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蔣經國為何叫建豐

蔣經國為何叫建豐

因為蔣經國字建豐。

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壹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根據記載,古時男子20歲時取字,女子許嫁時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直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壹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擴展資料

蔣經國的主要貢獻:

1、蔣經國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十大建設,臺灣經濟發展迅速,使臺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壹。在推行十大建設之前還在行政方面進行十項革新,使行政執行更為簡廉有效,此外也頒布“政治與社會革新”的八項要點,有人將這兩次革新統稱為“十八項革新”。

2、在其主政臺灣期間較重視本土人才,大量啟用臺灣本省籍官員,積極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執政晚年逐步開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以及實行“民意機構改革”等,開啟了臺灣政治民主化之路。

3、蔣經國堅持“壹個中國”立場,反對“臺灣獨立”。1987年11月宣布開放部分人士赴大陸探親,結束了近40年兩岸同胞不相往來的局面。

4、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蔣經國主張改革臺灣人鋪張餐飲陋習,提倡“梅花餐”(即五菜壹湯),使餐飲奢侈風氣有所收斂。

5、較關心基層民眾的生活,據報道,其每年超過200次親自下鄉走訪,以了解地方實際需要。同時也很註重偏遠鄉村建設,落實水電及基礎醫療衛生建設,減少城鄉差距,使臺灣的鄉村建設程度較進步。

由於其作風親民,深受臺灣民眾的好評。當他在臺灣逝世的消息傳出,不少臺灣民眾曾聞聲痛哭。迄今為止,在對以往幾位臺灣領導人的民調中,他仍是最受臺灣民眾肯定的壹位。

百度百科——蔣經國

百度百科——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