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2009國內十大經濟事件

2009國內十大經濟事件

事件壹世界各國經濟刺激計劃相繼推出

關鍵詞:經濟刺激 極度寬松

回顧2009年,壹場嚴重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後,各主要經濟體均遭到重創,各國紛紛推出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幫助經濟盡早走出泥潭。各國相斷出臺宏觀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巨額經濟刺激計劃,並取得顯著成效,新興經濟體率先走出衰退領跑全球經濟復蘇,美國經濟復蘇曙光在望,受危機沖擊最嚴重的歐元區探底回升,深度低迷日本也已觸底。

中國與2008年年底公布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此來發揮2010年前提振內需的效果;於此同時,各大型商業銀行業推出史無前例的巨額放貸行動。美國總統奧巴馬與2009年2月簽署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連續降息至0-0.25%區間,美聯儲還於3月18日宣布購買最多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和1.25萬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

事件二G20成國際經濟合作新平臺

關鍵詞:G20 經濟新秩序 金融峰會

2009年9月2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在美國匹茲堡聯合發表聲明,宣布G20將取代G8成為國際經濟合作和協調的首要平臺。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G20領導人分別於2008年11月、2009年4月和9月召開金融峰會,取得豐碩成果:華盛頓峰會為全球協調應對金融危機奠定基礎;倫敦峰會成為金融危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匹茲堡峰會則標誌著危機後全球經濟新秩序的誕生,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未來將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每壹次重大的危機都意味著全球經濟秩序的變革。1997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發達經濟體也受到壹定影響。於是1999年在G7的倡議下成立了G20組織,目的是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防範類似的危機重演,增強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

事件三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蔓延 中國成最大受害國

關鍵詞:貿易保護 兩反兩保

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貿易保護主義也開始擡頭。WTO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234起,反補貼調查23起。全球對華貿易保護展開猛烈攻勢,中國成為貿易保護主義最大受害國。今年以來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案件數量和金額均創歷史最高。截至11月份,***有19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兩反兩保”貿易救濟調查103起。涉案總金額***約120億美元。

預計2009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將達230起-250起,同比增長將達11%-20%;新發起反補貼調查將達41起,同比將增長193%。

事件四澳大利亞率先加息,各國“退出”與否成焦點

關鍵詞:退市 經濟復蘇 加息

百年花旗解體、CIT破產、蘇皇及瑞士信貸面臨史上巨虧……銀行業頻頻告急使得各國在奮力拯救陷困金融機構的同時,大刀闊斧地進行金融改革。在經濟金融情勢緩解後,10月6日,澳大利亞打響“退出”第壹槍,成為金融危機之後二十國集團中首個開始退出經濟刺激措施的國家。市場投資者壹方面對全球經濟復蘇信心增強,另壹方面也對通貨膨脹以及經濟刺激計劃退出的進程存在擔心。

市場投資者認為此舉將拉開各國紛紛加息的序幕。分析師表示中國的加息會在明年年中出現,美聯儲的第壹次加息可能也在明年年中。

事件五美元:2009年壹片慘淡

關鍵詞:跌跌不休 弱勢美元

2009年美元匯率走出壹個明顯的波峰。

美元對西方其他主要貨幣匯率整體變化的美元指數在3月5日達到今年的最高點約89.5,之後,該指數轉頭向下,壹路陰跌。截至目前,美元指數的年內最低點出現在11月25日,約為74.2點。

美元貶值增加了美國出口競爭力,美國出口增加,更有利於美國經濟復蘇。所以對美國來說,奧巴馬政府的官員們大概就會壹面繼續念著“強勢美元”咒語,壹面卻對美元下跌袖手旁觀。而美元的跌跌不休加上美國啟動印鈔機直接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引起全球市場的動蕩,尤其是對出口型經濟國家將帶來重創。在臨近年尾歲末之時,美元開啟壹波反彈之勢。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美元歲末上漲是市場的技術調整。2010年,美元將繼續保持下跌的趨勢。

事件六石油:年初狗熊,年末瘋牛

關鍵詞:震蕩走高 復蘇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008年7月壹度飆漲至147.27美元的天價,隨著危機爆發油價迅速回落,今年2月12日跌至33.55美元的低谷,短短7個多月跌幅就達77%,國際原油市場哀鴻遍野。油價低落似乎讓世界經濟“松了口氣”,但2月中旬以來油價又轉入震蕩上行軌道。第二季度油價上漲了四成多,創下1990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單季漲幅。在反反復復的震蕩走高中,國際油價在10月21日壹度沖上80美元,近期則有所回落。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期權資深交易員雷蒙德·卡本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在6個月的時間裏看到了通常兩年才有的變化”。

縱觀油價全年波動,“復蘇”是壹條主線。有分析師稱:投資者認為金融危機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這意味著隨著經濟復蘇跡象日益顯著,石油需求最終會上揚。日前,雖然國際原油價格小幅度下跌,但還是收在今年的高位。

事件七黃金:後危機時代的“王者歸來”

關鍵詞:沖千 強勢回歸

2009,可以說是全球黃金爆發年。

今年全球金價三度沖破每盎司1000美元“天花板”,其間行情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而最終再創新高,從表面上看是受到了經濟危機和人們對滯脹擔憂的影響,從根本上說全球金價的走向還是與美元貶值息息相關。

2009年全球金價的走勢基本圍繞著“沖千”展開。壹年中,在演繹了三度沖千、驚心動魄的幾輪行情之後,黃金價格終於站上了每盎司1000美元的高位,並且壹路直逼1200美元的驚人新高,創造了2002年以來的壹輪黃金牛市的新紀錄。被經濟學家凱恩斯譽為"最後的衛兵"的黃金,正在讓全球投資者重新發現其金融屬性,強勢回歸投資市場。

事件八迪拜:主權債務危機襲來

關鍵詞:迪拜 主權債務 降級

提到迪拜,世人腦海中展現出來的就是讓人嘆為觀止的人間奇跡和奢侈的生活。然而,奢華背後,卻是靠總計800億美元的債務泡沫在支撐。由於金融海嘯沖擊全球經濟,迪拜的旅遊業和地產業遭受重創,收入大幅下滑,泡沫破滅,此前的債務再也捂不住了。迪拜不得不站出來,於11月25日要求債權人延緩催債,從而引發迪拜債務風波,並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

短短幾周內,先是迪拜的主權債務危機,之後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多個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也遭受牽連。另外壹家評級公司穆迪也指出,即使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這樣的“大塊頭”如果不能潔身自好,也將面對同樣的威脅。而隨著主權債務問題的風險不斷曝光,許多國際大行和評級機構都發出警告稱,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是明年全球面臨的頭號風險。

事件九美國年內倒閉銀行140家 創20年新高

關鍵詞:破產 銀行危機

2009年10月30日,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宣布關閉加州國民銀行等9家銀行,創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單日宣布關閉銀行最多紀錄。11月2日,美國最大的商貸機構CIT申請破產,成為美國歷史上第5大破產企業。截至12月23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公布的美國年內倒閉銀行數已達到140家,創20年來新高。由於美國商業地產價格已下跌35%至40%,商業地產信貸和商業貸款違約率持續升高,壹些規模較小銀行前景仍然堪憂。

美國銀行業危機壹直是全球關註的熱點問題。如果說2008年美國大銀行上演的悲情壹幕仍讓人們觸目驚心,而2009年中小型銀行的倒閉潮又給剛剛開始愈合的金融體系蒙上了壹層陰影。更多的銀行倒閉表明危機效應仍在延續,上壹輪信貸膨脹所導致的資產負債表問題有待於進壹步消化,雖然這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不大,但無疑將拖累實體經濟的復蘇步伐。

事件十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無果而終

關鍵詞:哥本哈根 氣候峰會 碳排放

12月19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締約方第五次大會落下帷幕。在這次長達13天的會議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就減排原則、資金支持等關鍵問題展開激烈辯論。有超過110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會議。大會閉幕時通過《哥本哈根協議》,重申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了安排。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依舊很大,在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上未能達成壹致。《哥本哈根協議》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將努力推動協議在2010年成為法律文件,並於2013年開始實施。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失敗帶來了各種負面影響,比如,歐洲碳排交易所的碳排權價格暴跌,與會國之間就協議失敗相互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