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中國的第壹支海軍陸戰隊建於何時?

中國的第壹支海軍陸戰隊建於何時?

中國的海軍陸戰隊歷史上可分為兩個時期:

壹、中華民國時期的海軍陸戰隊:

近代海軍陸戰隊產生於清朝末年。1910年,清朝在山東煙臺組建了海軍警衛隊。成為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雛形(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陸戰隊)

中國在辛亥革命時,廣東革命軍曾組建海軍陸戰隊。1914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福建組建海軍陸戰隊。1914年12月,裁撤海軍衛隊編為海軍陸戰隊步兵兩個營,直屬海軍部,分別駐防北京、上海、馬尾,擔負警衛任務,此為陸戰隊之始。民國11(1922)年10月,海軍部委第二艦隊司令部副官楊砥中為陸戰隊統帶,率原駐北京、上海護廠的陸戰隊3個連進駐馬尾,並馬尾護廠之兩個連,又招募新兵,加編步兵1個營及炮兵、工兵、機槍、迫擊炮各1個連,分別駐馬尾、長門壹帶。翌年6年,在此基礎上擴編為陸戰隊第壹混成旅,楊砥中為旅長,轄2團1炮營,駐防福清、長樂、連江、平潭等縣。

1924年混成旅改為3團制,加編特別步兵團,轄機槍、迫擊炮、手槍營。炮兵營也改為3連制(1連野炮、2連山炮)。是年3月,又將福州陸軍第壹獨立團改編為第壹混成旅步兵獨立團,分駐莆田、仙遊。

1927年8月,第壹混成旅步兵第3團擴編為陸戰隊步兵第1旅,所遺第3團由新編獨立團補之。1928年2月,以陸戰隊步兵第1旅為基礎改編為海軍陸戰隊第2混成旅,林壽國為旅長,下轄步兵團3,炮兵營1,駐莆田、仙遊、涵江壹帶。同年11月,奉令編遣裁減兵額,陸戰隊兩混成旅,縮編為陸戰隊第1、第2獨立旅。

1933年4月,陸戰隊兩旅編制確定:每旅轄步兵團2、炮兵連1、特務排1、無線電臺1;每團轄步兵營3、迫擊炮連1、通信兵排1、無線電臺1;每營轄步兵連3、機關槍連1。至1934年在福建的兩獨立旅,***轄4個團,官兵約5000人。同年5月,兩獨立旅互易番號,以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兼任第2獨立旅旅長,林秉周調任第1獨立旅旅長,並率部赴江西,接防南潯路。1937年抗戰爆發,11月調第2獨立旅第3團赴浙江。1935年陸戰隊第1獨立旅被改編為陸軍,在閩僅剩第2獨立旅直屬炮兵連及步兵第4團,仍駐馬尾、長門地區。1946年第4團亦改為陸軍。

二、中華人民***和國時期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

中國海軍陸戰隊自1953年組建陸戰第1團,1980年5月成立陸戰第1旅以來,目前已發展成由兩棲偵察兵、陸戰步兵、裝甲坦克兵、炮兵、導彈兵、空降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諸兵種合成的能快速反應的兩棲作戰力量。

1953年,為了解放東南沿海島嶼,華東軍區以陸軍1個步兵團和2個步兵營為基礎,組建了海軍陸戰第1團。1954年12月9日,在陸戰第1團和和水陸坦克教導團的基礎上,合並華東軍區水兵師師部及所屬水兵第2團,組建了第壹個海軍陸戰師。朝鮮戰爭結束後,部份援朝部隊被撥入陸戰隊,其兵力曾壹度高達8個師11萬人。1957年1月,中央軍委調整全軍組織編制,海軍陸戰師被撤消。

1980年5月5日,經過數十年的醞釀,中國海軍陸戰隊終於在五指山腳下的龍州河畔正式宣告成立。它意味著擁有300多萬平方公裏寬廣海域、6000多個星羅棋布的島嶼的中國,從此擁有了與之相匹配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

據西方公布的數據,中國海軍陸戰隊的總兵力應在3.5萬至4.5萬人之間,規模僅次於美國。中國海軍陸戰隊的作戰組織訓練模式和戰鬥能力不斷增強,新式武器裝備和運輸船舶的能力還在提高。預計不久的將來,海軍陸戰隊將更加強大,成為叱咤於海洋和陸地之中的鋼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