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格鬥比賽K1、UFC、PRIDE三種比賽的來歷跟規則是怎樣的?

格鬥比賽K1、UFC、PRIDE三種比賽的來歷跟規則是怎樣的?

K-1是國際性站立式格鬥賽事品牌,K為Kungfu功夫, Karate空手道,Kickboxing踢拳擊等項目第壹個字母的簡寫,這些項目均為壹定規則下的搏擊項目,1為第壹、頂級之意,合在壹起的含意為頂級搏擊大賽。1993年由日本正道會館館長石井和義創辦,2012年1月被香港K-1 Global Holdings 公司全盤收購。

規則:

第1條

比賽場地為7.2X7.2平方米,圍繩4根的拳臺

第2條

選手須戴舉辦者提供的合乎規定的拳套,須戴護襠、護齒。不可戴護足、護脛、護膝。不可戴隱形眼鏡出場。各級別使用拳套規定如下:

蠅量級 50.80kg以下 6oz(安士)

雛量級 53.50kg以下 6oz

羽量級 57.15kg以下 6oz

輕量級 61.23kg以下 8oz

輕中量級66.68kg以下 8oz

中量級 72.57kg以下 8oz

重中量級76.20kg以下 10oz

次重量級79.38kg以下 10oz

輕重量級86.18kg以下 10oz

重量級 86.18kg以上 10oz

第3條

比賽方法如下:

1.比賽在原則上

a、單場賽為每回合3分鐘,***5回合,或3分3回合

b、淘汰賽3分3回合,也有3分5回合的。考慮到選手的安全,壹日總回合數不能超過15回合

2.在擊倒時主裁判讀秒過程中,到了壹回合結束時間的時候,按以下處理:

a、除最終回合外,即使計時員作出回合結束的信號,裁判仍須繼續讀秒,讀秒到10判為KO

b、最終回合時,即使讀秒正在進行,計時員作出回合結束信號,比賽即告結束(僅限最終回合)

第4條

比賽的得分,在符合下列項目的基準上作評價、計算:

1.確認為通過拳、腳等有效技作出的準確、有效的打擊,根據有否作出相應傷害來判定

2.記分優先順序為:

a、擊倒次數

b、有否給予對手傷害

c、Clean Hit次數

d、根據進攻積極性計算分數,通常優勢方可得從劣勢方扣除的10分

第5條

比賽判定分類如下:

1.判定 在不能由擊倒、技術擊倒、失格(喪失

K-1比賽場地

比賽資格)決定勝負的情況下,取決於3名評判的判定。最終回合結束後集計各評判的給分,得分多的壹方獲勝,或由2名以上評判同意而決定勝負。除此之外判和局

2.和局

a、不能根據評判記分標準來決定勝負的情況

b、兩著同時倒地,讀秒到9仍不能起身的情況

3.擊倒

a、倒地後10秒之內不能起身的情況

b、10秒之內雖能起身,但被判斷為無鬥誌的情況

c、1回合中3次被擊倒(淘汰賽中,除決勝戰外為2次)的情況

4.技術擊倒

a、因為(由雙方無意而偶然引起的)負傷,而被主裁判判定為不能繼續比賽的情況。但應按第12條

b、比賽中助手投入毛巾的情況。若裁判未註意到此舉,監察員可作出比賽結束的信號

c、裁判終止:主裁判判斷壹方選手優勢明顯,而劣勢方情況危險的情況

d、醫生終止:大會醫生判斷壹方選手負傷,或因受嚴重傷害而不能繼續比賽的情況。尤其是選手受重擊倒地的情況,大會醫生通過協商可作出回合結束的信號

5.無效的比賽

a 、雙方選手均違反規定的比賽、假比賽或被判定為放水的比賽

b、雖經主裁判壹再提醒、警告仍不能積極戰鬥,而被主裁判宣告雙方均失格的情況

c、單場賽中,選手因雙方無意引起的負傷而導致比賽不能繼續,且比賽回合未成立的情況(按第12條第3項1)

第6條

延長戰(僅限淘汰賽):根據第5條第2項判定為和局時,若在淘汰賽中,由於必須決定勝利者,須進行延長戰

1.淘汰賽通常為3分3回合(或5回合),3(或5)回合結束時賽果為和局時,進行3分鐘的延長戰1回合,再行裁決

2.當第4(或第6)回合的延長戰仍為和局時,則進行最後1回合3分鐘的延長戰。若此回合仍為和局,則考慮從第壹回合開始的全過程作計分,縱使只有細微差別亦可據之判別勝負

第7條

有效技:比賽中,下列技巧為有效技:

拳法:直拳、勾拳、上擊拳、反背拳

腳法:前踢、低掃踢、中掃踢、高掃踢、側踢、後踢、內股(對大腿內側的)踢、飛踢、膝撞

但關於反背拳,由如下限制:

1.僅限於手套的手腕折曲部分以上為有效打擊部位

2.比賽過程中偶然發生有效打擊部位以外擊中對手致其負傷的情況,適用第12條第3項

第8條

犯規技

1.比賽中下列技巧判為犯規。裁判對犯規可予以提醒、警告及扣分。在最初的提醒,積累2次算壹次警告,以後即直接給予警告。每警告2次即扣1分,1回合中扣3分即失格。但關於犯規行為,由評判員判斷為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時,不適用此條

a、頭撞攻擊

b、肘擊

c、攻擊下陰(關於膝撞和拳擊,對腰帶線以下部分的攻擊判為Low Blow犯規)

d、使用摔角、柔道之類的投技、關節技

e、指插、扼頸及咬人

f、攻擊倒地或起身中的對手

g、主裁判命令分開時仍攻擊對手

K-1

h、抓住圍繩作攻擊或防禦

i、對對手或主裁判說侮辱性的,或攻擊性的話

j、用拳攻擊後腦(後腦指頭的正後方,側面和耳朵周圍不算後腦)

k、故意使對手跌落拳臺外

l、自己走到拳臺外

2.評判團認為情節惡劣的,可即時給予扣分

3.壹再低頭沖入對手懷中的行為,因易引起撞擊(Butting--拳擊中指雙方選手頭互撞),應對其予以提醒。若因撞擊而導致某壹方選手流血,即使屬偶然,亦對另壹方扣1分。裁判判定屬故意的時候扣2分。在雙方均流血的時候作為抵消,不進行扣分

4.屢次作出沒有伴隨攻擊的抱腿及摟抱,判為消極,可予扣分

5.選手鮮於作迎擊、還擊之類攻擊的,判為消極,也可予以提醒及扣分

6.抱對手的腿不算犯規,抱腿作出的攻擊,僅限於拳擊或腳踢壹次判為有效。但抱腿作出連續攻擊則為犯規。對抱腿而不作任何攻擊的膠著狀態,裁判應命令分開。抱腿投技屬犯規

第9條

失格:遇以下情況,選手喪失比賽資格

1.故意犯規,由主裁判宣告失格

2.比賽中不服從評判員指示

3.比賽遲到或不出場

4.舉止粗暴,比賽態度惡劣

5.被主裁判判為無戰意

6.每警告2次扣1分,而1回合中被扣3分

7.經大會醫生診斷,結果為不能出場

8.比賽回合中助手進入拳臺觸碰到選手

9、其他違反比賽規定的情況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即終極格鬥冠軍賽,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和規模最龐大的職業MMA(綜合格鬥)賽事。UFC目前每年舉辦超過20期的按次付費的比賽直播,賽事擂臺為標誌性的八角籠,簽約UFC的職業格鬥選手都經過系統而科學的格鬥訓練,具備綜合運用各種格鬥技術的能力。UFC在1993年首辦於美國丹佛,比賽擂臺為標誌性的八角籠,目的是在開放式規則下為不同武術流派的格鬥家提供統壹的競技平臺,從而產生終極冠軍,原本只準備舉辦壹屆的賽事因超高的關註度延續了下來。

綜合格鬥類型

·拳擊·跆拳道·功夫·巴西柔術

·柔道·空手道·柔術·自由式摔跤

·摔跤·踢拳道·古典式摔跤

勝負決定

1、認輸/降服 拍地(或者拍對方身體)認輸、口頭認輸

2、場上裁判終止比賽(TKO)Technical knockout

3、據點數判定勝負

4、平局

5、失資格

6、無效比賽

比賽時間

·頭銜爭奪賽:5回合,每回合5分鐘

·非頭銜爭奪賽:3回合,每回合5分鐘

·註:回合間休息1分鐘

判分規則

A 所有比賽都將由三位判分員(或稱場裁)進行打分,三位判分員圍繞拳臺分別坐在不同位置對場中選手的表現進行評估;裁判不可以兼任判分員。

B 比賽采用10點扣分制,例如某壹回合,給予該回合的勝者10分、敗者9分,以此類推計算;但也有特殊情況,例如雙方場面上難分難解,此時可以給雙方打上10:10的比分。

C 判分員可將選手的技術表現作為評估標準,例如有效的打擊、纏鬥、節奏的控制、場面上的主動性以及防守等。

D 在評估選手的技術表現時,應將拳腿打擊力效率更高、纏鬥能力更強、控制得更好、進攻更主動、防守更嚴密等的壹方作為優勢方,從而在打分上評出優劣。

E 選手的打擊是否有效將由他的合法攻擊的總數來決定。

F 選手的纏鬥是否更具優勢取決於成功的扭摔及地面扭纏的次數;例如壹位選手在站立狀態直接下潛抱摔扭倒對手、躲過地面雙腿布置的防守後占據騎乘位,而下位的選手積極部署的雙腿guard等,這些都是纏鬥的評判標準。

G 比賽的控制優勢取決於選手在對決中的節奏、所處的位置與形勢等;例如在對方嘗試抱腿摔時屹立不倒並反擊,反將對手拖入地戰並嘗試制服技術,突破地面防守占據騎乘位為有力的地面打擊創造條件等,這些都可在視作比賽控制方面的表現。

H 進攻性方面的優勢體現在積極地移動壓迫對手並伴以打擊。

I 優勢防守意味著避免或減少對手有威脅的進攻、抱摔與糾纏等所造成的傷害,並能保持反擊。

J 每回合後判分員根據選手的表現對照分數標準進行評分

具體如下:

1.若某壹回合兩位選手表現難分高下,雙方都沒有明顯的優勢,那麽這時比分應為10:10。

2.如果壹位選手在某壹回合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拳腿打擊效率、纏鬥等都比對方更有優勢,那麽這位選手的得分應高過對手,此回合的比分就為10:9。

3.如果某壹回合其中壹位選手在打擊、纏鬥等方面相比對手都有著極大的優勢時,那麽該回合比分就為10:8。

4.如果在某壹回合比賽中壹位選手從始至終都壓制著對手,完全壓倒了對方,沒有給對手壹絲機會,那麽該回合比分將為10:7。

K 判分員須記好選手在保持站立或地面狀態的時間,以作參考標準,列舉如下:

1.如果選手在某回合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身處地面,那麽:a.優先考慮地戰中的各選手的表現; b.其次才是選手的站立拳腿表現。

2.如果選手在某回合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站立狀態,那麽:a.優先考慮選手的站立表現;b.其次再考慮選手的地戰表現。

3.當壹名選手在某回合中站立或地面狀態中都有著極大的優勢,那麽此回合比分為10:8。

4.如果某壹回合雙方在站立與地面的時間大致相當,那麽須同時考慮雙方在拳腿與纏鬥方面的表現。

犯規舉動

A 下列行為在MMA賽事中將構成犯規,壹但選手犯規,裁判將進行處理,視情況甚至會對犯規選手進行處罰:

1.用頭撞人

2.任何形式的挖眼

3.嘲諷對手

4.向對手吐痰

5.拉頭發

6.把手或腳等深入對方口腔內進行攻擊

7.任何形式的踢檔

8.把手指探入對手身上的竅孔或已經出現的創傷、裂口內進行攻擊

9.小關節控制,例如單獨拉別人壹根手指等是禁止的

10.用肘尖垂直向下進行攻擊

11.攻擊脊椎或後腦

12.腳後跟攻擊對手腎臟部位

13.對咽喉任何形式的攻擊,包括抓掐等

14.針對肌肉的挖、刺、扭等

15.抓對手的瑣骨

16.足踢倒地對手的頭

17.針對頭部的地面膝

18.踩踏倒地的對手

19.緊抓鐵籠

20.抓對手的短褲或拳套

21.在擂臺中汙言穢語

22.用任何違反體育道德的手段去傷害對手

23.在休息期間攻擊對手

24.在裁判介入或詢問時攻擊對手

25.在表示回合結束的鈴聲響起後攻擊對手

26.各種膽怯行為,包括因懼怕對手而拒絕與對手直接接觸戰鬥,甚至假裝受傷等行為

27.故意將對手扔出擂臺外

28.公然無視裁判的指示

29.將對手頭頸向下倒插入地

30.選手所屬團隊的角落對比賽的幹預行為

31.在毛發或身體上塗抹能影響比賽的異物

B 如果裁判認為選手存在惡意犯規或同時有多種犯規行為的話,可以取消其比賽資格。

C 某些情況下,犯規選手將會被扣去壹分比賽分數作為處罰,由計分員而不是判分員負責計算並公布扣分後的分數。

D 只有裁判可以對犯規進行介定,在裁判沒有明確表示選手犯規的情況下,判分員絕對不能依自己的標準進行介定並將之帶入對選手的評分中。

E 當犯規發生後:

1.裁判須暫停比賽

2.讓犯規選手站到站到空當位置,先不讓他與被犯規選手接觸

3.裁判詳細檢查被犯規選手的情況,確保其安全

4.如果裁判認為犯規選手的行為必須要受到處罰,那麽無論這個規範是有意還是無意、是否將被扣分,裁判都應將他的介定結果告知委員會、選手陣營以及計分員

F 如果地戰中處下位的選手犯規,那麽除非上位選手因此受傷,否則比賽將繼續進行,並且

1.裁判將對下位的犯規選手做出口頭警告,告訴選手他的行為已犯規了

2.當這壹回合結束之後,裁判須將他的介定結果告之委員會、選手陣營、判分員以及計分員

3.如果犯規行為實在太惡劣,裁判可以提前結束比賽,犯規選手將被直接剝奪比賽資格從而輸掉比賽

G 打在腰部以下部位的犯規處理

1.如果壹位選手被對方猛烈擊打在腰部以下,只要場邊醫生認為他還可以繼續進行比賽,那麽將給予該選手5分鐘的休息調整時間

2.如果明確選手在5分鐘之內能夠再次投入戰鬥,那麽裁判在休息調整結束後應盡快讓比賽重新開始

3.如果選手在經過5分鐘的休息時間後仍然不能重新開始比賽,那麽這場比賽將以暫停時的時間為準提前結束,具體看以下第16項

H 除了擊打腰以下部分之外的犯規處理

1.如果壹場MMA比賽因為壹個無意的犯規而暫停,立即分開選手後裁判應立即向委員會壹方上報自己的意見,即這個犯規並非有意;接著裁判須確定被犯規的選手是否還能繼續比賽;假如這個犯規並沒有重創對方且不會直接影響比賽的勝負,那麽裁判可以允許選手有不超過5分鐘的休息調整時間。

2.如果壹位選手的重擊被介定為犯規,那麽裁判應立即暫停比賽,讓被犯規選手接受場邊醫生的檢查以確定選手是否能繼續比賽,場邊醫生將有5分鐘的時間做檢查;如果場邊醫生在檢查後認為選手仍然可以繼續比賽,那麽裁判應盡快讓比賽重新開始。與腰部以下的打擊犯規不同,選手沒有5分鐘的休息調整時間,在接到裁判重新開始比賽的指示後,選手應第壹時間投入比賽。

3.除了擊打腰部以下所導致的犯規外,受傷的選手壹定被裁判認定為無法再戰,且無法在規定的休息時間內調整完畢,那麽即使仍有5分鐘的休息調整時間,比賽都應立即停止。

4.在裁判停止比賽並讓場邊醫生入內進行檢查時,醫生的檢查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壹旦超出,那麽比賽將被視作無法再進行,將會提前結束。

PRIDE

Pride格鬥錦標賽,是壹個曾經在日本運作的職業綜合格鬥團體。

1997年的10月11日,Pride在東京巨蛋舉行旗揚戰。直至最後停止運作為止,Pride總計舉辦了68場的大會。Pride壹***運作了10年,在這10年當中他可以說是世界上水平最高,最受觀眾歡迎的職業綜合格鬥團體。全盛時期的聲勢與動員人數,連UFC都比不上。

在職業綜合格鬥的商業史上,動員人數最多的前兩場比賽,都是由Pride所舉辦。2002年8月22日所舉辦的Pride ShockWave 2002大會,吸引了超過七萬名的觀眾進場觀賽。人數之多,擠爆了舉辦比賽的東京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這也是職業綜合格鬥技史上,觀客人數最多的壹場比賽。至於觀客人數第二多的比賽,則是2003年11月9日所舉辦的Pride Final Conflict 2003,吸引了67,450名觀眾。

2007年的3月,Dream Stage Entertainment公司,將其所擁有的Pride股票賣給了UFC的兩位股東Lorenzo Fertitta 和 Frank Fertitta Ⅲ。透過合法的並購,UFC方面希望和Pride完成結合與合作。Pride在全球的員工都遭到了解雇,此舉也象征著Pride時代的結束。最後,Pride的員工決定和舉辦K-1的公司FEG結合。在2008年的2月,另外創立了壹個新的綜合格鬥技聯盟DREAM格鬥賽。

DREAM格鬥賽規則

體重分級

DREAM壹***區分選手為六個量級,分別是:63公斤級、70公斤級、76公斤級、84公斤級、93公斤級、無限量級。每壹個量級,都有壹位冠軍王者,是該量級的腰帶擁有者。

競賽時間

DREAM的比賽,延襲Pride的規則,區分為兩個回合。第壹回合10分鐘;第二回合5分鐘。

勝負判決

DREAM的比賽,判定勝負的決定權交由三位評審負責。DREAM的比賽都會決定出勝利者,壹定不會有平手的判決發生。因為DREAM並沒有采用歐美體壇所慣用的10點判決。

犯規動作

雙方競賽時,若是壹方處時地板狀態,另壹方站著。此時是不允許使用腳踏,或是足球踢的方法來攻擊對手的頭部;但是,當雙方都處於地板狀態時,就可以使用了。同時DREAM也禁止使用手肘來攻擊頭部。另外,當雙方選手體重差距達到15公斤以上時,體重重的壹方不可以在雙方處於地板狀態時,利用膝蓋攻擊對方的頭部。

DREAM規則裏所定義的地板狀態,乃指壹方選手若有三點著地,就是處於地板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