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中世紀雕塑?
“中世紀”是指公元4世紀~公元14世紀這壹時間。在美術史中世紀界定的壹千年的時間裏,西方藝術圍繞著基督教精神的物質體現——教堂而演變發展著,先後出現了拜占廷式、羅馬式、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建築。雕塑在基督教世界從壹開始就作為教堂的裝飾和對聖經教義的解釋而依附、服務於教堂建築,並隨著教堂建築風格的變化而演化著。下面就沿著拜占廷式、羅馬式、哥特式的線索對中世紀的雕塑風貌作壹描述。
拜占廷式雕塑
東羅馬帝國在最強盛時疆域包括整個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愛琴海中島嶼、克裏特、塞浦路斯、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昔蘭尼加和黑海、北海。首都君士坦丁堡原是古代希臘的著名城市拜占廷,故它又稱為拜占廷帝國。
東羅馬帝國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傳統等因素,在文化藝術上與古希臘的關系比較密切,在我們的想象中應該能欣賞到美麗的人體雕塑和富於立體感的浮雕,然而事實相去甚遠。發生在公元726年並延續了壹個世紀的“聖像破壞運動”使拜占廷的藝術遭受了空前的劫難,雕刻品所受的破壞尤甚。9世紀以前的作品幾乎消失了。這場由皇帝利奧三世(717~741)發起的“聖像破壞運動”是皇權和教會鬥爭的結果。皇帝借口宗教改革,封閉寺院,強迫僧侶還俗,沒收教會土地。
由於破壞運動者宣稱神是不能描繪的,用人的外形來表現神是對宗教的褻瀆,而只能用寓意的形式表現基督,如:用十字架暗示基督,葡萄酒象征基督的血,在教堂絕不允許有人的形象出現,只繪建築、風景、花卉、樹木、鳥禽等,故此大批描繪和表現基督聖徒的壁畫、鑲嵌畫及雕刻作品被銷毀了。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那個時代的作品均是以動植物為表現題材的裝飾雕刻,大多采用淺浮雕的手法,效果近似於繪畫。唯壹的壹件圓雕是收藏在米蘭美術館的壹個女性頭像,有人推測她是西奧多拉皇後,微妙的表情真實生動,大大的眼睛滿含憂郁。
羅馬式雕塑
“羅馬式”這壹名稱是由19世紀初法國歷史學家熱維爾開始使用的。“羅馬式”壹詞應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語言方面,指使用羅馬語(即拉丁語)系的各個國家,包括當時的法國、意大利、德國、英國、尼德蘭、西班牙等國家;建築方面,指11世紀晚期和12世紀歐洲的教堂建築采用了古羅馬厚厚的墻和有穹窿拱頂。在此以國家為順序對羅馬式教堂的雕刻藝術作壹介紹。
德國羅馬式雕塑以科隆大教堂的《基督磔刑》(公元970年作)為範例。這是壹件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雕像,受難的基督,完全沒有殉教者的樣子,而是普通的人。但人體解剖是不準確的,可是人物的表情與死亡的沈悶結合得比較好,造成壹種靜穆的悲壯氣氛。
意大利羅馬式雕塑中世紀的意大利還沒有形成壹個藝術中心。在雕刻方面由於地方的分散性,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學派。南意大利的雕塑基本上是沿著羅馬藝術的途徑發展的,大多數是對羅馬時代雕塑的直接模仿。倫巴底是意大利最早形成城市公社制度的壹個地區。雕刻家威廉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藝術的傳統。在莫德納教堂的浮雕中創造的人物動態已十分動人,具有自然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有的已塑造了真實優美的人體。在作品中已經出現了世俗的場面和世俗人物形象。公元13世紀初,雕刻家安泰拉米的出現是雕刻發展的新階段。他的作品構圖已經達到自由活潑、優美雅致的境地,人物的身體比例更趨勻稱,衣褶的線條柔順有力度,整個浮雕畫面顯得平和。
英國羅馬式雕塑英國在羅馬式時期的雕塑發展比較慢,10世紀才出現了圓雕。收藏在索斯威爾大教堂的《天使長與魔鬼撒旦鬥爭》浮雕是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浮雕,直到12世紀基貝克教堂門廊的雕刻還和當時斯塔的納維亞教堂的大門的風格壹致。
中世紀英國有重大意義的羅馬式雕塑是墓碑雕刻,其構圖及人物動態和面貌的處理,反映出英國的雕刻家們正嘗試著反映具體生活。
西班牙羅馬式雕塑現存的中世紀時西班牙羅馬式雕塑有三處:奧維亞多大教堂的聖米哈伊爾禮拜堂的使徒雕像、阿維拉的維遜特教堂西門廊的雕像和聖雅各·德·康波斯泰大教堂的門廊。
聖雅各大教堂的著名門廊被稱為“光榮門廊”,是雕刻家馬狄奧在1183年雕刻的。在三個宏偉的門楣中心中,中間者雕刻了榮耀的基督、聖徒和天使,邊緣圍繞著啟示錄中24個手持樂器的長老。雕有婦女形象的柱子墩上有先知和使徒的雕像。雕刻家馬狄奧把自己的形象雕在中央墩上教堂保護者聖約翰的腳邊,和中世紀無數個無名的雕刻家相比,他是極幸運的壹個。整個門楣像采用中心對稱法,形象傳統,力圖表現莊嚴和神聖,但雕刻手法已遠遠超出了繪畫的平面淺浮雕的性質,而且有相當強的立體感。在衣褶的處理上用交錯的陰影變化表現出動感,這已是哥特風格的發端了。
哥特式雕塑
“哥特式”是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在對前人的作品做總結對12世紀到14世紀的建築所冠以的輕蔑的稱呼。他們認為“哥特式”建築尖形的拱、棱狀的穹窿和繁復的裝飾看上去粗俗而野蠻,只有摧毀了古羅馬文明的哥特人才能做得出來。然而文藝復興的輝煌與這種哥特式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不能用這種眼光來觀看這個風格的藝術了。
這壹時期的雕刻藝術表現的內容仍以聖經內容為主,同時出現了反映歷史、地理等各學科和勞動、宮廷生活的題材。人物形象逐漸豐滿了,自由了。到了哥特式後期,雕刻已擺脫了作為教堂的裝飾和解釋教義的作用,而成為完全對人本身的表現。
德國哥特式雕塑雖然將歐洲從12世紀到14世紀的藝術風格統稱為“哥特式”,然而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其中的差別是相當顯著的。哥特式晚期德國教堂的雕刻,雕刻家們總是將人像的衣著表現得與同時代人的相似,仿佛這些聖經上所記載的人就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中間。
瑙姆堡主教堂的西內殿有12尊與真人等大的捐助者雕像,其中以邁森的總督埃克哈德和他的妻子波蘭公主尤塔的像最精彩。這些雕像完成於1260年前後,而此時埃克哈德和尤塔已死去近200年,但雕刻家卻表現了如此逼真的形象,使我們可能在人群中指出他們是其中的某男、某女。
意大利哥特式雕塑這壹時期,意大利最偉大的雕刻家是皮薩諾父子——尼古拉·皮薩諾和喬凡尼·皮薩諾。
皮薩諾父子和同時期的許多雕刻家壹樣,曾經在法國進行過研究工作,將法國哥特式建築及雕刻風格介紹到意大利,並糅合以古羅馬藝術風格,創造了獨特的意大利式的哥特式藝術。
皮薩諾父子合作的比薩大教堂洗禮堂的講經壇、錫耶那大教堂的講經壇和彼魯查的噴水池,被稱為中古時代最後的偉大作品,其中為講經壇設計的浮雕有著濃厚的古典主義風格,壹般都表現了眾多人物,顯得有些擁擠,但是它采用了在構圖上將主要人物放在中心位置,而且比其他人物要大的方法,主次分明,壹目了然。這說明雕刻家受到了羅馬石墩浮雕的影響。
皮薩諾父子為比薩洗禮堂所作的浮雕之壹題名為《誕生》。浮雕中人物的臉部雕刻得很圓潤、豐滿,也很靈活,聖母和身邊使女的臉轉向側面,正和那個方向的人在交流著什麽。衣褶的雕刻顯出流動的光彩,富於立體感。更重要的是,雖然為了區別其身份而將人物刻畫得有大有小,但每個人物自身的比例是協調的。
喬凡尼·皮薩諾作為後期哥特式雕刻的代表,曾制作過多尊“聖母抱子”的立式、獨立雕像,像這樣獨立自由站立的作品,在羅馬式和哥特式早期作品中是罕見的,但這樣的雕像在古希臘和羅馬的雕塑作品中卻是相當普遍的。
從喬凡尼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他的“哥特式”藝術所表現的內容仍沒有超出基督教的要求,但他的作品流露出了世俗性,呈現了向古希臘、羅馬傳統學習及對人體本身和各種自然現象進行研究的趨勢。這種趨勢在曾在古羅馬帝國的中心——意大利成為壹股不可逆轉的潮流,它孕育著人類藝術史上最偉大的時期——“文藝復興”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