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鐘翔平:騰訊智慧出行,從“助手”向“***建者”轉變|汽車產經

鐘翔平:騰訊智慧出行,從“助手”向“***建者”轉變|汽車產經

6月24日,騰訊的“2020智慧出行新品發布會”正式舉行。據說,這是騰訊入局智慧出行行業以來,首次集中舉辦年度新品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騰訊壹口氣發布了包括車聯網、自動駕駛、數字營銷等在內的諸多重磅新品,基本覆蓋了其智慧出行業務的整個矩陣。

之所以在這樣壹個節點大張旗鼓地加碼智慧出行,騰訊副總裁鐘翔平在發布會前接受汽車產經網采訪時表示,疫情給整個出行行業帶來的巨大改變,是重要原因。

“疫情催生了人們對出行行業進行新的思考,包括如何利用數字化的方法面對用戶,如何更好地做數字化營銷,如何構建數字底座的交通設施,如何進行更好的基礎性建設……”

據鐘翔平介紹,面對疫情帶來的出行數字化變革需求,騰訊對原本的智慧出行產品進行了升級。

其中針對個人出行,疫情期間,騰訊在基於微信小程序的乘車碼服務中,增加了乘車登記碼功能,和地鐵車廂擁堵情況查詢,助力疫情期間的出行安全。

而聚焦車端和路端的車聯網、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新增服務,則是此次發布會詳細介紹的重點。

從此次發布會的內容來看,從車聯網到自動駕駛,再到智慧城市,可以說騰訊的智慧出行新產品致力於讓每個人、每輛車、每條路都成為“數字節點”,進而充分挖掘、發揮數字化價值,讓消費者、車企,甚至整個社會都能收獲出行數字化帶來的新價值。

而隨著壹系列新品的推出,在鐘翔平及騰訊的定位裏,騰訊的角色也在從以前的“車企數字化的助手”向參與度更深、角色更加重要的“智慧出行產業的***建者”轉變。

1

車聯網新產品TAI3.0:兩個車載APP即可幫助車企構建特色車聯網

相比華為死磕鴻蒙、阿裏聚焦打造斑馬車聯網底層系統,騰訊選擇了從內容生態的角度切入車聯網。

2019年,騰訊首次提出了生態車聯網理念,並將微信引入上車,推出微信車載版。而在6月24日的發布會上,騰訊生態車聯網的理念已經相當成熟,全新升級的TAI 3.0生態車聯網也正式亮相。

據鐘翔平介紹,TAI3.0包含兩個車載APP——騰訊隨行和騰訊愛趣聽,以及壹個生態開放平臺——騰訊小場景。

“騰訊隨行”是壹個定位為車載出行生活助手的應用,裏面包含車載微信等海量車載輕應用服務。

“騰訊愛趣聽”則是壹個聚合有聲內容的車載應用,通過打通騰訊賬號體系,用戶收藏的興趣內容手機和車機上的可以實現同步。

“騰訊小場景”則如同微信小程序壹樣,面向所有開發者,提供車載場景入口和開發者服務平臺。

從TAI 3.0的功能介紹不難發現,騰訊在車聯網中想要打造的生態,與移動互聯網中的微信生態十分相似。

而這種生態最大的優點,就是只需車載APP的輕量化方式,即可幫助車企構建具有自己特色功能的車聯網。同時,據悉,TAI3.0還能夠自適應不同的車載系統和硬件平臺,最短2個月就能快速上車,刷新了行業普遍的“上車速度”。

與此同時,除了更易於操作之外,在鐘翔平看來,騰訊在生態車聯網領域的優勢還在於長期在To C業務中積累起來的對客戶的深刻認知。而這,正是車企缺乏又急需的能力。

☆☆☆

騰訊TAI3.0生態車聯網有兩個車載APP——騰訊隨行和騰訊愛趣聽,以及壹個生態開放平臺——騰訊小場景。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鐘翔平:TAI3.0可以看做是騰訊打造的車載雲端基礎設施,它包含兩大車載APP——騰訊隨行和騰訊愛趣聽。

騰訊隨行定位為車載的生活服務助手,它把LBS、感知能力、內容生態進行結合,為用戶提供場景化、個性化服務。微信車載版也會作為騰訊隨行緊密的結合模式。

騰訊的愛趣聽則是聚合騰訊生態,以及騰訊開放生態有聲內容的APP。通過壹個帳號進行打通,可以讓用戶快速尋找到他想聽的內容。

騰訊小場景其實是基於微信的小程序進行構建的。微信小程序生態已經非常大,達到了三百萬量級,而且小程序生態是極為開放的。基於微信小程序的基礎,騰訊車載小場景也專門打造了壹些面向駕車場景的精品小場景。囊括專門服務於車載場景的內容,甚至還有車主服務、生活服務等,滿足用戶的出行場景需求。

現在騰訊小場景還在建設之中,有壹些是騰訊自己開發的,也有壹些是開發者自願加入的,也有壹些是屬於車企的。

小場景的實施非常便捷,開發成本很低,運營方式也不像過去的APP的建設方式,它可以以很輕量化的方式就上線到車上去。

現在壹些車企,尤其是造車新勢力都更傾向於自己開發車機操作系統。那麽,騰訊是否也會切入這壹領域??

鐘翔平:我們在開始建設騰訊車聯時就認為,車企其實能夠很充分地掌控他們的系統。現在有很多車企會自建,或者會通過投資以及分拆壹些組織模型的方式去構建系統,這都是很合理的方法。

系統應該充分地被品牌方掌控,這關乎品牌的特色和特點,也關乎系統和硬件之間的安全保護,也保障了後續品牌方能夠長效運營內容應用及生態。但面對有需要助力的車企,騰訊願意幫助他們構建屬於他們的系統,這是我們對系統的態度。

在應用方面,騰訊隨行和騰訊愛趣聽,壹方面我們希望它能夠便捷地為車企所用,高效合作,快速上車。另壹方面,我們也認為從長遠看,車企需要構建運營生態和服務生態的能力,我們也很願意助力車企。

目前,與騰訊在車輛網領域達成合作的車企以及量產車型有多少?

鐘翔平:到目前為止,騰訊和寶馬、長安、廣汽、東風、壹汽、本田等大概29家車企達成了戰略合作,已經量產或即將量產的車型超過110款。

除騰訊外,在互聯網企業中,阿裏、百度等也布局了車聯網。相較於其他互聯網企業,騰訊的優勢在哪裏?

鐘翔平:騰訊致力於做好車企數字化建設的助手、***建者。騰訊的優勢除了技術能力外,很重要的壹點是騰訊壹直致力於To C用戶的服務。

當下很多汽車品牌都需要加強和C端用戶的互動,需要更加認識和理解用戶,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和用戶進行溝通,同時也需要幫助用戶和服務內容進行銜接。而這些都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具備的能力,我們可以把這些能力優勢發揮到車企需要的各種場景裏去。

2

新壹代自動駕駛仿真平臺:數據+遊戲雙擎驅動,加速自動駕駛技術成熟

疫情期間,由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受限,自動駕駛也成為了全社會***同關註的熱詞。而市場刺激之下,互聯網巨頭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腳步也在不斷加速。

據悉,目前騰訊旗下有三個和自動駕駛相關的產品:自動駕駛開發雲、仿真平臺和高精度地圖。在本次發布會上,騰訊發布了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TAD Sim 2.0版本。

據介紹,這壹平臺在行業內率先使用了數據+遊戲技術雙擎驅動的技術路線,在真實性、全面性、可視化、標準化、輕量化五個維度進行了升級。

同時,其場景庫有超過1000種場景類型,具備每日1000萬公裏以上的測試能力。數據傳輸能力可以獲得10倍速提升,減少30%的資源占用。

而關於這壹平臺的價值,在鐘翔平看來,充分應用合理的仿真平臺,能加快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節奏,也將有效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

☆☆☆

這次發布會騰訊發布了升級版的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平臺,那麽除仿真平臺外,騰訊在自動駕駛研發上是否也在進行路測?在很多開發自動駕駛的車企看來,要進行自動駕駛開發,必須就行實地測試。

鐘翔平:騰訊壹直在進行車輛的上路測試。2016年下半年,騰訊建立了自動駕駛實驗室;2018年,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變成了業務中心。事實上在實驗室階段我們就完成了自動駕駛車輛的改裝上路等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們也壹直在持續進行測試和叠代。

我認為,上路測試是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的關鍵。我們壹邊在進行這些測試驗證工作,也壹邊在思考清楚如何幫助車企提高上路效率。

目前騰訊旗下有三個和自動駕駛相關的產品:自動駕駛開發雲、仿真平臺和高精度地圖。這次發布的升級版仿真平臺起到的作用是怎樣的?

鐘翔平:仿真平臺是在高精度地圖數據庫之上,通過采集不同城市、道路、氣象和時段等多維度的實際交通數據進行模型訓練,建立虛實壹體的交通流數據,同時借助虛擬現實技術、遊戲引擎、和雲遊戲技術、工業級的車輛動力學模型和專業的渲染引擎,三維重建技術等,構建仿真系統,相當於壹個運行在雲端的平行世界。

在實際的路測中,車輛可能遇不到太多復雜的路況和風險。我們的仿真平臺就是強調通過雲模擬考驗車輛的算法,再把雲模擬和現實中的測試結合起來。

充分應用合理的仿真平臺,能加快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節奏,也會有效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

關於仿真平臺,有零部件企業表示他們做仿真的邏輯是做70%的軟件,做26%的硬件,剩下個位數是實地測試,騰訊在這方面的比例是怎樣的?

鐘翔平:這個數字是由車企端把控的,騰訊提供的只是仿真平臺這個技術工具。但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減少路測成本,提高效率。

除仿真平臺外,騰訊也很早就開始做高精度地圖,並且投資了四維圖新。騰訊在高精度地圖領域的布局上,是如何處理自己與四維圖新之間的關系的?

鐘翔平:騰訊在很多維度上都和思維圖新保持了緊密合作,在地圖維度也有大量的數據***享以並進行協同。

但雙方的核心也有壹些差異。騰訊更強調高精地圖雲服務的方向,而四維圖新更具備道路采集、制作生產的能力。

3

智慧城市建設:雲端大腦+數字底座,推動城市交通數字化

事實上,不管是車聯網還是自動駕駛,其終極目的,都是打造智能交通。而除私家車之外,要真正實現智能交通,打造智慧城市,公***出行如何實現數字化,進而整個城市治理如何實現數字化,更是重中之重。

據鐘翔平介紹,此前,騰訊已經發布了智慧城市的方案,目前也正在與多個城市進行深度合作。目前全國已經有130多個城市的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公***交通系統開通了騰訊乘車碼服務,用戶數超過1.3億,構建起了壹個龐大的“數字底座”。

而與此同時,騰訊也與各地的政府交通部門建立了戰略合作,開展交通大數據融合***享,***同構建城市公***交通領域的智慧大腦,為地方政府部門和交通運營方提供覆蓋交通管理、決策、服務等方面的全方位交通優化方案,為城市交通規劃、公***交通優化提供決策依據。

而至於這壹領域的商業運營盈利性,鐘翔平坦言,“對於民生相關的項目,騰訊還是秉承合理的商業化理念。目前其實對於比較成熟的2B領域,投入和回報之間還算比較良性。”

☆☆☆

此前,您曾表示,騰訊在出行領域的布局會偏向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那麽目前騰訊是否已經與壹些城市達成了合作?

鐘翔平:目前,全國已經有130多個城市的公交、地鐵、索道、輪渡等公***交通系統開通了騰訊乘車碼服務,用戶數超過1.3億。騰訊還跟北京、深圳、重慶、天津、成都、西安等全國60多個城市公交集團合作,為用戶提供城市實時公交動態信息服務,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其實智慧城市的範疇更大,包括城市相關的更多東西,尤其是壹線大城市,交通問題嚴峻復雜。我們當下主要把交通看成是幾類,也正在和交通企業、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合作:

第壹,公***交通運營,比如公交公司、地鐵公司、港口、機場等。我們面對這些會構造智慧公交、智慧地鐵解決方案,讓公***交通設施發揮更大效率,讓它的運營能力和即時調度能力更高。

第二,交通管理部門。針對這些部門,我們需要更數字化的方式幫助他進行交通管理,比如什麽地方擁堵,什麽路段事故多發,什麽時候潮汐波動大……這些都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位置服務了解到到。我們當下在這些維度都有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已經和多地的交通管理部門進行了合作。

第三,更加面向未來的智能交通模式。自動駕駛會壹步步演進發展,路也會越來越聰明,具備更好的感知能力,這個方向正在快速發展,各地都在進行嘗試,並且在有些地方可能已經成型。騰訊目前確實正在和幾個城市合作,但這個需要和我們的業主方及合作夥伴端***同發布。

對於騰訊來說,在構建智慧城市方面,怎麽保證商業運營的盈利性?

鐘翔平:首先,對於智慧城市以及其他民生相關的業務,騰訊壹直秉承著合理商業化的理念。這在當下其實是相對比較成熟的2B的領域,我們的投入和回報之間也比較良性。其實很多關於智慧城市構建的項目都不止是騰訊在參與,騰訊也會調動產業生態合作夥伴***同面對,讓生態合作夥伴也能夠得到良性的循環,大家都越來越好。

另外在這種民生相關的業務上,騰訊在商業上有極大的克制。我們會把用戶價值、社會效應擺在前面。

舉例來說,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騰訊會議,也有大量的民生使用場景,尤其在疫情期間,有非常大的用戶使用量,也會帶來很高的帶寬成本。但是騰訊認為,這個是解決民生的,是社會普遍的痛點需求,所以應該是免費的。

總的來說,面對這種民生相關的項目,克制同時保持生態的良性循環是我們的基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