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什麽是《為無告的大自然》?

什麽是《為無告的大自然》?

《為無告的大自然》是“自然之友書系”之壹,該書於2000年出版,反映了“自然之友”從籌備至2000年6年多來的艱辛歷程。“自然之友”全稱為“中國文化書院·綠色文化分院”,成立於1994年3月31日,是中國第壹個在國家民政部註冊成立的民間環保團體,會址設在北京,創始人是梁從誡、楊東平、梁曉燕、王力雄。“自然之友”累計發展會員1萬多人,其中活躍會員3000余人,團體會員近30家。各地會員熱忱地在當地開展各種環境保護工作。“自然之友”自創辦起,開展的行動有:保護川西洪雅天然林、保護滇西北德欽縣原始森林滇金絲猴、開展藏羚羊保護工作與可可西裏地區反盜獵行動等。“自然之友”以推動群眾性環境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倡導綠色文明、促進中國的環保事業,以爭取中華民族得以全面持續發展為宗旨。“自然之友”已成為標誌性組織之壹,對中國環保事業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自然之友”認為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使環境保護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同的責任和使命,在公眾中樹立人與自然和諧***處的新型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社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才能在中國實現,中國的環境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保護。它舉行了幾十次由專家主講的“綠色講座”,會員應邀到各學校、團體作報告或講課達百余次,多次參與了多種環保主題的出版物等等。此外,“自然之友”還積極關註並參與解決具體的環境問題,曾就治山和治水的關系、城鎮消費、首鋼搬遷、野生動物等問題通過全國政協渠道向政府提出相應建議,並通過傳媒很好地宣傳了“自然之友”的環境保護主張。最令“自然之友”會員們歡欣鼓舞的是,他們的工作保護了環境,保護了原始森林,保護了瀕危動物……

本書收錄了“自然之友寫的”和“寫自然之友的”百余篇文章,既有專家學者的哲思、記者作家的妙筆,也有普通百姓發自內心的綠色心聲,是20世紀最後幾年裏中國公眾綠色心聲的真實體現,是“自然之友”的行為理念、思想主張以及實際行動的縮影,也是中國民間“非政府組織”(NGO)創立和發展歷程的壹份可貴記錄。同時也從側面揭示出中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狀,倡導人與自然為友的意識,號召人們關註自然,愛護自然。

《為無告的大自然》是壹本普通百姓寫給自己的書。然而,當把這些普通的文字集結在壹起時,卻產生了深刻的哲學含義。正如梁從誡先生所說:“它不僅講述了我們應當怎樣保護環境,而且還講述了我們應當怎樣做‘人’。當前,在四處彌漫的商業化的、短視而浮躁的社會風氣中,它向讀者展示了壹種全然不同的理念,壹種可望而且可及的清新的精神境界。”

1985年,在可可西裏發現金礦的消息引起了這裏前所未有的淘金熱。沿昆侖山北端的庫賽湖、卓乃湖、五雪峰、布喀達阪峰、馬蘭山、太陽湖等地,到處分布著沙金,從1984年以來,每年都有約三萬左右的金農進入其間來淘金。據非官方消息,目前這裏的金農達到九萬余人。嚴重破壞了可可西裏的沙金資源。更為嚴重的是,數萬人的吃喝成了大問題,於是這裏的野生動物紛紛罹難,十年中,野生動物數量就減少了三分之二。

可可西裏,蒙古語中的意思是“美麗的少女”。

1992年7月,玉樹藏族自治州政府批準成立治多西部工委,索南達傑任工委書記。從西部工委建立到索南達傑犧牲,壹***是545天,在這500多天中,索南達傑十二次進入可可西裏考察,行程六萬多公裏,歷時354天。

藏羚羊是中國特有的壹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部分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可可西裏高原。它的羊絨(SHAHTOOAH,音沙圖什)在國際上被視為“羊絨之王”,用其織出的“沙圖什”披肩價值比同等重量的黃金和鉑金還貴,在國際上深得壹些顯貴豪富們的青睞。正是這非比尋常的價格,勾起了犯罪分子的貪欲。從八十年代開始,犯罪分子開始武裝開進可可西裏無人區,大肆獵殺藏羚羊。六十年代,這裏的野生動物群的壯觀程度絲毫不亞於非洲大草原,成群的藏羚羊、野牦牛奔跑起來,煙塵遮天蔽日。然而盜獵分子比狼還兇猛,他們經常開著車追殺藏羚羊,有時壹次就能屠殺五百只以上。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可可西裏的藏羚羊最樂觀的估計也只有兩萬只了,這期間至少有幾十萬只藏羚羊慘死於盜獵分子的槍下。

藏羚羊是中國的特有動物,生活在中國西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1979年,它被列入《國際野生瀕危動植物貿易公約》(CITES)嚴禁貿易物種名錄。然而,盡管有這樣的國際禁令,自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藏羚羊絨制品在國際市場上卻十分走紅。它們可以在歐洲許多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市場上買到,而這些都是CITES的簽字國。1996年,在倫敦壹條藏羚絨披肩售價可達3500英鎊。歐洲市場上的高價又使從中國非法出口到印度進行加工的藏羚絨原料價格隨之上漲。

商人們編造神話,說絨是藏羚羊換季時自然脫落後,由牧民們從草原上壹點壹點撿來的。但事實是:這些絨都是從被盜獵者打死的藏羚羊皮上摘取的。而從每只羊身上只能取絨125~150克。

由於盜獵,藏羚羊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目前只有75000~100000只左右(1995年),僅為壹百年前的十分之壹。按照在印度加工的藏羚羊絨的數量估算,每年當有20000只以上的藏羚羊被獵殺取絨。如果盜獵以這樣的規模進行下去,二十年內藏羚羊將有可能被滅絕。

珍妮·古道爾帶給我們的是壹種永恒的,對動物、對人類、對未來的愛,還有她那閃爍著生命之光的富於生存哲理的昭示——唯有理解,才能關懷;唯有關懷,才能幫助;唯有幫助,才能拯救。

特雷莎修女說:“妳給予必得使妳有所付出,而妳所給予的不只是在妳的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東西,妳也將給予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或是妳不想失去的,妳非常喜歡的東西。”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偽裝愛是如此容易,因為沒有人會真確地要求妳給予,直到成傷,直到成疾。” 我們是在服務別人還是只在享受另類度假或滿足做好事的虛榮感?

偽裝愛是如此容易。愛故鄉,愛土地似乎成了從政客到百姓的口頭禪,但是,妳是否為了愛而付出,為了愛付出妳珍視的東西,妳不想失去的東西?

當妳預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妳四周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地傳播開來。

綠色哲學所提倡的生活方式是把無限增長變為自我控制,把感官享樂轉向審美追求,變征服自然為順應自然。

——“自然之友”會員王力雄《為無告的大自然》是壹部人人必讀之書。“自然之友”敬畏生命的言行感人至深,他們果敢的行為將會對人們舊有的生活理念有所改善。

——英國環保主義者丹吉爾斯·海斯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