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的人物簡介
林浩然(Lin Haoran,1934.11.24— ),男,著名魚類生理學及魚類養殖學專家。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教授。195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先後任中山大學生物系系主任,國際內分泌學會理事,亞洲水產學會理事,中山大學水生經濟動物研究所所長,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 病害控制國家專業實驗室主任,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委員和生物學分委會主席,亞洲和大洋洲比較內分泌學會理事,中國 動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動物學會內分泌學會理事長,廣東省動物學會理事長。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第三批博士導師。1997年11 月經中國工程院批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系統而創造性研究調控魚類繁殖和生長的理論和技術:
(壹)闡明魚類促性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受神經內分泌雙重調節的作用機理,將這理論應用於魚類人工繁殖,建立使用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誘導魚類產卵的新技術,在國內外推廣並取代供不應求的傳統魚類催產劑,獲得顯著應用成效,對我國魚類養殖產量提高發揮重大作用,譽為魚類人工催產的第三裏程碑,國際上定名為Linpe Method(林彼方法);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光華科技基金二等獎,列入國家科委95年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
(二)闡明激素調節鰻鱺生殖活動的作用機理,建立埋植性類固醇激素誘導鰻鱺性腺發育成熟的新方法,為鰻鱺人工繁殖研究提供關鍵性技術路線。
(三)闡明魚類生長激素分泌和魚體生長受多種神經內分泌調節的作用機理,發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多巴胺能物質和基因重組魚類生長激素能為魚消化道吸收並保持生物活性而明顯提高魚體生長速率,為應用這些新型魚類促生產劑加速魚苗魚種生產奠定基礎;獲199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闡明海水養殖魚類石斑魚繁殖和生長發育的神經內分泌調控和相關功能基因的作用機理,促進苗種規模化生產技術的建立和推廣應用。
(五)先後建立石斑魚的生殖生長調控和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羅非魚優質品種選育和產業化關鍵技術,中國大鯢子三代全人工繁殖和苗種規模化培育技術等,在華南地區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獲得兩項廣東省科技進步壹等獎和兩項教育部科技進步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