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銀元有面值五元的嗎?
袁大頭沒有面值五元的,面值最高的是1元。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其主要內容是規定錢幣的鑄造發行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
袁大頭的主幣是1元銀元,袁大頭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壹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壹分、五厘、二厘、壹厘)。正面鐫袁世凱側面頭像及發行年號,背面鑄嘉禾紋飾與幣值。《國幣條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
擴展資料:
由於袁大頭銀元鑄造的時間長,參與鑄造的造幣廠多,因此,存世的袁大頭銀元的版別是非常多的。1914年袁大頭銀元的版別就和其他年份都不壹樣,1914年袁大頭銀元的正面圖案是袁世凱的側面頭像,上面的文字是:“中華民國三年”,在“年”字的後面沒有“造”,其他年份的袁大頭銀元的“年”字後面都加上了壹個字“造”。
“袁大頭”的鑄造量很大,僅南京造幣廠在1915年2月至1916年的近兩年時間內,就達379819210元。還有資料介紹,僅壹元“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0萬枚,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但是存世量卻非常少,好多在解放時期都被收回,重新融化。
百度百科-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