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秦始皇兵馬俑
不死的傳說-秦始皇兵馬俑壹、不死的傳說 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壹支軍隊,他們黑衣如鐵、迅捷如風,他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們令天下為之喪膽,為之變色。
他們被稱為虎狼之師。但事實上,他們比餓虎更加兇猛,比狼群更加團結。
他們的軍歌裏唱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他們的事跡在千百年後仍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他們留給我們的啟示永遠都如夜空中的星星壹般閃閃發光。 1991年1月17日淩晨,代號“沙漠風暴”的海灣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美國人動用導彈和飛機,以近乎瘋狂的地毯式轟炸壓制住對手,在短短幾天內就摧毀了伊拉克人精心構築的軍事和心理的雙重防線。之後,迅猛快捷的裝甲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入科威特,壹舉將薩達姆的軍隊驅逐回老家。
全世界都驚呆了,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以空襲為主要作戰方式的戰爭。世界驚呼,海灣戰爭開創了人類戰爭史的新紀元。
此時,在遙遠的東方,壹座巨大的穹頂形建築裏,壹群古老的陶俑正在竊竊冷笑。他們龐大的軍陣所構築起的,正是這樣壹種作戰體系:先用強勁、密集而且持續的弓弩壓制住對手,騎兵迅速從兩翼包抄,撕開對手的防線,然後由步兵長驅直入,完成那封喉的致命壹擊。
鬥轉星移,滄海桑田,強弓換成了導彈,硬弩換成了飛機,戰馬換成了坦克,刀劍換成了機槍……但隱藏在現象背後的規律卻沒有改變,隱藏在進步背後的人欲沒有改變,隱藏在文明背後的殘忍沒有改變。從西安火車站乘306路公***汽車向東30公裏,便是聞名天下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兩千年前那支所向披靡的軍隊就靜靜的佇立在這裏,靜靜的聆聽著後人的評說。在各種各樣的評說中,有這樣幾位來自大洋彼岸的人的話語尤為引人註目: “世界上已有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跡。”
雅克·希拉克如此說。 “這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奇跡。”
基辛格如此說。 “這才是真正的奇跡,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裏看壹看。”
蒙代爾如此說。 兵馬俑們默默的站著,壹如他們兩千年來壹直做的那樣。
他們知道,其實他們什麽也不用說,時間已經說明了壹切。他們證明了他們的英勇,證明了那個時代的奢華,證明了人類所能達到的智慧,也證明了人性的欲望與貪婪。
二、復活的軍團 我們去參觀兵馬俑的時候,正值雨過天晴。幾萬名遊客踏著濕潤的青磚和我們走在壹起。
宏偉的秦兵馬俑館側倚著秀麗的驪山東麓,裏面戍衛著大秦帝國的最後壹支近衛軍。而今的兵馬俑館早已建設世界級的展覽館,高大明亮的壹號坑裏光線充足,可以供遊人隨意拍照。
二號坑裏的發掘工作仍在繼續,遊人可以親眼目睹考古工作人員的操作過程。今天,兵馬俑不僅僅是研究秦朝歷史的壹個窗口,更成為壹部軍事科學的活教材。
據說美國軍界每年都要派遣壹支考察團來參觀兵馬俑,以期從中找出其雄霸天下的戰略戰術。隨著文物保護工作的越來越細致,遊人們已沒有機會再下到坑底,去和兵馬俑做近距離的接觸了,好在體會兵馬俑並不在於空間的距離,而在於心靈的感知。
我站在俑坑前,除了能感受到壹絲震撼外,還能隱約品味到從他們身上散發出的淡淡的悲涼與滄桑。兩千年前的那個早上,當最後壹塊木板蓋下來的時候,唯壹的壹線陽光也斷絕了。
隔著木板,頭上有人在走來走去,不斷傳來塵土撒下的聲音。周圍壹片漆黑,混濁的空氣裏彌漫著壹股刺鼻的土屑的味道。
人類的聲音越來越遠,越來越輕,直到完全消失,只留下無盡的黑暗,無盡的孤單,無盡的寂寞,連著曾經無盡的榮耀,壹起陷入了無盡的等待。壹支豪華的,英勇的,讓天下為之喪膽的無敵之師,在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之後,以這種方式,陪著他們已經下世的君主,陪著他們行將下世的帝國,壹起走入了歷史的塵封,期盼著遙遠的未來那壹聲清脆的鋤聲。
走在這支龐大的軍陣旁邊,如果側耳傾聽,他們低沈的呼吸和呢喃的低語仍然清晰可聞。雖然他們效忠的帝國早已逝去,但是他們卻存在了下來,忠誠的履行著自己的義務,任憑時光從耳邊箭壹樣的掠過。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年的工匠們在燒制這個軍團的時候,壹定在堅信他們是活著的,而且壹定在堅信他們可以永遠的活下去。有人說兵馬俑的像貌可能來自於真實的秦軍將士,但我卻以為,兵馬俑的像貌應該來自於制作他們的工匠本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顯出如此生動的表情,擁有如此鮮活的生命,散發如此迷人的魅力。
三、豪華的儀仗 公元前218年,大秦王朝始皇帝二十九年,河南博浪沙。壹支浩浩蕩蕩的車隊正行進在壹條狹長幽深的山谷裏。
四下裏壹片寂靜,只有微風和馬鈴的細響。衛戎車隊的士兵壹個個神情肅穆,姿態威嚴,鮮亮的鎧甲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讓人壹看便知都是帝國裏最訓練有素的精銳。
為車隊開道的是兩輛黑色的馬車,飾著斑斕的金銀飾物和五彩的花紋。前面的壹輛名叫立車,禦手和乘人都站在車上;後面壹輛名叫安車,有壹間禦車,禦手坐在前禦室,乘人坐在左右兩側開窗,後部留壹單扇門的主室。
兩車分別控禦著四匹驃肥體壯的駿馬,馬的額頭上都戴著光彩奪目的金銀絡頭,聳起的鬃毛在塵風中烈烈飄揚。突然,空中傳來了。
2. 秦始皇兵馬俑 遊記400 字左右在四川、陜西旅遊的最後壹站是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
2007年4月14日下午,我和老伴在三弟的陪同下,乘坐出租車來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這裏的氣勢恢宏的仿古建築,規模空前的兵馬俑坑,千姿百態、形神各異的數千件陶俑陪葬品,和真人真馬壹樣大小的各種武士俑、戰馬俑、青銅車馬,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不由得我由衷地贊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中華民族古代文明史的偉大創造。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市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它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恢宏,蔚為壯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發現秦始皇兵馬俑這壹世界奇觀的是幾位農民。
在1974年3月,臨潼縣宴寨鄉揚村的幾位農民在距離秦始皇陵1.5千米的樹林裏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陶人的碎片,還挖到了陶人的頭顱,壹位村幹部在檢查打井進度時發現了這壹情況,並及時的向臨潼縣文化館進行匯報。此事立即引起陜西省和國家文物部門的重視。
經國家批準,歷經數年的發掘,在秦始皇陵東發現了三個大型兵馬俑陪葬坑。三個坑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22780平方米,***挖掘出陶俑、陶馬、戰車等文物7400余件。
因而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幾個農民發現了這“世界第八大奇跡”。 在壹號大坑裏,幾千件兵馬俑整齊排列,它們個個身材高大,壹般都在1.80米左右,形態各異,表情逼真。
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雕塑技術水平。看到這規模宏大的軍陣,不由得使我想象到2000多年以前,橫掃六國,所向披靡,統壹中國的秦國軍隊的威武強大。
兵馬俑不僅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兵馬俑更是全世界的壹個奇跡!它讓外國人贊嘆,它讓中國人驕傲。
3. 怎麽樣寫秦始皇兵馬俑的三年級的作文參觀兵馬俑
世界上有七大奇跡,秦兵馬俑的發現,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第八大奇跡!不看金字塔不算到過埃及,而不看秦兵馬俑就不算到過中國.我和媽媽就到了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博物館參觀來了.
來到博物館中心的陳列館裏,館內壹個菱形標誌吸引了我.我定睛壹看,原來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代表性標誌.藍色的外圓中心包裹著菱形的圖案,很有特色.
館裏很明亮.前方是壹個階梯,走上去,可以看見壯觀且巨大無比的兩個提線木偶.壹個是面容平和的秦俑,他的手牢牢地牽著壹個小女孩.它們可曾經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走過秀”哪!不知妳們發現了沒有?
鉆進壹個昏暗的小廳裏,陰暗的光線使得周圍的景物更加生動.眼前四匹駿馬正拉著壹輛車.玻璃櫃臺柔和的白色光線灑在馬兒身上,形成淡淡的光暈,讓它們顯
得更加真切.那四匹馬白色的身子,幾塊顯眼的黑色斑紋點綴在四只強而有力的長腿上,可以想象它們馳騁起來會有多麽英姿颯爽啊!可是為什麽非要四匹馬呢?原
來爭強好勝的秦始皇認為,“四”與“君子壹言,駟馬難追”的“駟”諧音,可以說明自己是個守承諾、講信用的正人君子.
向前走,好多的玻璃櫃臺中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物.其中有兩只箭很是顯眼,上面青漆斑駁,殘舊不堪,年代又頗為久遠,就更是顯得陳舊.導遊說,這箭壹支頭兒尖,壹支頭兒平,壹支用來演習,壹支用來討伐征戰.可想而知,當時的秦始皇野心雄厚,想據天下為己有.
出了小廳,出了陳列館,我們來到壹號挖掘坑.剛進門,我就被它的宏偉氣場震懾了.它壹望無際,每個小坑裏都筆直地站滿了秦俑,挨挨擠擠.頭戴冠冕的,臉
布胡須的,眼神淩厲的……個個神態不壹,各有其表且栩栩如生,難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做到這樣的精雕細畫的.它們的發髻全都向右,這是大秦的壹種習慣.遠處壹
望,好像來到壹片海域,雄壯得令人驚詫不已.壹號坑還有尚未挖掘完畢的地方.橫木橫穿,秦磚堆積.有幾個人頭戴頭燈,正用刀仔細地修繕文物.坑土裏還散落
著已經出土的秦俑,還有的只探出了腦袋……
這場面煞是壯觀,我都舍不得出去了.
來到二號坑,尚未出土的兵俑和馬俑居多,面積也不如壹號坑大.它的坑土上下起伏,呈波浪形,如浪潮壹般跌宕起伏,還是墨綠色的.這號坑在1967年6月份發現,總面積520平方米.此坑曾經遭到嚴重破壞,挖掘出來的全是殘破不堪的.
三號坑和二號坑有些相似,不過大部分已經出土了.那些秦俑站的筆直,手持刀劍槍棒,面容嚴肅.
接著我們來到壹個展示秦兵馬俑的大廳裏.迎面是單膝跪地的中級軍吏俑.它頭戴長冠,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面部嚴肅而認真,雙唇緊抿,很是威嚴.再
向右看,是壹個雙眼微瞇的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目前只出土了7件而已,是秦俑坑中級別最高的陶俑.再看身邊,壹個雙手持拳,半蹲馬步的年輕秦俑作
持弩待發狀,名為“立射俑”.它的姿態是步兵壹類的生動寫照.而所有的秦俑雕刻都甚為精細,竟然連鞋底的花紋都細心雕刻出來了!
可是,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秦俑呢?據說秦始皇生來殘暴,是個昏君.因此死去之後也希望不受人侵略,便命人大量制作了兵馬作為陪葬,好保護他.
參觀完了秦兵馬俑博物館,我就回了西安.感觸真深,希望可以再來.
4. 關於秦始皇兵馬俑遺址的作文大全450字在古城西安,有壹個世界上有名的古代文物,它的數量多,制做技術高超,每壹件都堪稱完美。它就是兩千多年前的地下大軍——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壹***出土7000多件,每件雕工都非常精美,神態各異,無壹雷同。此外,它氣勢宏偉,規模巨大,使人驚嘆不已。
所有來西安的外地人,外國人,都要親自去參觀雄偉的秦始皇兵馬俑。我站在坑旁,觀看著下面的兵馬俑,不禁想像起它們的制做過程:有的人在做泥條盤制的胎;有的在精雕細刻;有的在燒制陶俑;還有的在給兵馬俑上色。看著它們,我也仿佛看見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在指揮著千軍萬馬,進行著統壹全國的偉大事業。
此時,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是啊,在古代,那些人用雙手,壹件壹件地雕刻,做出震撼世界的偉大精品。壹種自豪感油然而升。
兵馬俑,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古代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壹偉大的藝術品,正是代表了中國的創造力,這使中國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永遠屹立在世界之巔!
5. 作文 秦始皇陵兵馬俑感想秦始皇兵馬俑從葬坑位於臨潼宴寨鄉,在秦始皇陵園東側1500米處。
這是壹個浩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974年春,當地農民在打井時,從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頭的碎片,壹時議論紛紛。
這壹偶然發現,引起了考古部門極大的重視,從此揭開了塵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寶庫。在發現壹號坑和三號坑以後,又於1976年發現二號坑。
壹號坑局部挖掘,以於 秦俑坑坐西向東,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計有陶俑陶馬8000余件。
自從壹號坑開放以來,秦俑博物館以接待國內外觀眾近3000萬,數十個國家的元首親臨參觀,無不贊不絕口。法國前總理希拉克1979年來這裏參觀,稱贊秦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跡,認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馬俑,不算真正到中國。
壹號坑為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為62米,平均深度為5米,面積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為土木結構,東西兩側各有斜坡門道5個,南北兩側各有便門兩個,立木封堵門洞,坑上以棚木、蘆席、泥土覆蓋。
坑內每隔3米有壹道夯土墻,墻間空當處陳列兵馬俑,底部鋪以青磚。壹號坑計有陶俑陶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馬,以挖出1000余件。
坑內是由步兵俑和騎兵俑組成的長方形軍陣。東端是3列面向東的步兵俑橫隊,每列70件,***計210件,為軍陣的前鋒。
其後是騎兵和駟馬戰車,前後***38列縱隊,每路長180米,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這是軍陣的主體。軍陣的左右兩側各有壹列分別面向南北橫隊,每隊均有武士俑180余件,為軍陣的側翼衛隊。
西端有3列橫隊,兩列面東,壹列面西,是軍陣的後衛。整個軍陣布局嚴密,酷似整裝待發之勢。
武士俑分別執有不同的青銅兵器,近戰的有刀、矛、劍、戟,射擊兵器有弓弩和箭鏃。其中箭長97厘米,八棱面。
荊柯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這種利劍砍傷刺客的。雖經兩千多年的剝蝕,劍仍保持堅固鋒利的本色。
6. 秦兵馬俑400字以上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archeological excava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Work is ongoing at this site, which is around 1.5 kilometers east of Emperor Qin Shi Huang's Mausoleum in Lintong, Xian, Shaanxi Province. It is a sight not to be missed by any visitor to China.Upon ascending the throne at the age of 13 (in 246 BC), Qin Shi Huang, later the first Emperor of all China, had begun to work for his mausoleum. It took 11 years to finish. It is speculated that many buried treasures and sacrificial objects had acpanied the emperor in his after life. A group of peasants uncovered some pottery while digging for a well nearby the royal tomb in 1974. It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archeologists immediately. They came to Xian in droves to study and to extend the digs. They had established beyond doubt that these artifact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Qin Dynasty (211-206 BC).The State Council authorized to build a museum on site in 1975. When pleted, people from far and near came to visit. Xian and the Museum of Qin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have bee landmarks on all travelers' itinerary.Life size terracotta figures of warriors and horses arranged in battle formations are the star features at the museum. They are replicas of what the imperial guard should look like in those days of pomp and vigor.The museum covers an area of 16,300 square meter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No. 1 Pit, No. 2 Pit, and No. 3 Pit respectively. They were tagged in the order of their discoveries. No. 1 Pit is the largest, first opened to the public on China's National Day, 1979. There are columns of soldiers at the front, followed by war chariots at the back.No. 2 Pit, found in 1976, is 20 meters northeast of No. 1 Pit. It contained over a thousand warriors and 90 chariots of wood. It was unveiled to the public in 1994.Archeologists came upon No. 3 Pit also in 1976, 25 meters northwest of No. 1 Pit. It looked like to be the mand center of the armed forces. It went on display in 1989, with 68 warriors, a war chariot and four horses.Altogether over 7,000 pottery soldiers, horses, chariots, and even weapons have been unearthed from these pits. Most of them have been restored to their former grandeur.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s a sensational archeological find of all times. It has put Xian on the map for tourists. It was listed by UNESCO in 1987 a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Logos of the Emperor Qin Shi Huang's Terracotta Army Museum and Mausoleum Site MuseumOn October 10 2009,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discovery of Qin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the logo of the Emperor Qin Shi Huang's Terracotta Army Museum was announced to the public. The logo geometrically abstracts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in which every warrior is generalized into a round dot, and the collective dots resemble the bat formation. Above the dots, a long curve stands for the vast vault and rolling Lishan Mountain. The overall design is exactly like the sealing earth of the Mausoleum and also implies that the Emperor Qin Shi Huang's Terracotta Army Museum is a part of the Emperor Qin Shi Huang's Mausoleum Site Museum.In the meantime, the logo of the Emperor Qin Shi Huang's Mausoleum Site Museum was published. The design perfectly blends the appearance of the sealing earth of the Mausoleum with Chinese character "Qin" written in mini-seal script. The middle pattern is drawn from the decoration of the eaves tile in Qin Dynasty, and also highlights the strength of Qin military. The logo is a sign of the military culture in Qin Dynasty.。
7. 秦兵馬俑作文400字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出土,它舉世無雙,獨壹無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歷史文物! 當我們來看秦兵馬俑時,秦兵馬俑已發掘了三個俑坑,三個坑的總面積是2萬平方米,大約有50個籃球場大.在三個坑裏,1號坑最大,這三個俑坑裏的秦兵馬俑大約有八千多個. 俑坑裏的兵馬俑壹行行,壹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壹個長方形的軍陣,多麽像秦始皇統率的壹支隊伍呀! 走近些去看,有很多兵馬俑手中都拿著武器:什麽矛呀,什麽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約1.8米,體格健壯,身高和體形勻稱;武士俑戴頭盔,穿鎧甲,腳穿戰靴,拿著武器,最後等待開戰! 離秦兵馬俑再近些,可以聽見他們的呼吸聲,能聽見他們思念家鄉的聲音! 我想:秦兵馬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親人,想擁抱他,想告訴他自己有多麽的自豪,可是,腳卻怎麽也邁不開,只好在原地幹著急. 聽導遊說,這些凹進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馬俑的坑. 在觀看秦兵馬俑的時候,我知道第壹個發現秦兵馬俑的人是楊誌發,如果沒有楊誌發,就沒有我們這個珍貴的文物。
8.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300~400秦兵馬俑導遊詞大家好!我是夢幻旅行社的壹名優秀導遊.很榮幸,今天能帶領大家壹起去已被列入< >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遊玩.那麽現在我們就出發吧!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壹號\二號\三號坑組成.今已建成博物館.兵馬俑排列成陣,氣勢壯觀.兵馬俑分將軍俑\騎兵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了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目的地----壹號坑.壹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東西有230米長,南北有62米寬,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呢!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呢!那麽現在我就帶領大家壹起去看看類型眾多的兵馬俑吧!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文物等。
..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著鎧甲,手裏還握著寶劍,看它那若有所思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那個兵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著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裏還拿著兵器,瞧他那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的屁滾尿流!看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將軍壹聲令下,就去與匈奴大軍作殊死拼博!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壹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拜拜。
9. 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作文400字參觀兵馬俑
聽說星期天臨沂體育館將舉辦西安兵馬俑展,我以前在書上讀過關於兵馬俑的介紹,早就想親眼看看兵馬俑了,爸爸說:“明天帶妳去看兵馬俑,讓妳開開眼界!”我高興地說:“正合我意!”
清晨,我和爸爸坐公***汽車來到臨沂體育館。就看見館門前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來到售票口,我看見有老師帶著學生來的;有父母領著自己的孩子來的;還有的小學生和中學生是自己來的。他們都是慕名來觀看兵馬俑的風采的。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交上了票,進了展廳。
我和爸爸先參觀了展廳中間的壹張展臺。臺上有幾個秦朝的立射俑,高約半米,外形十分威武,英姿颯爽。左邊和中間的幾個立射俑,左手拿弓,右手拿箭,昂首挺胸地站著,瞄準敵人,時刻準備放箭。可右邊的就不壹樣了,這些立射俑全部向後面看著,似乎後面有敵人進攻,他們神情嚴肅,嚴陣以待,好像要把後面進攻的敵人壹網打盡。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壹件青銅樂器,用小棒壹碰,就發出悅耳的響聲,真好玩。聽爸爸介紹說,這叫編鐘,全部用青銅鑄造而成,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我不禁贊嘆道:“古代勞動人民真是有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呀!”
我和爸爸又參觀了另壹張展臺。展臺旁有介紹說,這是兵馬俑中數量最多的士兵俑。只見壹個士兵扶戟而立,壹個士兵右手舉著壹面盾牌,其他幾個手裏拿著壹些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他們好像在保衛自己的國家。
參觀完了兵馬俑,我想:西安兵馬俑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要是能看到西安真正的兵馬俑,那該多好呀!
10. 關於秦始皇兵馬俑遺址的作文大全450字在古城西安,有壹個世界上有名的古代文物,它的數量多,制做技術高超,每壹件都堪稱完美。
它就是兩千多年前的地下大軍——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壹***出土7000多件,每件雕工都非常精美,神態各異,無壹雷同。
此外,它氣勢宏偉,規模巨大,使人驚嘆不已。 所有來西安的外地人,外國人,都要親自去參觀雄偉的秦始皇兵馬俑。
我站在坑旁,觀看著下面的兵馬俑,不禁想像起它們的制做過程:有的人在做泥條盤制的胎;有的在精雕細刻;有的在燒制陶俑;還有的在給兵馬俑上色。看著它們,我也仿佛看見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在指揮著千軍萬馬,進行著統壹全國的偉大事業。
此時,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是啊,在古代,那些人用雙手,壹件壹件地雕刻,做出震撼世界的偉大精品。壹種自豪感油然而升。
兵馬俑,是人類文明的基石;是古代人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壹偉大的藝術品,正是代表了中國的創造力,這使中國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永遠屹立在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