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提供分析的樣品,無論是地質樣品或是環境樣品,都是多成分的復雜樣品,構成γ射線能量譜峰相互幹擾。樣品輻照後要進行放射化學分離處理,消除幹擾,提高中子活化分析的靈敏度和精確度,因此叫放射化學中子活化分析。其特點是分析靈敏度高。
高能量分辨率半導體探測器出現之後,許多γ射線能量峰可以分開。開始出現了(純)儀器中子活化分析;輻照後,不經過放射化學處理,直接進行γ射線能譜測量。根據特征能量峰計算含量。
中子活化分析,壹般應做以下幾項工作。
(壹)準備工作
主要是根據待測元素,查閱有關資料,考慮在何種能量中子照射下,產生核反應類型,測量哪幾個γ射線能量峰,以及可能產生的幹擾峰。預計放置冷卻時間等。
(二)樣品和標準樣品的制備
1.固體樣品
野外采回的土壤樣品和巖石(或礦物)樣品,經自然風幹、粉碎、研磨、過篩(100~200目),混合均勻,幹燥保存。稱樣50 mg到1g,用高純鋁箔包好(作好編號)。
根據待測元素的種類及核反應特征,制備標準樣品。壹般使用光譜純或分析純的待測元素的金屬或化合物,根據(估計)待測元素含量範圍,稱取壹定量的化學物質,經溶解、稀釋、混合,配制成標準溶液。取壹定量(如40μL)標準溶液滴在六層疊合的直徑6~10 mm的濾紙上,放在幹燥器中,自然幹燥後,與樣品相壹致的用高純鋁箔包好。
固體巖石標準樣品,壹般選用基體相同巖石作成標準樣品,以利於消除基體的影響。在我國通常使用美國地質調查局的USGSPCC-1(橄欖巖)、BCR-1(玄武巖)、AGV-1(安山巖)、G-2(花崗巖)以及中國地質標準巖石樣GSR3(玄武巖)和GSR1(花崗巖)等。
2.水樣品
水是環境中物質循環的紐帶,深受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
需要註意的是水中元素含量極微,在取水樣的容器中貯存期間其中金屬離子在不同pH值下被玻璃或聚乙烯容器吸附,引起濃度降低。壹般認為pH=1.5時,水在聚乙烯瓶中貯存壹個月無明顯影響。
由於水中許多元素濃度極低,因此經過預濃集,提高分析靈敏度。壹般采用離子交換、溶劑萃取、電沈積、低溫蒸發、活性炭吸附、***沈澱和冷凍幹燥等方法。常用的是冷凍幹燥、低溫蒸發(取100mL水在60~70℃下濃縮至1mL)和活性炭吸附法(取200mL水,調節pH=6.5,用30mg活性炭,攪拌15min後過濾)。
樣品包裝與標準樣制備與前述相同。
3.大氣氣溶膠樣品
采集氣溶膠樣品的方法,主要有自然重力沈降等八種。常用的方法是濾膜和撞擊式采樣器。
1)配有抽氣系統的過濾膜。有機膜或核孔濾膜(Nuclepore)對小粒徑顆粒有很高的收集效率。Whatman 41濾紙對亞微米顆粒收集效率達85%~90%。Zefluor濾膜在32 L/min流量條件下,對0.3μm顆粒收集效率達99%。聚苯乙烯纖維膜(Micro-sorban)和玻璃纖維膜(Glass-fibre)適於大流量采樣。
2)撞擊式采樣。主要是幹撞擊,適用於采集不同粒徑的氣溶膠顆粒。
4.標準參考物質樣品
標準參考物質是材質均勻,性能穩定,化學或物理性質已經準確測定,主要用作物質組成成分或特性測量的標準參考值,或用於評價測量方法,或用於校準儀器。
我國1991年由國家技術監督局審批發布的壹級標準物質,包括:地質、冶金、環境、核材料、物理學和物理化學等領域***529種。二級標準物質264種。
美國1991年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頒布的標準參考物質1160種。
中子活化分析主要選用國家標準物質或國際標準物質。如果對待測元素的準確度要求不是很高,也可以用標準試劑進行準確物質配制。
(三)反應堆照射與冷卻
制備好的樣品與標準樣品,裝於同壹容器送入反應堆進行照射。反應堆的類型各有不同(重水堆、輕水堆、遊泳池型堆等)。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的重水反應堆中子註量率約為6×1013n·cm-2·s-1。根據待測核素半衰期長短選擇照射時間,壹般為10~15 h。從反應堆取出照射後的樣品和標準樣品,根據要求放置壹段時間(叫冷卻時間),使大量短壽核素進行衰變,可以減小劑量。同時依據待測核素半衰期及幹擾情況,確定冷卻時間。表11-1-3為土壤樣品中待分析的元素和冷卻時間的參考值。
表11-1-3 樣品的照射、冷卻時間及測定元素
(四)γ射線能譜測量
地質樣品和環境樣品成分十分復雜,反應堆照射後,生成多種核素。必須使用高能量分辨率的半導體探測器的多道γ能譜儀進行測量。
圖11-1-2為反應堆照射後,冷卻5 d,測得的含金黃鐵礦樣品部分γ能譜圖。清晰可見,198Au的γ射線能量峰412keV(見表11-1-1)。
用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測定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或堿性巖中輕稀土元素,其相對標準誤差在±(2%~5%);重稀土元素為±(5%~7%)。對於超鎂鐵質巖石,由於其中稀土元素(REE)含量很低(<1μg),而大量Fe、Cr、Ni、Co和Sc存在,構成嚴重幹擾,往往采用放射化學組分分離後測量效果較好。
中子照射引起核反應及核衰變過程中,伴生的特征X射線,有三組:①母元素俘獲中子後產生內轉換,使母元素發射特征X射線;②軌道電子俘獲使子元素產生特征X射線;③β衰變之後的內轉換,使子元素產生特征X射線。因此,特征X射線測量是儀器中子活化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重疊峰γ射線幹擾嚴重情況下,更顯有用。例如,鈮(Nb)僅有壹個穩定同位素93Nb(100%),熱中子照射後產生兩個同質異能素:94Nbm
圖11-1-2 含金黃鐵礦樣品γ射線譜
(T1/2 =6.6 min)和94 Nb(2×104 a),後者γ射線871 keV峰值很小,如圖11-1-3所示,鈮、鋯(Zr)常在壹起,但含量1μg鈮的X射線特征峰(16.614 keV)非常顯著,鋯不產生X射線,非常有利於測量Nb的含量。
圖11-1-3 Nb+2γ的γ和X射線(1μgNb*10mg 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