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為何賣出白菜價?
作為壹國發展高端制造業的戰略性資源,稀土有著?工業維生素?的稱號。我國穩坐全球第壹大稀土生產國、第壹大稀土出口國的寶座,壹舉壹動更是能在業界引發連鎖反應。然而,外界壹直疑惑的是,稀土如此寶貴,為何價格卻貴不起來?甚至與其應有的價值背離?
3月1日當天,工信部代表人士公開對?稀土賣出白菜價?的現象進行了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四大原因:
第壹,稀土行業惡性競爭、競相壓價,導致稀土的稀缺性無法凸顯;其次,我國稀土產業存在環保問題,民眾反應強烈;第三,存在?亂開采?現象,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很差;第四,重復且低水平發展的稀土產品太多,高水平的稀土產品較少,不利於整體的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這位代表人士還直言不諱地指出,關於稀土高端化的問題,日本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很多日本企業的稀土高端化水平在業內有目***睹。
要知道,由於手握高端稀土生產設備、稀土生產專利等技術優勢,日本通過進口我國稀土原料進行深加工,然後將制成品出口至海外,壹進壹出之下,日企可以從中賺得10倍以上的利潤,堪稱我國稀土?白菜價?的最大受益國。
另外,與中國著急開采稀土原料賣到國外不同,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為稀土專利布局。以稀土原料釹鐵硼為例,我國貢獻了全球80%的釹鐵硼生產,但日本在1983年就為釹鐵硼申請了生產核心專利,這使得我國多年來沒法獲得釹鐵硼生產的話語權。
值得壹提的是,我國也在著手對稀土行業加強整改。今年1月中旬,我國工信部發布了《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打算對稀土開采、稀土冶煉分離實行總量指標管理,助力我國稀土高質量發展。很快,我國此舉就引起了美國的密切關註。
據報道,美國近日接連簽署了稀土、半導體等領域的審查令,要求有關部門和機構在100天內全面審查關鍵產品和行業的供應鏈風險,尤其關註美國稀土供應鏈的脆弱性和面臨的風險。
說白了就是,美國看到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新舉動,擔憂未來稀土可能會?受制於人?,於是趕緊對自家的稀土產業進行?查漏補缺?。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稀土對外依存度高達100%,其中超過80%依賴中國供應。然而,美國媒體2月27日當天的報道卻指出,美國目前只有壹個運營中的稀土礦?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稀土礦,就算美國能在稀土供應鏈做出調整,距離實現自給自足至少還要十年時間,估計開采出的稀土最終還是要運到中國進行加工。
觀察者網此前曾曝出,美國這個唯壹的稀土礦,不僅有我國稀土生產巨頭?盛和資源參與生產和規劃,並且每年產出的5萬噸稀土濃縮物還會運往中國加工處理。
總的來說,我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不少,但是?短板?也十分明顯。如何打好稀土這張王牌,是我國當前急需解決的壹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