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李政道
兩人***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人類在科學上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生活裏曾也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據說是因為發表文章的名字排名順序鬧得不愉快,最終導致決裂,以上推測參考季羨林之子季承所寫的書籍《李政道傳》 。?
01 初識40年代,二戰勝利後蔣介石選拔人才前往美國學習,作為其中之壹的李政道就前往芝加哥大學學起了理論物理,當時楊振寧正在芝加哥大學當助教,因為他倆是西南聯大校友,楊振寧接到吳大猷的通知後,就在大學國際公寓給李政道等人預定了房間 ,兩人由此正式認識。雖然楊振寧比李政道高兩個年級,但是他們隨著交往密切關系愈發親近,開始聯名發表論文,生活中也成為十分親密的朋友。
02 正式合作1950年,李政道到伯克利加州大學工作,擔任物理系助教,而楊振寧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訪問成員,他找到院長奧本海默希望他能邀請李政道壹同來做研究,收到邀請信的李政道於1951年9月同夫人壹同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李揚兩家比鄰而居,來往密切,而楊振寧此時正在進行兩維伊辛模型的磁化計算研究,他邀請李政道加入,這便是他們合作的真正開端。
03 初生嫌隙兩人合作既愉快也有分歧,第壹次鬧不愉快就是由於兩篇論文的署名排序問題。這兩篇論文兩篇論文的總標題是《狀態方程和相變的統計理論》,按照國際慣例,署名應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順序排列,也就是?李政道、楊振寧?,但是李振寧提出他希望排在前面,因為他比李政道大四歲,李政道對此只能勉強同意,第壹篇的署名就成了?楊振寧、李政道?,第二篇李政道說服楊振寧按照國際慣例改了過來。至此兩人心中就有了隔閡,李政道決定不再和楊振寧合作,壹段時間後李政道離開普林斯頓,去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之後還成為了倫比亞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04 再合作1953年,楊振寧曾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工作壹年,和米爾斯合作發表了壹篇論文《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規範不變性》,但是李政道對這篇論文的出發點持懷疑態度,壹次,楊振寧到哥倫比亞大學來看李政道,李政道將自己的觀點告訴了楊振寧,兩人經過積極討論,最終***同署名,發表了論文《重粒子守恒和普適規範轉換》,恢復了合作關系。
05 感情破裂這段時間兩人合作十分緊密,研究上也做出了很大成就,兩人也是在此時間發表論文獲得了諾貝爾獎。1957年11月他們到了斯德哥爾摩準備領獎,但是在這個時候楊振寧提出想在李政道之前領獎,因為楊振寧夫人杜致禮想在出席晚宴時有國王作陪,李政道最終勉強同意,這壹插曲鬧得他們不太愉快, 但是最終導致的決裂的卻是1962年5月12日美國《紐約客》雜誌上壹篇由伯恩斯坦寫的《宇稱問題側記》。這篇文章記述了李楊兩人合作發現宇稱不守恒的故事,楊振寧希望他的名字能寫在李政道之前,他的夫人杜致禮的名字也要放在李政道的夫人秦惠箬前面,因為他的夫人年長壹些,李政道對此感到十分失望,單方面提出了和李振寧斷絕合作關系。之後兩人陸續歸國訪問,但是在主張上完全不合,似乎帶有個人意氣存在,不過兩人不在合作,實在令人惋惜。
就如季承說 :?他們之間的分歧,已經是壹個科學史的問題了。其是非曲直,應該由歷史來判斷,應該由科學史家來研究。至於結論,這恐怕是沒有人,沒有什麽機構,可以做出的。?