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老北京布鞋作文
前幾天,當我經過我家附近那條街,發現新開了壹家“老北京布鞋”店時,忍不住停下了腳步,望著古色古香的招牌,那壹剎那,內心波濤翻滾,那些與布鞋有關的舊時光就這麽被輕易地喚出來了。
在我記憶中,布鞋是伴隨著童年壹起成長的,只是後來不知不覺就走丟了。小時候,印象中的奶奶與母親壹有空就會坐在寬敞的屋檐下,每人身邊壹個針線篼,時而穿針引線,時而漫不經心地閑聊幾句。很多時候,隔壁的周姨李姨也會來壹起湊熱鬧,壹邊納著鞋底壹邊用手縫針往頭頂上習慣性地摩擦兩下,再拉開嗓門閑侃幾句,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切磋手藝,互相欣賞。在農村裏,壹個女人勤勞不勤勞,只要看看家裏人腳上穿的鞋就知道了。
那時候,女孩嫁人前是要做很多鞋的,包括婆家的所有親戚與娘家的所有親戚。我姨媽家的幾個姐姐在結婚前,都被母親接來家裏住上壹段時間,主要任務就是做鞋、以及繡那些布滿了五顏六色花朵圖案的鞋墊。每次只要母親叫我做事,我就會發脾氣,故意甩響東西或者大聲反抗,這時候,姐姐自然就會過來幫忙,我便溜之大吉,如今想來,真是太聰明了。
還記得壹個寒冷的冬天,當我穿上母親做的新棉鞋上學時,經過鄰村壹個阿婆家門口,她正在院裏曬太陽,看到我腳上的鞋好生羨慕,壹雙黑得發亮的燈芯絨棉鞋,壹連問我好幾遍,是不是好暖和啊。我心裏既高興又不安,因為她腳上的單鞋都快磨破外層了,回去把這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立刻對我說:“明天妳先穿舊的吧,把這雙鞋送給阿婆穿,她沒人為她做。”第二天,當阿婆的小腳穿上我的棉鞋時,她滿是皺紋的臉龐頓時樂開了花。許多陳年舊事早已模糊不清了,阿婆也早已做古,壹些記憶卻如黑白電影在腦海裏不經意循環回放。
手工做的布鞋雖然實惠、舒適、輕巧,但是每當下大雨時,就很不方便。在我上壹年級時,父親就為我買了黑色雨靴,當我看著老師和光著腳丫手裏提著布鞋的同學都圍過來觀看時,才發現全班只有我壹個人有靴子,老師還開玩笑地對我說:穿了這麽好的鞋,壹定要考壹百分啊。大概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開始對布鞋有所挑剔了,加上街上又開始流行壹種白帆布鞋,同時還有壹種塑料底布鞋,看起來比做的布鞋要精巧,鞋口還有繡花,所以越來越覺得布鞋有些土氣,母親做的鞋也只是偶爾換換腳才穿,盡管家裏做好的布鞋裝了幾口箱子,而我總是常常穿了壹兩次就扔壹邊去了,等母親發現時,腳已經又長了壹截。直到多年後,我望著母親那雙粗糙的手以及針腳漸稀的布鞋,如飲醍醐,幡然醒悟。
北街有壹位身價過億的老總,每天穿著普通夾克衫,壹雙黑色布鞋,騎著那種老式28寸黑色自行車上下班,穿行在繁華熱鬧的街道,顯得那麽格格不入,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眾說紛紜。其實,這何嘗不是壹道樸素的風景呢!我想,在他的心裏,壹定有著根深蒂固的懷舊情結吧!揮之不去,又無法追尋。不管流年遠逝,時光破碎,沈淪在自己眷戀的情懷中,是誰也體會不到的壹片冰心在玉壺。
如今在故鄉荒蕪的地邊再也見不到做鞋的苧麻了,而母親的眼睛也漸漸老花,不再做鞋了。但現在我的鞋櫃裏,卻擺了幾雙精巧的老北京布鞋,當我工作累了回家時,它總是靜靜地陪伴我,與我壹起感悟流金歲月的時代文化;在我的心裏,也壹直珍藏著壹雙布鞋,它柔軟、結實、耐磨,行走在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