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遇到過靠炒股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嗎?
我壹客戶,2007年大牛市背著家人賣房炒股,他老婆因此跟他離婚,90萬的房子分走40萬,他用50萬本三個月金炒到300多萬,她老婆悔不當初,帶著40萬回來給他壹起炒,壹個多月時間賬面總資產達到500多萬,還沒等指數到頂他決定不玩了,跟朋友跑去三亞投資酒店式公寓。30多萬壹套的,壹口氣買了12套。剩下的錢按揭買了兩套自住房。
2014年,他看到了牛市雛形,公寓賣了10套,加上壹些存款工800萬本金進場,峰值炒到2000多萬,但是這次高點沒跑,賬面跌到1500萬才離場,但是也算接近翻倍了。
他當時覺得自己賣房炒股很成功,因為他認為樓市在2014年已經見頂,不過很顯然他判斷錯了。當時他沒有用這1500萬投資房產,而是留了500萬長期炒股,剩下1000萬用於各種投資,投資沒賺到多少錢,500萬炒股虧到300多萬。到2017年發現樓市大漲才急忙找到我們幫他做房產投資規劃,1200萬資金買了三套房,雖然到2019年時市值飆升至近2000萬,他想賣掉買股票,但是因為限售無法脫手。壹直等到部分限售期過了以後才賣掉,他自認為自己是壹個股市嗅覺靈敏的人,而且是壹個膽大的人,所以在2020年4月份砸了1500萬追高五糧液和汾酒,年前剛賣掉,雖然沒說賺多少,但是看漲幅也估算個八九不離十了。
雖然這當中有樓市的不少功勞,但是按照2000萬作為財富自由的最低門檻,他單靠炒股也足以實現了。本金僅僅是壹套90年代的老破大,賣房時他只是壹個小旅館的小老板。現在在三亞、深圳、青島、蘇州都有房產,深圳這套從入手到現在凈賺了至少500萬,還有幾千萬套現離場的現金。房子也折現的話,這些錢存銀行每年吃利息都有300萬打底了,妥妥的財富自由。
炒股財務自由的人我身邊有兩個,壹個是做鋁合金生意的,壹個是銀行的朋友。這兩個朋友有各自的特點,值得我們借鑒壹下:
朋友A是做鋁合金的朋友是靠做鋁的期貨賺取千萬身家的,他做鋁這行業已經十多年了,由於自己做生意,所以對鋁的價格變動特別敏感,也比較明白鋁的價格變動受哪些因素影響,在2014年那波大牛市,他沒有做股票,而是做的鋁多單,也就是期貨的多單,當時他投入了50萬,加的十倍杠桿,結果趕上了那波大牛,賺了接近兩千萬,後來加上他原來自己的壹點存款,買的4.9%結構性存款,每年有98萬的利息,其實這也是算是財務自由,普通人壹年98萬足夠花了。
朋友B是我建行的壹朋友,他老家是福建的,大學畢業後就在天津中信銀行國際部,他們當地人很多時候請高貴的朋友都不用茅臺,而是請片仔癀,片仔癀在福建和世界的華人圈非常有名氣,那個時候他每月的工資都會拿出壹部分買片仔癀的股票,年終獎也幾乎都是買片仔癀的股票了,至今已經堅持了11年了,他是從片仔癀估價24多遠開始買起的,壹直到現在片仔癀已經快400了,他的持有市值已經漲到了3000多萬,而且他還打算繼續持有下去。
我總結他們之所以可以成功的原因是:第壹,對某壹個行業特別的專業,能夠明白這個行業的規律,掌握了這種規律從中獲利;第二,就是堅持,看準了價值成長性公司,堅持投資下來,這壹點是非常難得的,相信炒股的朋友的都有賣飛的經歷,可能就是看不懂公司成長的邏輯。
07年瘋牛,我們處長,200萬做到4000萬,覺得自己行了,在加上有壹部分政策原因原因,辭職不幹了,全職炒股!
前壹段時間偶遇,壹起吃飯,聊起股票他津津樂道,大談特談,說兒子畢業留在上海,自己給全資買了套房7000多萬!給買了輛車50多萬!主要是兒子剛參加工作!不適宜太高調!
酒足飯飽,結賬,200余元,老處長顧左右而言他,無奈,我付之!
是否財務自由咱不敢說,但是那時候他經濟拮據應該是錯不了的!
本人的真實經歷。01年拿著5萬塊錢入市,因不斷虧損,後面陸續追加投入總計25萬,最少的時候虧的還剩3萬多。做為壹個普通的打工者,那可是七八年沒日沒夜掙的血汗錢,當時的心情無以言表。
後來經過自己不斷的刻苦學習和鉆研,逐漸摸出了壹點門道,開始慢慢盈利,到2012年本金回來了12萬多。15年牛市的起點是12年,而15年是屬於牛尾加速階段,自己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在12年底部全倉幹進東方財富,我記得很清楚,8塊多建的倉,壹直漲到近90塊才賣。
不得不承認當年有狗屎運的成份,當時有壹個做房屋中介的朋友來家玩說,在我們旁邊有壹個新的樓盤配套好,性價比很高,可惜他沒錢買不了。我當時壹聽到這個信息立馬來了性趣。當時我跟父母還是租的房子,在城市買房之前想都沒敢想過,現在正好炒股掙了點錢,不能再讓操勞大半輩子的父母跟我到處漂了。當天下午就讓朋友帶我去看房,這壹看不當緊,土老帽沒見過世面,壹下子喜歡的不得了,壹激動全款拿了兩套120平的,不僅花光了所有,還借了幾萬塊錢裝修,記得當時被老媽罵得狗血噴頭。
15年對於大多股民來說,無疑是壹場惡夢,具體發生了什麽不用我多說了吧。但不得不說我是幸運的。記得當時我特意回老家給去世多年的爺爺叩了不少頭、燒了壹大堆紙錢。
15年買了房子後,不得不找份工作先把債還了,因壹家人掙錢的多用錢的地方少,雖然工資都不高,16年年底不但還完債,手頭還有了壹點積蓄,心裏又開始蠢蠢欲動,於是我做了壹個重大決定,做職業股民。因當時是震蕩市,還有多方面的原因,下的功夫不少,並沒掙到什麽錢。於是18年我又做了個決定,賣掉壹套房用來炒股。這個決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但我認準的事沒有誰能阻止。60多萬買的房賣了180多萬,因父母年紀已大,留了50萬救命錢,其它全部成了我的操作資金。
如果以前是運氣,那這壹次絕對是慎重考慮的結果,18年年底七成倉幹進了海天味業,後面出現疫情A股大跌時,直接補成了滿倉。但這次謹慎了很多,20年開始壹直漲壹直在小幅減倉,於年底全部清倉。
五年沒上班了,平時就是炒股、做飯、溜娃,再就是寫點東西分享給大家,但好像都不太愛看。我也不敢說現在就是財務自由,必競那只是壹組數字。最大的收獲就是心情平靜,無謂得失!
我客戶1000w的本金放進來,全倉買了壹只股票,就放了壹年時間,期間沒有任何操作,現在已經是7000w元了。
財富自不自由我不知道,反正我是酸了……
我遇到過,壹位做工程的大哥,都知道這個行業風餐露宿,他也打拼了十幾年,從普通的技術員壹步步到項目經理,勞碌的不少,也是有了壹定的本金積累,他只想安定壹下,我也不得不佩服,這樣奔波慣了的人突然有了種靜氣,煙酒不沾,場合不好,從壹個小白開始,鉆研指標,分享技術,把炒股當成壹種生活,最可貴的就是從不逢人就講,得失只為記錄在心,自己摸索,現在已經積累成私模基金的級別了。
我覺得每個人也應該是這樣,但凡是想作為自己賺錢的手段,都應該是自己尋求渠道,總結規律和方法,心靈上不斷和自己對話,不斷與 社會 規律磨合,最終形成了壹套自己的盈利方法和處世思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世上的路,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往往都是我們自己選的,只有摸索方向與腳踏實地相結合,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我說個實事,2015年,原單位壹女處長在某委借調,老公專職炒股。某兩車合並前,全部身家加借錢全倉買入南車,***計不到2000萬。翻了幾倍自己看,算不算財富自由?至少我看到人家事後直接買了個A8L。
對我來說,五線城市,財務自由最少也得壹千萬以上,沒有別的收入,車,房子,車位,結婚,生子,家庭開銷壹切都是股市給的!要是我家庭基礎好點的話可能早就自由了,沒辦法,壹切都是靠自己壹步壹步走過來的,零九年入市,那時候還上著班,壹月壹千多,三萬賠了壹萬多,到11年基本上能掙錢了,那時還小二十五六,工作辭了,拿三萬多做職業股民[呲牙],那年壹年算下也掙了三萬多,可是沒有別的收入,房租,吃飯,花銷,還要交女朋友,都要從股市拿錢,今天取兩百,明天取兩千,壹年花的比賺的多啊!無奈沒本錢啊,後來開始包點活幹,期間壹直關註股市,盯盤,14年有個十幾萬了再次職業炒股,當年就賺了第壹桶金,買了車,站起來了啊,15年買了房,16年結婚,每年基本上能從十幾萬掙到四五十萬,後來有了孩子又換了車,買了車位,現在處境比那幾年要好很多,因為那時候每次掙到錢都要花大錢,現在壹年基本十萬就夠了,那幾年想想也膽大,15年買了房子留了十萬裝修,十幾萬繼續做股票,結果股災第壹波,十萬就沒了,那時候正在裝修呢,壹***還有二十萬了,結果是裝修花了十六萬,壹個多月期間都是壹兩萬,壹兩萬的給,裝修完了我的賬戶還有二十三萬,第壹波反彈就連本帶利賺回來了,當時京東方停牌前跌停都是十萬手十萬手的吃貨,果斷融資進入開盤三個漲停出貨,14是成飛集成吃了大肉,我28進入,38開通融資滿倉,記得64左右出的,這兩年英科最早就看好,給朋友給說了,可惜沒有吃上大肉,斷斷續續也就掙了四五十萬,故事太多講不完啊
遇到過壹個趕上07年那波瘋牛賺了幾百萬就收手去炒房,買了住宅又瘋長,然後把住宅賣了,狂掃兩層商業公寓,買了三十多套弄的酒店公寓出租,現在吃租金
我入市近25年,周邊尚未遇到真正靠炒股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他們最多只是賺職幹幹。在券商大戶室有些退休老人專職炒股並與券商操盤手探討,可能資金上千萬但仍稱不上己實行財富自由。但據說某些線壹大城市(如滬,深)可能有職業炒股者,他們有的考了證券從業資格,甚至有人成了私募基金經理人或操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