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光澤縣:山頭“三變”田地“生金”

光澤縣:山頭“三變”田地“生金”

 與鄰省村莊攜手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後,光澤縣山頭村再造農耕模式,引入專業企業,實現脫胎換骨的蛻變

山頭?三變?田地?生金?

 金秋收獲季節,光澤縣寨裏鎮山頭村傳出?水稻平均畝產650公斤?的喜訊?這意味著,在此開展四年多時間的?三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

 山頭村是福建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之壹,與江西省貴溪市樟坪鄉西排村山水相連。2017年底,分屬閩贛兩省的兩村因攜手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聲名鵲起。四年多時間過去,當地發生了哪些變化?改革又經歷了哪些困難,取得了什麽經驗?筆者日前走進山頭村,壹探究竟。

兩省兩村壹公司

 土地是農民的根。山頭村三組的熊建彬全家都在福州做生意,每月有幾萬元收入,可家裏6畝承包田卻壹度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心頭之患:不能拋荒,出租又沒人要。

 改革之前,分屬兩省的兩個村莊都被這種?人走田荒?的陰影所困擾,村民都期盼將拋荒、半拋荒的田地和路、溝、渠等資源盤活,統籌耕作經營,讓在外的人放心,讓留守的人賺錢,讓村集體增收。

 ?三變?改革帶來了春風。2018年初,光澤縣和寨裏鎮根據中央《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在前期多方接洽商談的基礎上,以?撥改投?方式,分別投入400萬元和200萬元,山頭、西排兩村通過盤活資產,分別以路、溝、渠、壩等經營性資產折資投入200萬元,撬動江西省貴溪市大三元公司投資1000萬元,***同組建?福建綠興惠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稱?綠興公司?)。

 公司先吸收山頭村900畝、西排村180畝耕地折資入股,從而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除了少數村民以及自留的口糧田、菜地外,兩村入股公司的家庭和耕地比例達90%。

公司種田 省心賺錢

 ?公司來種田,省時省錢省心還賺錢。這是山頭村壹組村民童紀財得出的結論。2018年,他把自己9畝田全部入股公司,還承包種了公司38畝田,當年就獲得8萬元的純收入;熊建彬的心也放下了?自己的田有人幫種,每年每畝能收到400元租金,還另有分紅。

 公司種田,不是簡單的變分戶經營為集中經營,而是壹場對傳統農耕模式的再造:生產上,實行分戶作業,以產量計酬,避免吃?大鍋飯?;在服務上,實行供種、供肥、供藥和技術指導、收購價、加工、銷售?七統壹?,讓耕者專心種田;技術上,聘請省農科院專家當顧問,縣裏下派科技特派員常年指導;品種方面,公司全部選種優質稻和富硒稻;銷售方面,變賣稻谷加工精米包裝銷售,並在插秧之前就拿到了訂單。

 2018年當年,其中山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就由之前的19萬元增至35.8萬元,入股農民每畝田增收1000元以上,還能獲得公司分紅,不少承包種田的村民還有工資收入。改革解決了閩贛兩村?人走田荒?、集體增收難、種田收入低的問題,還使兩個邊界村親如壹家人。

迎難而上再升級

 跟所有改革壹樣,?三變?改革也不可能壹帆風順。

 2020年,產品訂單因疫情等原因突然中止。當時正值年末歲首,大米賣不出,公司拿什麽給股東、股民交代?火燒眉毛之際,來光澤對接幫扶的廈門大學後勤集團壹行救了急,當場承諾先購5萬斤大米。此後,綠興公司的大米幾乎都由廈門大學包銷。

 幫扶政策也來了。2021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30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繼續大力實施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加大實施消費幫扶,並把它作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

 雖然有驚無險度過這次銷售危機,但綠興公司也吸取了教訓。在廈門大學幫扶下,公司開始調整經營模式和產品結構。把單壹種富硒稻、優質稻的種植結構調整為稻菜、稻果輪作;把公司?包打包唱?的經營模式調整為聘請?能人?,讓外地企業帶資金、技術、銷路來公司租地經營。

 憑借改革試點村的名氣、優越的生態環境和扶持政策,今年已經有壹家水稻制種公司與綠興公司開展合作,其中的500畝制種田喜獲豐收。

記者手記>>>

做好?三變?的後半篇文章

 □記者 張輝

 ?三變?改革試點開展以來,山頭村的生產、經營模式發生深刻變化,在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實打實的收入和獲得感的同時,也遇見了壹些成長的煩惱。

 例如,農業生產仍然擺脫不了?人做天收?看天吃飯?的風險,壹家外省公司在此租種550畝蔬菜後,頭季玉米遭遇洪澇、二季的茄子和茭白又逢幹旱;又如,因駕馭市場能力所限,好山好水種出的好糧食、好蔬菜,卻因市場風向變化,隨時都有滯銷的隱憂?

 既然是改革?試點?,其任務就是為改革探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作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型農業主體,?綠興?公司所面臨的煩惱,可以說是大部分農村農業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等新型經濟組織***同面臨的難題,也是下壹步改革發力重點之所在。

 必須肯定的是,以?三變?為代表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了農村沈睡的資源資產,賦予了廣大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廣大農民通過與社會資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深度參與農業現代化進程,充分***享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產權制度改革明晰了產權,激活了產權,優化了利益分配機制。但是,這僅僅走出了第壹步。如何做大?三農?發展蛋糕,真正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富裕,是?三變?後半篇文章的核心課題。

 農業生產經營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看天吃飯?豐產不豐收?好產品賣不出好價格?等問題,依然是現代農業發展中老大難的問題。我們不僅需要更多的?廈大?提供訂單支持與對口幫扶,更需要重塑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推動人才、資金、技術、渠道等資源下沈鄉村,賦能農業發展,讓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更有底氣。

 由此可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是壹個系統性工程,絕不能?壹股了之?,更要做好後半篇文章。既要真正激活產權,尤其是通過產業高效高質發展,持續增強股份的增值與變現能力;更要有效發揮農業保險等工具的作用,完善風險保障機制,盡量避免讓農民?入了股卻虧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