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便器水箱原理結構圖講解
蹲便器水箱是儲備浴室用水的壹個水箱,我們只需要按壹下按鈕,就能自動沖洗,非常方便。接下來了解壹下蹲便器水箱結構原理。
蹲便器水箱結構
蹲便器水箱由以下主要部分組成:進水管、出水管、滲水管、進水水塞、出水水塞、浮球、放水旋鈕及杠桿。
進水管就是向水箱中註水的通道水管,而出水管就是沖洗時將水排入馬桶的通道水管。滲水管的作用就是防止水箱內的水位過高而設計的結構,當水箱內的水位達到壹定高度時,若水位還在繼續上升,多余的水就會通過滲水管流入馬桶,避免四處溢水。
進水、出水水塞的作用是關閉或開啟進出水管通道的閘門,沖洗時,按下水箱旋鈕,就會打開出水水塞浮球就會隨下降的水位壹起下降;當沖水後,水箱水位下降,進水水塞自動打開,向水箱內註水,浮球又水位升高上浮,到水箱內再次水滿時,浮球就會通過杠桿將進水塞壓下,堵住進水口,以達到不在往水箱內註水的目的。
防水旋鈕和杠桿的作用是沖洗時按動水箱旋鈕,然後旋鈕通過杠桿將水塞拉起,達到放水的目的;杠桿被發明出來就是為了省力,因此杠桿的作用不止是拉起出水水塞,還有省力的作用,只需很小的力就可以達到拉起出水水塞的效果。
蹲便器水箱原理
放水時,扳動放水旋鈕,旋鈕通過杠桿將出水塞拉起。這樣水箱的水就會放出。水被放出後,出水塞落下,堵住出水口。此時,浮球也因水面下降,處在水箱底部。而浮球的下落,帶動杠桿將進水塞拉起,而使水進入水箱內。
隨著水面的上升,浮球也會因浮力逐漸升高,直至通過杠桿將進水塞壓下,堵住進水口。這樣水箱內又盛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