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背景
近年來,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提出建議,重建類似於原國家體改委性質的改革頂層設計機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就是其中之壹。
國家體改委是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統領改革全局的機構,成立於1980年,在中南海辦公,1982年起主任由國務院總理兼任。主要職能是理論創新,設計總體方案,協調各方利益,組織試點。當年,各部委所有改革方案都要送到體改委征求意見,經體改委協調後才能上報。
據統計,國家體改委主導了多項至關重要的改革:提出“商品經濟”,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金融制度、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城鎮住房制度、投融資制度、土地制度等。
1998年機構改革,國家體改委被降格成“體改辦”,退出國務院組成部門序列。2003年3月並入國家發改委。
遲福林說,目前改革步入深水區,利益越發多元化,社會矛盾凸顯。但國家發改委主要推動的是經濟體制改革,難以協調社會體制等問題。
2015年全國兩會,重建改革頂層設計機構再次成為熱點議題之壹。3月11日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詢問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有沒有計劃重組“國家體改委”這樣的機構,對此,王峰回復了三個“拿不準”:已建立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這個基礎上深化改革,需要各部門結合發展中的問題***同研究解決,要不要再搞壹個實體機構,拿不準;當前面臨的改革,範圍更加廣泛、任務更加繁重,搞壹個機構能否把所有改革都統籌起來,幹得了幹不了,沒把握;這幾年各領域改革都在有序推進,有的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建立了各領域高層次的協調和推進機構,效果不錯。把這壹套棄之不用,重新再搞壹個機構,拿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