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才是百年孤獨的英文名。。 從中文翻譯過去的 one century跟原名有偏差。
《百年孤獨》Cien a?os de soledad《百年孤獨》(Cien a?os de soledad),臺灣譯名為《百年孤寂》,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 簡介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的《百年孤獨》,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部小說是作者根據拉丁美洲血淋淋的歷史事實,憑借自己豐富的想像,描繪而成的。《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爾克斯歷時18個月創作的壹部小說,成書於1966年。被富恩特斯譽為“美洲《聖經》”,多年來年來好評如潮,影響波及了整個世界。
最初令世界震驚的是它獨特的敘述方式:“多年以後,奧雷良諾·布恩蒂亞上校面對行刑隊,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句為全書奠定“圓周模式”或圓形敘事結構的開篇語,仿佛壹個永恒而孤寂的圓心,卻能把過去和將來牢牢地吸附在某個人們可以想見,甚至感同身受的現在。緊隨其後的是作者令人目瞪口呆的魔幻色彩,後現代主義者們對之進行了玄之又玄的解讀。
然而,在馬爾克斯看來,《百年孤獨》只不過是借用了“外祖母的口吻”,“她老人家講故事就是這種方式,好像人物就在眼前,事情正在發生……而且常常人鬼不分、古今輪回。”如今看來,《百年孤獨》的最大特點也許在於:用外祖母的表述方式,展現了美洲人的歷史及其撲朔迷離的集體無意識;通過對《聖經》的戲仿和拓展,並借布恩蒂亞壹家幾代,描繪了人類的發展軌跡——從創始到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乃至跨國資本主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