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什麽是三友與四君子?

什麽是三友與四君子?

中國古代文人常有將3種事物引作朋友的說法,唐宋以來,有的把琴、酒、詩視為“三友”,也有把梅、竹、石說成“三友”的,這種風尚以後影響到了畫壇。

宋元時代的文人有以水墨畫為戲的,像蘇東坡、文同喜歡畫墨竹,楊無咎、王冕好畫墨梅。後來,有的畫家就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用松樹的風姿喻堅貞,以竹子的直幹形容氣節,又把梅花的耐寒喻為風骨,從而構成了壹種文人的所謂氣質。以“歲寒三友”為題材作畫,明、清以來代不乏人,這種題材也成了文人畫中的壹個重要方面。畫家們以此為題材作畫,多為抒發個人的感慨,“歲寒三友”所代表的那種人格形象,正是封建時代文人想求而不可遇的。

“四君子”是從“三友”發展而來的。明代有人把梅、蘭、竹、菊繪成畫譜,當時的有名文人陳繼儒題稱作“四君”,因此就有了“四君子”之稱。蘭花的清香,是人們所喜愛的,秋高氣爽之時開放的菊花能夠傲霜,也是為人稱道的。在“四君子”中,梅花與蘭花象征清幽,而竹子和菊花喻意高爽,把這幾種匯為壹體,就成為了封建時代文人標榜“君子”應具有的“清高”品格。

“四君子”圖

“三友”與“四君子”的題材,吸引了很多的文人畫家,它在花鳥寫意畫的表現方式上產生過爭奇鬥艷的局面。從形式上有以壹種花木作畫的,更有將三者或四者熔為壹爐的。其中最為盛行的是墨竹壹科,畫墨蘭的也為數不少。清初的畫家鄭板橋、李方膺、金農、汪士慎等人都是喜歡畫這種題材的著名好手。

明清時代的封建士大夫和文人,如果不能畫幾筆梅、蘭、竹、菊的“四君子”畫,會被認為與他的身份不相配。這對於寫意的水墨文人畫的發展起過某種推動作用。所以,不論是“三友”或“四君子”題材的文人畫,對於培養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情操都有壹定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