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來了,如何確保數字人民幣的安全?和支付寶有何區別?
歷史 性的時刻來了,來關註壹個大消息,我們可能要正式和紙幣說再見了。
這兩天央媽出來證實,數字RMB將會開始試點封閉測試。第壹個測試點就是蘇州。如果順利我們將很快全面開啟數字化貨幣的時代了。
網傳的農行賬戶內測數字化RMB
那什麽是數字化RMB呢?他們和支付寶還有我們日常用的紙質RMB有什麽卻別呢?
其實,這次的數字RMB其實可以稱為電子版的RMB,和我們紙幣版的RMB本質上是壹樣的。
只不過,紙幣是線下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而電子版本的只存在我們的電子設備裏面,如手機。
如果把紙幣比作磁帶CD,那麽數字貨幣就是MP3文件。
那很多人會有疑問了,這不就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嗎?有什麽區別的呢?
這兩樣看上去好像有壹點像,但是其實區別很大:
央媽發行的數字化貨幣,其實根本就不是我們銀行裏面看到的那些數字而已。
他是和紙幣壹樣有面額,有數量,而且還能分開。
比如,200塊錢的數字貨幣發給您。他可以分成兩張100塊錢的,也可以分成4張50塊錢的面額貨幣,存在妳的電子設備裏面。
而支付寶,微信這樣的線上支付,雖然不用現金,但是他們本身並沒有資格印錢,也沒有支付能力,他需要通過綁定妳的銀行卡,而且卡上還需要有錢才能完成支付。
簡單的來說,數字貨幣就是錢。而支付寶微信這些線上支付,只是錢的搬運工。
還有壹個重點,第三方線上支付需要網絡,如果手機沒有信號,那就沒辦法結賬了。
如果手機欠費了停機了,那也沒辦法使用線上支付。
而數字化貨幣您手機沒網絡,但是只要有電。手機和手機破壹下錢就可以轉過去了。
另外,數字RMB它的支付是匿名的。而第三方支付需要實名,還需要綁定您的銀行賬戶。
可見數字貨幣還是適合藏私房錢的。
當然有些人會說就這麽碰壹下就過去了,以後小偷更加方便偷東西了。
這裏要講下,雖然從我們這塊是匿名的,但是從國家層面上看,那些小偷可沒辦法這麽猖狂了,因為違反得到的錢,從哪裏來,怎麽走,到哪裏去,最終在哪裏,都是可以最終的。所以那些小偷就好好做人吧。
所以接下去我們可能真的進入了新的時代,告別了使用了72年的紙質RMB,進入了數字化貨幣的時代了。
央行數字人民幣當然安全,央行直屬管理,比人民幣還安全,這點不用擔心,對自己未知的東西感到擔憂是很正常的事情,接下來花點時間來了解下央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吧。
中國或成為首個發行主權數字貨幣的經濟體,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對數字貨幣進行清晰的定義,就是“功能屬性和紙鈔完全壹樣,只不過是數字形態”DCEP具有無限法償性,是M0替代(紙鈔和硬幣),而不是M1、M2。
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屬於央行負債,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
4月16日,央行數字貨幣首個應用場景在蘇州落地。央行數字貨幣(DCEP)將作為交通費補貼的形式,在5月發放給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事業單位和直屬企業員工的消息點燃了國內數字貨幣板塊。這壹試運行標誌著我國開發的主權數字貨幣正式上線。
數字貨幣可是比銀行存款還要安全的,因為只有央行能夠確權!
安全性完全無需擔心,紙幣的發行與回籠為“央行-商業銀行”雙層體系,其發行時從發行基金調撥入央行發行庫,再從央行發行庫出庫轉入銀行機構業務庫,然後從銀行機構業務庫進入流通領域。
DCEP發行的白皮書提到,DCEP同樣采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雙層運營體系,這沿用了現行的紙幣發行流通模式,即:1、中央銀行將數字貨幣發行至商業銀行;2、商業銀行向公眾提供數字貨幣存取等服務,和中央銀行直接向公眾發行數字貨幣的模式相比,雙層運營體系的好處是:1)更容易在現有貨幣運行框架下讓法定數字貨幣逐步取代紙幣,而不顛覆現有貨幣發行流通體系;2)可以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同參與法定數字貨幣發行流通,適當分散風險,加快服務創新,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 社會 民生。
央行數字貨幣替代M0,其功能和屬性與紙幣類似,只不過是數字化。
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走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屬於M1和M2級別的數字化,不具有M0級別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DCEP不需要連網、只需要手機有電,也不需要綁定銀行卡,就能進行交易,支付寶是需要聯網並且綁定銀行卡的。
DCEP也沒有打算替換支付寶和微信的打算,對支付寶和微信不會造成影響。
但DCEP比支付寶和微信要更安全,假如把支付寶比作壹家銀行,妳們的錢存在這個銀行裏,所有的錢都通過這個銀行轉賬交易。雖然支付寶的體量足夠大,但也不能排除阿裏巴巴、螞蟻金服破產的可能性,畢竟商業銀行是有破產的可能性的,這樣億萬用戶資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對於監管層來說,推行由央行和國家背書的數字貨幣,算是壹種未雨綢繆。
說了這麽多,妳對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否有了壹定了解了呢,妳對其便利性和安全性是否有更多的期待了呢,2020年,數字貨幣真的來了,妳準備好了嗎?
央行推出的產品難道妳都不感覺安全嗎?若不安全,那麽請問妳是基於什麽去判別產品的安全呢?
因此不用確保數字人民幣的安全,因為它本身就是安全的,就像國債妳不用確保它的安全,安全就在那裏,不管妳看得見還是看不見,也不敢妳感受得到還是感受不到。
回到問題本身什麽是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就是指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對應的是M0,M0就是流通中的貨幣,比如硬幣紙幣。
也就是說,數字貨幣它只是載體不壹樣,不以物理形式表現,但卻具有物理特性。比如100塊錢紙幣,那麽我們可以拿到手,觸摸得到,具有其形態表現,也就是所謂的現金。如果改成數字貨幣,那麽它便變成壹串數字代碼(密鑰),看不到也摸不著,不具備有物理形態,但它確實是存在的。
它以支付寶的余額(非余額寶,余額寶對應的是貨幣基金,是理財產品,對應的非現金)有何區別呢?其實余額它只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支付寶扮演的是支付的角色,不具備發行貨幣的功能。即它對應多少錢就要在銀行裏存多少錢,發起轉賬,只是向銀行發送命令進行轉賬,它並不是貨幣,或者說是壹種信息周轉結算服務。
而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它是實際性,而不是壹種信息周轉結算服務,是可以被央行創造出來的。
它的交易模式跟具有物理形態的紙幣硬幣壹樣,不需要網絡,也就不需要發起網絡指令,再讓銀行發生轉賬。但同樣,如果設備丟失,就如同錢包丟失,密鑰是被植入到設備中的,是不可像支付寶壹樣通過網絡技術找回賬號和密碼從而找回對應的資金。
還有壹點,由於它是現金,而不是銀行存款或者理財產品,因此它不會產生利息。再加上與設備綁定,植入相應的設備,設備丟失不可找回。因此,在兌換成數字貨幣時,不宜大額兌取,有多少需要才兌取多少,就像有多少現金需求才去取多少現金。
當然了,當人們習慣用於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寶,而且有貨幣基金的加持,可直接支付的同時產生相應的收益,那麽顯而易見,數字貨幣在移動支付方面就沒有太大的優勢——嘗鮮還是可以的,對普通用戶而言用處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對企業卻可能具有相應的可用性。
這是壹個好問題!
數字人民幣來了,如果發行成功是第壹只主權政府信用背書的數字貨幣。
數字人民幣和前幾年 社會 上流行的數字貨幣有差較大的差異,又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有著本質的區別。
數字人民幣是M0,等同於現金,有政府信用背書。
支付寶是M1,是存款理財類,不適應於銀行保險條例的賠償範圍之內的存款,支付寶公司是民營企業,以阿裏系的信用進行背書。
數字人民幣這次多了壹個碰碰功能,這個功能主要手機有電就可以完成轉賬,不需要網絡信號,如在地下室、偏遠地區都能完成支付,註冊時只需有電話號碼或郵箱即可,不需要綁定銀行卡進行在轉賬。手機便捷支付方式支付寶是建立在4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在網速達到壹定程度上決定的,不信妳支付了不到賬試試,賣家服務態度態度再好也不能放妳走的。
由於兩者信用背書的不同,就決定了國際地位的差異,這有利於人民幣進壹步國際化進程,在這壹點上不是支付寶能完成的。
支付寶、移動銀行已給我們使用數字人民幣做好了鋪墊和習慣養成,培養了大量好的安全意識。現在常用的數字密碼、手勢密碼、指紋支付、刷臉支付等等,這些措施如能運用到位,對壹般用戶保障數字資產安全是沒問題的。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圍觀留言交流。
就是不明白、這“數字貨幣”能與現行的實物貨幣等價互換嗎?如果可以、那麽是要通過什麽“平臺”來操作實現?這是壹個必須提前準備好的現實問題,不能再出現如新版人民幣與超市收銀系統不兼容那樣的問題了,同時還要考慮到普通百姓的便捷性。
首先,央行數字貨幣其中壹個顯著特點就是可以溯源的,來源和去向都會壹目了然,加上支付實名制的覆蓋,無論經歷多少次的流轉,都可以層層抽絲剝繭找到最終流向,理論上來說比不記名的紙幣要更安全。
央行數字貨幣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壹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用於部分取代現有的M0貨幣,減少偽鈔風險,打擊違法洗錢。
央行數字貨幣是壹種數字化形態的紙鈔,支付就像現金支付壹樣,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壹樣。 定位上替代傳統紙幣,而不是 M1(M0+ 活期存款)和M2(M1+ 定期存款)。 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數字貨幣和支付寶的區別就在於支付寶屬於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走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結算,屬於 M1 和 M2 級別的數字化,不具有 M0 級別法律效力,更無法取代 M0。現在數字貨幣就是每個人有壹個電子錢包,不需要賬戶,直接兌換成數字貨幣,這個錢包就跟放在妳口袋裏壹樣。 也就是說,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只是換成了數字人民幣,用央行的存款貨幣,其渠道和場景都沒有變化。 支付寶資金來源還是要通過銀行卡轉入,也就是存在壹個銀行賬戶的中介, 而數字貨幣就像現金支付可以離線使用,不用網絡和手機信號。
剛才體驗了壹下,我覺得肯定安全,我相信沒人敢入侵央行打造的app,除非他覺得外面的日子太舒服,或者想出名,手機移動支付以後的趨勢,無可替代,都說 科技 改變未來,我相信以後的生活肯定更簡單快捷,電影裏面的 科技 生活,肯定不會太遠
4月14日晚,央行數字貨幣DCEP迎來了具有 歷史 意義的壹次胎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