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生需要提前準備留學所在國的國家貨幣嗎?
2016年年底,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著、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6)No.5》發布。報告指出,2015年海外***有中國留學生126萬人,約占全球國際學生總數的25%,這意味著每4個國際學生中就有壹人來自中國。
近年來,隨著留學人數的增加,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安全事故頻發。
2014年7月,24歲的赴美留學生紀欣然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搶劫,頭部受重傷,回到公寓後身亡。
2016年5月,在德國的中國女留學生李洋潔,外出跑步時遭到壹對德國情侶性侵後暴力致死。
同年12月,留學生張瑤在羅馬被搶,試圖追回個人物品的過程中因遭遇意外不幸離世。
梳理2016年以來的媒體公開報道發現,留學生安全事件中,被搶劫、故意殺害、性侵等惡性事件偏多。從年齡來看,22歲以下大學新生受傷害最多。而據公開信息統計,海外女留學生出現安全問題占比達45%。
年輕、防範意識薄弱、自我保護力不足,令中國留學生成為高危群體。益咕嚕國際教育智庫不久前發布的《2016留學安全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並不清楚如何在海外避免侵害,以及遭遇安全威脅時如何應對。
更令人唏噓的是,留學生在海外遭遇不測後,尋求司法公正並非易事,法律程序復雜而漫長。2014年,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紀欣然遭鈍器重擊身亡,直到2016年10月,兇手才被定罪。
頻頻發生的悲劇也給校方敲響了警鐘。據美國“Daily Orange”網站報道,袁曉鵬壹案後,雪城大學學生開展了旨在保障中國留學生人身安全的活動。該校國際學生服務中心主任帕特·布拉克指出,有時遭遇安全問題的原因之壹是,國際學生對生活區域並不了解,不知道校園周邊存在哪些危險。在國際學生的祖國,大學通常是十分安全的地方,導致他們對美國大學周圍的安全問題不甚在意。“他們或許不了解,美國大學可能坐落在不安全的城市環境之中。”布拉克說。
提高安全意識,學會保護自己,應當成為每個中國留學生的必修課。國際安全專家王學軍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樹立安全意識是留學安全的根本保證。“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唯壹安全的,就是時刻知道自己並非安全,並依靠深入脊髓的安全習慣,讓自己時刻處在安全環境之中。”
他指出,在海外應學會“遠離風險、智慧避險、緊急脫險”,比如了解發達國家的法律,學會應對國外警察執法的方式。至於防範、應對校園性騷擾與性侵害,王學軍認為需要註意3個原則: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軟柿子”,不要對熟人放松警惕,判斷形勢後堅定反擊。
中國留學越來越多,但華人往往被視為弱勢而富有,被犯罪分子盯上的可能非常高,小編再次提醒各位,不管妳在哪兒,都要想辦法保證自己的安全。警惕!!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