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我國2.6億老年網民,超10萬患上網絡孤獨癥,他們的孤獨來自哪裏?

我國2.6億老年網民,超10萬患上網絡孤獨癥,他們的孤獨來自哪裏?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了最新壹期網絡發展報告,分析了中國9.4億網民的年齡結構,發現50歲以上的網民占比已經上升到26.3%,總人數達到2.6億人。

此前還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天有10萬名老年網民,在線時間超過10個小時。退休後的孤獨感,不再被需要和尊重,也不再能展現自我價值的落寞感,是他們長時間上網尋求精神滿足的主要原因。有人甚至將這種現象叫做“網絡孤獨癥”。

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網民占總網民數量的10%以上,這些老人有壹半以上不與子女居住,壹年當中很少與子女或孫子女親近,參與子女家庭事務的程度也明顯下降。他們每天除了必要的活動,大部分時間是在網上刷視頻,用這種最快捷又低成本的方式打發時間。

年齡到了壹定階段,老年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有明顯的下降,壹部分老年人不會用手機和電腦上網,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子女很少抽出時間教他們使用。即便教過,他們也經常很快就忘掉了。子女忙於工作或事業懶得再教,他們也不願再麻煩子女或其他人。於是,學習新事物的議程便被壹再擱置下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老年人很早就學會了用手機和電腦上網,並沈迷其中無法自拔。這些老人壹般都接受過較多的教育,且在未退休之時就已經接觸過互聯網,因此,在退休之後學習上網就比較容易。然而,他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卻遠遠超過了年輕人。

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網民的每日上網平均時間達到64.8分鐘,比40歲年齡段網民平均上網時間多了16分鐘。很多老年網民從早晨5點多就開始上網,以百萬人為單位計算,每天有超過2.3萬名老年網民的上網時間超過6個小時,他們手機上的APP平均數量超過44個,比年輕人手機上的應用程序多很多。

然而,過長的上網時間也在摧殘著他們的身體。

據報道,廣州壹名89歲的“網紅奶奶”——江奶奶看到孫子錄視頻發到網上,就想嘗試。結果第壹條視頻就爆火,三天時間粉絲數量超過10萬人,於是江奶奶準備向更高目標挑戰。幾天之後,江奶奶感覺眼睛幹幹的,還流淚、怕光、發癢,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判定江奶奶是由於長時間看電腦,造成眼部多種不適,誘發了幹眼癥。

江奶奶的癥狀算是輕的,很多老人因為長期上網保持壹個姿勢,缺少運動,患上或加重了頸椎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盡管家人也囑咐老人,註意休息和運動,不能長時間看手機,但他們還是經常拿起手機,因為這是他們幾乎唯壹能排憂解悶的方式了。

老年人對網絡的依賴,反映了他們強烈的孤獨感,也反映了社會對老年人生活關註度不足。中國很多老人超過60歲就進入退休狀態,拿著不低的退休金,享受悠閑的生活。然而,從職業角色退出後,他們被關註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存在感逐步消失。

老年人擁有較強的控制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網絡生活無欲無求。根據某APP統計,老年網民使用該程序最多的三大產品是:圖文資訊、領金幣和小視頻。

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更愛看正能量、社會秩序、家庭倫理類的內容。圖文資訊能夠讓他們感覺自己在與時俱進,沒被社會所拋棄。他們觀看的小視頻偏重於社會新聞、相親類欄目,這能讓他們回憶過去,內心產生認同感。

然而,網絡畢竟是冷冰冰的,不能幫助老年人排解空虛感、孤獨感。子女應該常回家陪伴老人,社會也應該關註老人,豐富他們的其他文化生活,才能讓老人從網絡世界走出來,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對於老年人上網時間長的事,妳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