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4尺宣紙長寬各多少

4尺宣紙長寬各多少

壹張四尺宣紙也稱四尺整紙,它的長是:138厘米(約4尺),寬:68厘米(約2尺),計算面積是約:4尺×2尺=8平方尺。

中國字畫論尺賣 大中小這裏的說的“尺”是指平方尺,壹尺等於33.3厘米。為什麽不叫平方尺而叫“尺”?這和宣紙的規格有關。宣紙的規格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比如:四尺紙的規格是長四尺寬二尺,面積為八平方尺。把四尺紙對裁,就叫鬥方,是四平方尺。

四尺宣紙規格為138×69(長×寬)(單位:CM)。四尺全開:138×69(標準四尺)。四尺橫批:138×69(標準四尺)。四尺單條(立軸):138×34(標準四尺宣紙長度不變,寬度1/2)。四尺對聯:138×34(標準四尺宣紙長度不變,寬度1/2)。四尺鬥方:69×68(標準四尺宣紙長度1/2,寬度不變)。

四尺三開:69×46(標準四尺宣紙長度1/3,寬度不變)。四尺六開:46×34(標準四尺宣紙長度1/3,寬度1/2)。四尺四開:69×34(標準四尺宣紙長度1/2,寬度1/2)。四尺八開:35×34(標準四尺宣紙長度1/4,寬度1/2)。

宣紙的起源:

因原產於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而得名,現主要產於安徽涇縣。是中國古代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宣紙起於唐代,歷代相沿。宣紙的原產地是安徽省的涇縣。此外,涇縣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產這種紙。到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裏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也有人稱涇縣紙。

由於宣紙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唐天寶年間,在全國各地運到京城長安的進貢之物中,宣城郡船中有“紙、筆”等貢品,這說明當時宣城郡已生產紙、筆。宋元,曹氏壹支輾轉遷徙到安徽涇縣小嶺後,開始了全面系統地以青檀皮為原料制作“宣紙”的歷程。

中國宣紙,作為中國傳統書法繪畫而采用的專用紙張工具材料,是隨著中國書畫藝術風格的不斷改變、創新而逐漸擺脫了絹、帛、綿以及其他手工紙張後,所選用的最能適合表現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專用書畫紙張。這是壹個漫長吸收逐步適應的過程,也是在與多種書畫材料創作的過程和比較中,在具有潤墨效果和傳世表現中的特種功能後才被歷史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