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遜控制公司的發展歷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日益加快,智能建築在中國的廣闊土地上迅速崛起。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智能建築壹半都在中國,這是壹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市場。率先將智能建築和弱電總承包介紹給中國的,是約翰遜控制自控;承接中國智能建築工程最多的,也是約翰遜控制;目前樓宇自動化管理領域技術水平最高的,還是約翰遜控制。約翰遜控制已經逐步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
約翰遜控制在80年代初就進入了中國市場的。其代表工程有: 北京發展大廈樓宇自控系統;建築面積達18.5萬平方米,目前華東地區建築面積最大的上海商城; 中國弱電系統功能最全的上海證券大廈;華南地區最早的高層智能建築廣東國際大廈; 華南地區最高建築物,具有全智能化、網絡化消防自動報警與控制系統的廣州中天廣場;中國最大的智能建築群,建築面積達28萬平方米的北京恒基中心; 湖南長沙平和堂商業廣場樓宇自動控制系統,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
十八年來,約翰遜控制努力將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大廈技術介紹給中國,並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而取得成功。約翰遜控制國際公司在香港設立了亞太區的總部,並在中國內地先後開設了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家分公司,及廣州、武漢、成都等十幾家辦事處和代理。1996年,約翰遜控制在中國的營業額達到3億元。
北京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具有人才與信息的優勢,約翰遜控制公司在北京設立分公司不僅與中國的技術人才及政府部門加強了合作,同時也以北京為窗口,迅速向全國各地輻射。
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的龍頭,其建設速度居全國之冠。尤其是浦東開發和浦西改造,使智能建築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約翰遜控制正是看準了這壹點,在上海及時開設分公司,以求立足上海,輻射華東,將最新的技術和最好的服務應用於中國的現代化建築。
深圳毗鄰香港,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中國智能建築發展的排頭兵。約翰遜控制國際公司最早將世界智能建築先進技術應用於中國的深圳,並逐漸建立起能快速、全面搞好銷售,並為中國各大工程進行技術服務與培訓工作的中心。
近年來,約翰遜控制公司為積極開拓中國市場,全方位適應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確立了大力進軍中國市場和努力本地化的原則。采取了系統設計符合中國特點、軟件界面全漢化、集中大量在亞洲有豐富工程經驗的骨幹介紹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極推行本地化政策等壹系列措施。約翰遜控制的先進技術、工程經驗和完善服務受到了中國市場的歡迎,其智能消防自動報警探頭的銷售量居中國之冠。
約翰遜控制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有三個原因,這也是約翰遜控制公司在中國市場發展的三個支柱。第壹:產品自給,有質量保證;第二:技術力量雄厚,技術隊伍有外籍員工,也有本地的員工,在北京和上海各有100人的工程師隊伍,深圳有工程師60人,全國其它各地也有足夠的技術力量支持工程的完成;第三:約翰遜控制公司非常重視滿足客戶的需求。對客戶有長遠的意願,保證系統開通,有良好的售後服務。這三點正是中國市場客戶所需要的。
目前,約翰遜控制公司除了對已簽約工程進行認真設計和施工外,也正積極參與中國多項工程的投標,並努力加強與中國的 “智能建築”等學術團體和建築同行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協助設計院的設計。相信,隨著進壹步開拓中國市場和與中國各方的合作,約翰遜控制公司將進壹步推動中國智能建築技術的發展,並在建築物的能源節約、環境控制與設備自動化管理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Exceeding Your Expectation”(“超越您的期望”)是約翰遜控制公司的口號。約翰遜控制公司提供最好的服務和最優的產品,使產品與系統的性能超出您的期望,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永遠努力的方向。
約翰遜控制有限公司已經在中國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市場占有率和經營總額均居同行業榜首,約翰遜控制公司將為中國智能建築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約翰遜控制公司的前身是中學教師沃倫·塞繆爾·約翰遜與旅館業老板威廉·普蘭金頓於1883年創辦的密爾沃基電器公司,專門生產沃倫·約翰遜教授發明並獲得專利的約翰遜電子溫控系統。1885年,公司改組為約翰遜電器服務公司,由普蘭多頓擔任總裁,約翰遜副總裁兼財務長,與此同時,約翰遜則繼續從事發明活動,先後發明了枝型吊燈、無簧門鎖、防紮輪胎、溫度計和向旅客列車供應汽暖的軟管系統等,其中,1895年發明的塔鐘使公司聲名大振。1901年,公司董事會推舉約翰遜為公司總裁。1902年又將公司更名為約翰遜服務公司。到1911年約翰遜去世時,他已經擁有50多項專利,大多數是與公司發展有關的。
1912年,哈裏·W·埃利斯就任總裁,決定集中精力發展電力控制業務,並將所有其它業務全部賣掉,改進了密爾沃基工廠的效率,引進了現代會計制度,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8個分支機構,20年代的建築繁榮使公司業務迅速擴張,1928年公司所獲新合同價值400萬美元。30年代大危機期間,適應當時的經濟形勢,公司開發出了經濟型自動控溫系統,美國卷入二戰之後,公司作為軍用物資生產企業,開始為國防設施安裝濕度-溫度控制系統,並生產防濕檢測器,用於檢測軍事設施、軍艦、登陸駁船用防空氣球是否漏氣。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民用建築市場的繁榮,公司業務再次興旺起來,空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到1949年,公司年銷售額達到1000萬美元。
從60 年代初起,公司開始同時在國際國內市場擴張,建立了更多的跨國經營機構,並於1960年成立了國際分部,1961年成立了負責軍事合同的系統工程和建設分部(為空軍57個Titam II發射設施和大多數其它導彈項目提供裝備,國家宇航局也從公司訂購阿波羅登月用導彈控制儀器)。
為了適應計算機發展所帶來的重大變化,並改進其室內電子設施的功能,公司於1963年購入費施巴克和穆爾公司的電子分部,1968年公司購入具有50年歷史的潘恩控制公司,使公司年銷售額增長20%左右,達到1.55億美元。到1977年,它已經控制了市場總額為6億美元的商用建築控制系統市場的35%左右,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114個分支機構,300個服務中心,公司年銷售額將近5億美元。與此同時,為了擴大公司的市場基礎,公司又在1978年兼並了美國最大的汽車電池制造商――全球統壹公司,從而使公司年銷售額成倍增加,達到10億美元以上。
進入80年代,公司險除繼續發展傳統業務外,還率先開發智能建築,並壹直居領先地位。1989年中,公司又買入泛美世界服務公司。90年代以來,公司的規模進壹步擴展。踏著新世紀的健步,公司正朝著新的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