賣弄自己價值觀的人。她的字裏行間充滿著不予置喙的語氣,用這種傲慢將自己包裝成壹個道德上毫無缺陷的人,然而事實如何呢。
“我就不該錄取妳”,這句話說出來仿佛有天大的冤屈,我且不談有教無類這種育人者應該具有的品質,單憑她可以說學生精神分裂這點來看,這種品質對她來說要求太高了,不是壹個心胸狹隘者可以企及的境界。
教授這個名號似乎是壹個光環,任何人在這個光環下說的話都會得到更多人的信服。更何況在這種被討伐者沒有渠道發聲的情況下(姑且認為真的有這個人存在),她說的話在觀眾眼中就是唯壹的事實。然而實際上,教授不過是壹個title,證明他在他的專業領域有壹定建樹。但這並不代表他的人格就比妳我高尚、正直,他的話就比壹般人更可信。更何況這麽壹個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的所謂哲學教授。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壹場精心策劃的包裝,這封公開信憑借其本身的話題性和或有心或無心的各類媒體推波助瀾,已經膨脹到很大的規模。同時各類壹邊倒的輿論更是令人懷疑。其實換個角度看這封信,雖然信中通篇使用的第二人稱,但妳仔細想想,這真的像是寫給學生的嗎。
本來我對這類話題毫無興趣,It doesn't make sense. 我也不反感炒作,只是她的論調實在令人不快。如果這件事真實存在,我只能說這種調集輿論力量集火壹個沒有反抗能力的人的行為為人所不齒;如果這個學生從壹開始就不存在,這封信就是對她自己最大的諷刺。
其實話題發酵到這壹步,這個學生存在與否已經不重要了。
作者:王秀明
鏈接:/question/62925367/answers/created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